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5月8日讯】前言:在府城,郑成功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民间更有许多人将他视为祖先、神明来祭祀,为感念郑成功的开台功绩,及对府城历史文化的影响,台南市政府每年均于郑成功登台纪念日举行官方的祭典仪式,近年来更扩大为每年固定的“郑成功文化节”,今年策划“国姓爷足迹文物特展”,跨海商借来自日本平户、中国福建的珍贵文物,并将举办学术研讨会,探讨郑成功的历史定位;郑氏王朝曾经称霸亚太海域,奠定台湾海上贸易基础,如今又因郑成功信仰文化,拉起台南市、日本平户市的密切城市交流。
自由时报记者吴幸桦/专题报导
郑成功,这位西方人眼中的国姓爷、明朝赐封的延平郡王,民间信仰庙宇中祭拜的开台圣王,延平郡王祠的牌匾“前无古人”,已道尽郑成功的历史地位;民族英雄、延平郡王、开台始祖等,郑成功集各种身份于一身,传奇的一生,也影响了台南庶民生活,连小吃都沾染着郑成功的口味。
台湾、日本都视为英雄伟人
郑成功的母亲为日本人,且出生地为日本平户。近年来多次走访日本平户,促进日本与台湾文化交流的台南市文献委员郑道聪表示,平户人将郑成功视为日本出生在异国成为英雄的伟大人物,一八五六年,平户藩主下令在郑成功出生地立儿诞石纪念碑,并下令每年于郑成功诞生日祭祀郑成功,足见日本人对郑成功的推崇;他赶走荷兰人的历史,日本人甚至以传统戏剧《国姓爷合战》在民间流传。
郑道聪指出,在中国历史上,郑成功是前明的忠臣是清朝可畏的敌人,在中国与台湾之间的特殊政治关系下,郑成功被定位为击败外族的民族英雄。
民间食物、习俗深受影响
郑成功在台湾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十四个月,对台湾文化却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庶民生活上也可看到这些影响。如安平地区端午节以煎?为过节应景食物的习俗、府城人吃俗称国姓鱼的虱目鱼、三日节祭祖、农历七月十四放国姓爷鱼苗等节庆。
安平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何世忠表示,据传,一六六一年郑成功率兵复台围攻热兰遮城时,因军粮短缺,无法于端午节包粽子过节,于是郑成功想出一个替代办法,教军民将米磨成米浆拌番薯粉配合海鲜做成油煎的粘糕来代替米粽,让大家吃食,象征性过端午节。
到了次年五月八日,郑成功病逝于王城,依照传统的习俗,家中有长辈过世,三年内不包粽子不炊粿,表示哀悼的意思;郑成功是明郑大军的领袖,又在安平王城上过世,为了纪念他,因此安平的居民在隔年的端午节就以“煎?”来代替包粽子过节,以后相传成俗,安平地区每逢端午节就以“煎?”来纪念国姓爷,也成了安平人过端午节特有的节庆食品,后来也发展成蚵仔煎这种传统小吃。
文献委员郑道聪表示,台南人最爱的虱目鱼,也被称为“国姓鱼”,据说,郑成功来台时吃到这种鱼,觉得味甚鲜美,问了一句“这是什么鱼?”“什么”因此流传成为“虱目”鱼;另有一说则是虱目鱼外形很像日本一种音同“虱目”的鱼,因国姓爷误认而得名。
除了饮食,台湾部分地区不过清明节,而是于农历三月三日“三日节”祭祖,也与郑成功有关,有一说法是因为郑成功忌讳“清明”二字,因“清”于“明”之上,故下令祭祖日为三月三日。
此外,许多庙宇还因郑成功信仰发展出特别节庆活动,如鹿耳门镇门宫在农历七月四日郑成功寿诞日便会在鹿耳门溪旁,施放虱目鱼苗,放生前还会由宋江阵担任海祭,于出海口祭坛上遥祭郑成功。
——————————————————————————–
国姓爷像 台日中长得不一样
自由时报记者吴幸桦/专题报导
国姓爷郑成功究竟长什么样?一直众说纷纭,成大建筑系教授傅朝卿曾走访全台各地及中国、日本供奉郑成功的庙宇,搜集到近二百幅郑成功画像,也曾著书分析郑成功的长相,发现流传于台湾、日本与中国地区的郑成功容貌与装扮差异很大。
