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三十年 高等教育话今昔

人气 2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7月23日讯】(编者按:本文是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周刊半个月前的一篇大陆焦点新闻,文章总结了高考三十年的变迁。对比今昔,分析了目前大陆高等教育存在的挑战与危机)

今年是中国大陆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三十周年,大陆很多媒体开辟专栏,回顾高考给中国带来的巨变。西安上千名来自社会各界、各年龄段的人参加了华商报社组织的“千人重温高考”活动,回忆改变他们命运的高考。然而在媒体一片叫好声中,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冷静的反省以及对未来高校教育的忧思。

不值得高兴的事

“现在很多人把高考当做一件大事来纪念,我觉得更应反省为什么会在历史的某一阶段没有高考,因为有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才是不正常的。”七八级考生陈朝林如是说。

翻开历史,在明朝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辛亥革命时占世界的百分之四,而到了一九七七年,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仅为世界的百分之二。“从某些方面看,七七年甚至可以用国歌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辉举例说,七七年恢复高考时,国家穷得连印试卷的纸张都不够,最后是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才解了燃眉之急。

此前,大陆从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就中断了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直到一九七二年才开始“工农兵”推荐上大学,而这些“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直到一九七七年夏天,邓小平主持召开会议并决定恢复了高考。


资料来源:天津《城市快报》


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失业率

三十年高考变迁大事记

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二日,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七七年首届报考人数五百七十万,录取二十七万人,录取率百分之四点七,七八年夏第二次高考举行,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万二千人,录取率百分之三点三。两届幸运儿在七八年春、秋分别入学,七七级、七八级大学生也被公认为学习最刻苦最优秀。

一九八三年,教育部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通过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让定向生毕业后指定去农村、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

一九八五年开始招收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八五年以后,高考改革总体朝向减少考试科目的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七门、文科六门各减为三加二共五门,上海则实行三加一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在北京大学等四十三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一九八九年八月,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一九九六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产业化模式,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后续几年中,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到五十。二零零零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

一九九九年,开始推行“三加X”科目考试方案。“三”是必考的语文、数学、英语,X则是在政治、化学、物理、生物、历史等科目中选择。同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一九九九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百分之八,而七年后的二零零六年毛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二十二。

二零零零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二零零一年四月,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

二零零三年,由于天气炎热,高考提前至每年六月的七、八、九日。同年,北大、清华等部分高校被赋予百分之五的自主招生权,香港高校也开始在内地自主招生。二零零六年,在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高考考场上共有十五个版本的高考试卷。

二零零七年三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重新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今年五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将进入工作市场。图为二零零七年六月二十二日,重庆大学的毕业典礼。

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几十年来,大陆高考由于统一命题、统一评分、各省统一制定录取分数线,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高考成了相对公平的领域,同时也成了贫寒家庭子弟改变命运的“鲤鱼跃龙门”。许多人感叹在高考应试指挥棒的指引下,十二年的寒窗都是为了那三天的考试。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时,竞争最为激烈,当年高考的录取比例为二十九比一,即二十九名考生中只有一名能考上,而如今高考录取比例已是二比一。众所周知,度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指标是高等教育适龄公民的毛入学率,(即录取人数占适龄公民总数的百分比)。按照国际通用标准,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和专科)毛入学率低于百分之十五即为菁英化阶段;超过百分之十五为大众化阶段;超过百分之五十则为普及化阶段。

外界评论说,从一九七七年的高校毛入学率百分之三左右到二零零六年的百分之二十二,无疑是个飞跃性进步,但这种强为的大发展背后深具文革“大跃进”式的弊端,比如大量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下降,也成为人们日益担心的问题。二零零五年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实施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显示,经过十几年的变迁,大学生从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上的成功,不少人表示,“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二十年的最低点”。在人们印象中,大学生的高消费、精神萎靡不振、不纯的爱情、应试教育的弊端,早已让大学生从象牙塔的顶端跌进烦恼的谷潭。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图为二零零五年六月八日,武汉二十一岁的女大学生曹朗,根据工作合同,被剃光头发后站在餐馆门外招揽顾客。

十三年不吃不喝供孩子上大学

三十年高等教育的变迁,让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学费的飞涨。人们常说新时代有三座大山,一是教育、二是房子、三是医疗养老。据新华社二零零五年七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前十年间高校学费猛涨二十到五十倍,而一九九四年以来,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四倍。全国高校生均学费已经从一九九五年八百元上涨到了二零零四年的五千元,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学费则在六千元;住宿费从一九九五年的二百七十元上涨到二零零四年的一千一百元左右;再加上吃饭、穿衣等,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费用在一万元左右,读完四年大学则需要四万元人民币。

