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长九年(西元一六○四年)夏季,祭祀丰臣秀吉的丰国神社举行祭典,京都街町一片热闹。丰臣秀吉的遗体埋葬在东山的阿弥陀峰,丰国神社就盖在这座山的山麓。八月十八日是丰臣秀吉的七年忌日,配合这个日子,京都街上有骑马游行的行列以及盆踊舞蹈的舞群。连续数日,京都洋溢着兴奋的气氛,而主角当然是町众庶民了。
丰国神社从创建的庆长四年(西元一五九九年)四月以来,在春秋都会举行丰国祭,这一场临时大祭不仅一直流传到后世,在历史资料上也是一场知名的祭典。因为色彩艳丽的“丰国祭图屏风”与《丰国大明神祭礼记》都留下了详细的纪录。
丰国祭一开始在八月十四日,首先有装饰华丽的两百匹骑马队伍带头,在町内游行。赞助骑马队的是受到丰臣家恩惠的大名。马队的骑士除了丰国神社的神官与乐人外,也包括吉田神社、上贺茂神社的神官和乐人。跟随在骑马队后面的是田乐众和猿乐众的艺人。游行队伍绕行建仁寺、丰田神社、清闲寺等地方,演出田乐与猿乐的艺能表演,将祭典气氛带到高点。
隔天来自上京与下京的町众群聚,由五百名画了妆的舞蹈手一边表演盆踊舞蹈,一边在“都大路”排成一排漫步。上京组从御所走到丰国神社,下京组则走相反路线,分成两路游行。从屏风图来看,舞蹈组的先头游行队伍手上拿着写有“一组”、“艮组”、“西阵组”、“新在家”等町名的圆扇,图中描绘当时京都一些奇特舞姿的情景。道路上还搭建了二、三百处观看游行用的观众台。邻近村落、地区也有许多人前来参加祭典,整个町弥漫在兴奋的气氛中。
《祭礼记》一书记载当时盆踊舞蹈所使用的道行之歌、跃歌等的歌词,是非常著名且珍贵的舞踏史、风俗史资料。不过,丰国祭的祭典游行行列从此以后规模逐渐缩小,到了元和元年(西元一六一五年)丰臣家灭亡,连神社也被消灭了。一直到明治时代丰国神社才重新复兴。
丰臣秀吉的七周年忌如此盛大举行,据说原因如下:定居在大的丰臣家为了挽回衰落的家运,伏见的德川家康于是高举秀吉的遗德以图号召人心;町众也借此祭典发泄日常的不满。由于三方的想法一致,祭典才会如此盛大。
--摘自 马可孛罗文化《京都千二百年(下)》@(//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