傅朝卿指出,郑成功的容貌为何?经常引起争议,坊间有很多书籍对此有所讨论,有些描写郑成功“脸型为蛋圆形,蓄着三绺短须”;荷兰人记载的“梅氏日记”则描写他“皮肤略白,面貌端正,眼睛又大又黑”;有些认为画像上的郑成功似乎显得太老,毕竟他不到四十岁就早逝。
傅朝卿表示,民国五十几年,官方定出一个标准版本的郑成功像,延平郡王祠内由雕塑家杨英风所塑的郑成功像即是官方标准版本,观其容貌,应是根据收藏于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内的郑成功画像所塑。
延平郡王祠大殿的郑成功像为雕塑大师杨英风所塑,也是官方版本的郑成功像。(自由时报记者吴幸桦摄)
台南市文资保护协会曾于民国八十八年举办一次郑成功图像票选活动,当时最受欢迎的是日本平户供奉的郑成功像,长相较具日本人的特征。
傅朝卿指出,郑成功做为人或做为神的不同身份,长相不一,学术界多认为一位西方画家于十七世纪所画的郑成功像,最为写实,画像中的郑成功浓眉大眼、容貌英挺;这张画像的复制版后来也被供奉在嘉义溪口的开元殿。
这幅郑成功像是一位西方画家于十七世纪时所绘,据说是描绘郑成功面貌最写实的一幅画像。(图由成大教授傅朝卿提供,自由时报记者吴幸桦翻摄)
而郑成功的神像容貌也各具特色,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开基神像,造型及表情十分优美;据传延平郡王祠前身的开山王庙供奉的郑成功神像从清朝乾隆中叶流传至今,至一九五二年因整修延平郡王祠,这尊神像被请出去,开始流落民间,一直未回到原本的开山王庙,维持香火的神圣使命则由民间相传的神明会,以掷筊决定“炉主”的方式轮流奉祀。一直到二○○五年,才被请去开山王庙全台唯一交陪境庙宇“妈祖楼天后宫”作客,信徒原期待有朝一日能将神像请回延平郡王祠供奉。
地方耆老则相传,当初这尊神像会被请出延平郡王祠,据说是有次总统蒋介石出巡至此,看到郑成功被当作神像膜拜十分不以为然,他认为郑成功应该是民族英雄,不是神明,因此要求将神像移走,改以雕塑代替。
延平郡王祠供奉的郑成功神像历经几朝更迭,战后国民政府将延平郡王祠改为中国庑殿式样的建筑;西元一九四六年,委托台南名师蔡心雕刻一尊高六尺余的延平郡王像安座于正殿;一九六四年因重建延平郡王祠,这尊神像又被请至郑氏家庙供奉,祠建成之后,又请名雕塑家杨英风重塑泥像供于正殿。
傅朝卿表示,现供奉在郑氏家庙的神像是蔡心依据日本画家小早川笃四郎所绘图像雕塑,大脸无须、体型稍胖,与官方版本郑成功白瘦脸蓄短须的长相差距甚大;除了延平郡王祠、郑氏家庙外,安平开台天后宫、鹿耳门天后宫、三老爷宫、大人庙等庙宇供奉的郑成功神像,也都各有其特色。
特别的是,日本平户每年固定于郑成功诞生日祭祀郑成功,近两年,台南市与平户市因郑成功结缘,官方及民间交流密切,两年前安平开台天后宫并依照庙内供奉的国姓爷神像另雕一尊神像,分香给日本平户的郑成功庙,使得出生于日本,逝世于台湾的郑成功,香火最后再由台湾传至日本。
——————————————————————————–
婆娑之眼 难得一见
〔自由时报记者吴幸桦/台南报导〕台南市政府连续第六年举办郑成功文化节,今年最重大的意义在于突破外交困境,将日本平户松浦史料博物馆及厦门郑成功纪念馆馆藏与郑成功相关文物,以“婆娑之眼—国姓爷足迹文物特展”呈现在民众面前。
台南市长许添财指出,这项文物展证明文化无国界,郑成功的精神价值将是全球划时代新的人类思想价值。
台南市政府五月卅日将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海洋台湾与郑氏王朝”,以郑氏王朝贸易组织与方式、郑氏贸易船(即台湾船)与海洋文化发展、外国观点的郑成功与其王朝、郑成功与当代台湾等四大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文化与学术交流,使得今年的郑成功文化节,更具学术深度及广度。
此次“婆娑之眼—国姓爷足迹文物特展”展出日本松浦史料博物馆收藏的台湾船图卷,将做为台南市政府打造台湾船时的依据。(自由时报记者吴幸桦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