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军,他率军征战时,守必固、攻必取,连强大的秦国都惧怕他三分。
屡挫秦国大军
赵惠文王初,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首当其冲,为了扫除障碍,秦王多次派兵攻打赵国,但都被廉颇打败,迫使秦王不得不改变策略,实行合纵政策。
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赵王与蔺相如一同前往,廉颇对赵王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日,若三十日未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胁赵国的希望。”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
当时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廉颇率军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又攻打魏国,大胜而归,赵国从而跃居东方六国之首。秦国尔后十年间,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
三甲村和换马村
赵孝成王立,秦王又派兵攻打赵国,廉颇统帅赵军阻挡秦军于长平。那时秦军已南取野王、北略上党,并切断了长平南北的联系,士气十分旺盛,而赵军长途跋涉,不仅兵力处于劣势,形势上也处于不利的地位。面对此一情况,廉颇采取了筑垒固守的作战策略。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坚壁不出,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
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用反间计,到处谣传说:“秦国最担心的是赵国以赵括代替廉颇。”赵王求胜心切,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于是以赵括代替廉颇。虽蔺相如力谏:“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一意孤行。
廉颇卸任前,一再嘱咐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战,应以守为主。”并将一份“守势图”交与赵括,可是赵括傲慢无理,不予理睬。廉颇盛怒之下,交出帅印后,连衣甲都未更换,便策马直奔赵都邯郸。
路过一村时,百姓跪拜,廉颇才发现自己仍头戴帅盔、身披铠甲及足蹬战靴,便将三件铠甲脱下,继续往前奔跑,后人称此村为“三甲村”;他虽卸掉了“三甲”,百姓仍沿途拦路乞留,原来人人都知道他有“三白”,从白发、白须和骑乘的白马,仍然可以认得出来。廉颇便忍痛将骑乘多年的白马换掉,后人把他换马的地方称为“换马村”。
秦国见反间计成功,便倾全力攻赵,不仅射杀赵括,还坑杀了赵兵四十余万人。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了赵都邯郸,最后幸赖魏公子信陵君派兵相救,赵国才免于灭亡,但从此国力大减。
鄗代之战
燕以赵国大伤于长平,认为有机可乘,以丞相栗腹为将,举兵攻赵。赵国又重新启用廉颇为将,指挥著名的鄗代之战。
廉颇兵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集中兵力正面迎敌的战法,首战告捷,挫敌兵锋。
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燕军主帅被斩,惊慌溃散。廉颇乘胜追击,长驱五百里,围攻燕国都城蓟。燕王眼看燕国危在旦夕,答应赵国提出的割让五城的要求,向赵国求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