然而二零零四年中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九千四百二十二元和二千九百三十六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四点二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十三点六年纯收入。也就是说一个农民不吃不喝十三年,干活挣的钱才够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毫无疑问,如今大陆的高等教育,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社会学家茶座》有文章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至今仍然被教育部门引以为豪、津津乐道的‘高考扩招’,就成了‘对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敞开大门,而向原来的弱势群体关闭大门的过程’。即使扩招到无穷尽,弱势群体也无法承受上大学的高额费用。

去年八月,教育部一位主管学生贷款发放的负责人表示,需要贷款的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六,而只有百分之十四点六的在校生获得了贷款,这表明“该贷而未贷”的比例约占全部大学生的百分之十一点四。

对于家庭无法支付学费,而又无法争取到贷款的贫困生,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社会捐助。然而今年七月二日,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对媒体提出“自律要求”:“不要在未来的几个月之内,突然写出一个困难大学生前面吊着牌子,上面写着‘我考上了某某学校,我没有办法上学’,然后呼吁社会捐助。相信这样的事情是真的,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都不以为怪。关键是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媒体,要以宣传主流、宣传国家政策为己任。”看来,求助于社会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高校可能重演国企倒闭命运

据大陆媒体报导,由于大量扩招引发的学校扩建,中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高达二千亿到二千五百亿元。而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认为,除去银行贷款,许多债务是通过工程建设方垫资和一些单位的投资,保守估计高校债务高达四千亿元。几乎所有高校都有数亿元的银行欠款。

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指出,扩招后,全国高校共投入五千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仅五百亿元,其余四千五百亿都是高校通过贷款和收费解决的。为了偿付每年巨额的贷款利息,许多高校掉进了“扩招—贷款—再扩招”的恶性循环中,但即使扩招后所收缴的学费也最多只能偿还部分贷款,有的甚至连利息都还不上。专家表示,中国很多高校实质已经破产。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进入二十一世纪,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二零零零年到二零零五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虽然工作并不好找,却不妨碍大学年年扩招,二零零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一百一十四万,而二零零五年达到了三百三十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四百九十六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如何应对就业压力是所有本科生面临的严峻考验。

中国的高知识群体失业现象主要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据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一九九六年至二零零五年期间呈波浪式下降,由九七年的最高就业率百分之九十七点一,下降到零五年的百分之七十二点六,期间就业率最低的年份是零三年的百分之七十。
 


二零零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北京的一个人才招聘会上,人们争先恐后的寻找工作机会。据统计,二千五百万城镇居民待就业人口将为一千万的就业机会而竞争,其中今年应届毕业生有四百九十五万,(比二零零六年增加了八十二万),他们一毕业就面临就业市场的暗淡墓地。

高考加分五花八门 平等原则不再

近年来平等高考的原则正被各类加分所颠覆,目前中国各地高考加分可谓眼花撩乱:三好学生加分,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父母是华侨港澳台同胞、少数民族、博士生、优秀专家、见义勇为者加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中小学电脑制作获奖者、二级运动员都加分。

高考中每一分之差就会跨越成千上万的人,而这些高考加分一“加”就是十分、二十分。可以想像,家长们是怎样想方设法为子女弄来各种名目的加分资格,难怪不少考生呼吁:要“裸考”,不要加分!

高考移民 孟母三迁被禁

由于高考时各省根据计划招生人数自行决定录取分数线,加上各地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录取分数线相差很大。在某省被淘汰的分数在另一省却能上重点大学,于是就出现了“高考移民”。为维护本地考生利益,各省都出抬了很多对高考移民的惩罚措施。

比如曾闹得沸沸扬扬的二零零五年海南理科状元李洋,考前他父母将全家户口从湖北迁往海南,由于他们户口在海南的时间差几个月满两年,他被冠以高考移民而被取消报考重点大学的资格,其清华梦因孟母三迁而破裂。

高考前途 路在何方

目前大陆关于改革高考的呼声此起彼伏,其中对“一考定终身”弊端的谴责声浪最为突出,于是有人建议把一次考试分为七次,参照美国的SAT、英国的A- Levels,均衡全面地考察学生各方面能力。同时拓宽社会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让学历教育真正成为人们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

也有人建议分类考试、多元录取,让高职、高专类院校凭借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录取。一般性的本科院校仍然采用现有的高考形式,但录取标准除要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外,还要参考社会服务和其他特长等。

还有人建议取消高考,改变目前“轰轰烈烈想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推行应试教育”的现状,真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并采用新的“学术潜力测试”来公平选出真正的人才。然而教育乃立国之本,高等教育更是关键民族命运的大事。高考路在何方,还有待探索。

图 ◎ Getty Image

中美教育对比差异的根源


中国的义务教育

(//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刘蔚:不参与高考、买房、炒股等活动才好
考选部:14日举行的国家考试无延后计划
英学费过高  国际学生却步  人数日减
一米高袖珍女高考651分 有望进入名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