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音:居)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音:档)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音:鬓)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国:战国时秦岭以东之韩、赵、魏、齐、楚、燕六国。
世家:史传记诸侯王之世系者。
山西千里之秦:山,指殽山。秦国当时有今陕西长安以西之地,号称关中,沃野千里。
不免于灭亡: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二三O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三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
咎:归罪。
腹心之疾:犹言心腹之患,以喻地形之险要。
范雎:魏人,先事魏中大夫须贾,后改姓名为张禄,说秦昭王以远交近攻之策,岁为相,封应侯。
商鞅:姓公孙,名鞅,战国时卫人。少好刑名法术之学,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为相,说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国富强后,受封于商。用法严苛,树敌众多,孝公卒,遂被车裂而死。或称为“卫鞅”。
昭王:名稷。
刚寿:即今山东寿张县。
折:曲也。
东顾之忧:顾忌东境之忧患。
出身:献出其身。
委:对付。
应夫无穷:应付无穷之变。
疆场:边境。
背盟败约: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三三三年),苏秦游说六国,结成合纵盟约,以抗秦。秦使张仪倡连横之说,分化齐、楚,胁诱韩、赵、魏,周赦王二年(公元前三一三年),楚、齐绝交,纵约解。
自相屠灭:犹言自相残杀。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