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势疗法到东方医学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4月24日讯】通常的治疗方法都是采取对抗、压制的思路。而顺势疗法是用引起相同痛苦的药物,来治疗类似症状的疾病。
顺势疗法又叫同类疗法,其发展成熟是近200年的事。顺势疗法的基本概念是,可以利用在健康人身上造成某种症状的物质,治疗造成同类症状的疾病。这种治疗思路与旨在抑制症状的主流医学对抗疗法相反。
18世纪后期,德国医师兼化学家哈尼曼对于顺势疗法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起初,哈尼曼对于金鸡纳树皮可以治疗疟疾之说存疑,他亲自服用几次,原本健康的身体居然都出现了类似疟疾的“冷热”症状。其后,哈尼曼提出了顺势疗法的概念,并在其一生研制出99种药品,其中包括从金鸡纳树皮提炼的抗疟疾特效药奎宁。
*别于对抗的反向思考
通常的治疗方法都是基于对抗、压制的思路,如抗感染药、止痛药的使用等等。而顺势疗法Homeopathy则不同,Homeo意即“相同”,pathy意即“痛苦”,就是用引起相同痛苦的药物,来治疗类似症状的疾病。
在今天的西方,顺势疗法属于替代疗法的一种,但其原理在西医理论中并没有很好的解释。通常是说通过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刺激,激发人体自身针对类似症状的反应和相应的免疫力等。为了避免毒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对药物进行震荡稀释。此外,也需要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进行身、心的综合治疗。
*科学的基础遭到挑战
被当做真理的许多科学观念,或许都可能是错的。恩妮斯表示,果真如此,我们真的要改写物理化学教科书了。
顺势疗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广泛使用,但人们对它的治疗原理并不清楚,同时,其研究成果正在挑战着当今科学大厦的基础理念。尤其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要将药物稀释许多倍,而疗效却依然如故,这令许多研究者百思不解。
英国女王大学(贝尔法斯特)药理学家恩妮斯(Madeleine Ennis)为证明顺势疗法的“荒唐”,于是进行了实验。
根据恩妮斯的考虑,在身体受到感染发炎时,人的白细胞(白血球)会释放组胺,其先释放出的一定剂量的组胺,会反过来抑制组胺的进一步释放。而顺势疗法的主张是,把组胺震荡稀释许多倍后,仍保持抑制的效用,这显然违背了基本的化学常识。恩妮斯相信,透过实验,必可证明所谓顺势疗法不过是心理作用。
恩妮斯的惊人发现是,即使把组胺浓度稀释到几乎“零”,其效力竟然是一样的,但理论上,这时的溶液中一个组胺分子都没有了!难道顺势疗法采用稀释药物的做法真有科学依据?难道组胺的化学性质被水保留了?恩妮斯表示,果真如此,我们真的要改写物理化学教科书了。
恩妮斯的实验结果经另外三个实验证实是对的。其实,类似的实验已有不少,早在1988年6月,著名的英国《自然》杂志就曾发表法国科学家宾文尼斯特(Jacques Benveniste)的发现,当把IgE溶液稀释10的几十到上百次方倍后(理论上已经与纯水没什么两样),抗体的活性却依然保留。换句话讲,水保留着曾与之接触物质的特性。
这一反常识的结果立即在科技界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却获得后来一次次研究的印证,其中包括恩妮斯的研究。两者采用的化学物质不同,但结果如出一辙。这样一来,顺势疗法研究所涉及的已经远远不是医学,而是现代科学大厦的理论基础了。被当做真理的许多科学观念,或许都可能是错的。
*与东方思维相互呼应
其实顺势疗法的思想在东方文化中早就广泛存在,只是东方思维并不习惯于给事物下定义。比如说,对于痛苦的理解,中国一些年长的人常说,吃点苦不是坏事。这种“顺应”式的思维常见于东方,而西方人则更多习惯于针锋相对式的思维。
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如何解暑?在西方,来杯冰镇汽水,从头冰到胃,而东方则坐下来静心,然后喝几口热茶,出点汗,顿时觉得从内向外的凉爽。后者就是最通俗的“顺势疗法”,也是西方人颇不理解的一种做法。
其实,中国传统医学对于调配药物过程中水的应用,有完善的理论和长期的实际应用,理念也完全不是西方“顺势疗法”的狭窄概念所包容得了的。
*中医概念的水有活性
许多人认为中医不属于科学,关键问题恰恰在于当代科学本身的定义是很狭窄的。
中国传统医学中,不同的水也许化学成分都是H2O,但是可处于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甚至是生物的活性。
其实中国传统医学和文化中,对水的特性有很深入的认识。例如饮茶,有所谓的流水和止水之说。《茶经》对泡茶用的水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之说。山水要用慢流的,急湍的不能用;江水要远离人的;井水要用取汲多的。总之,缓慢的流水能泡出好茶。
再比如,对于孩子的夜惊,有一个简单的治疗方子——用水煮金子。按物理理论,金是不溶于水的,水中是找不到金分子的,可是煮过金子的水却具有不同的特性,变成很“重”的纯阳之水,可以使孩子平静。
还有,对治半干型的霍乱,有个有效的方子,井水打上来,将一半水烧开,与剩下的一半混合起来,这样的水就是半湿半干的水,可以治半湿半干型的霍乱。但若直接把水加热到平均温度,就不起作用。两种水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完全一样,但生理作用却不同。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来说,这颇有些尴尬。
*替代疗法在西方复兴
而西方在哈尼曼去世后,顺势疗法一直不断地发展,药物增加到3,000种以上,到19世纪末,已在西方相当流行,约有15%的美国医生主打同类疗法。
20世纪是现代医学发展迅速的时期,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和手术技术的发展,对抗医学牢牢占据着治疗的主流,而同类疗法等则常为社会所排斥。目前,包括中医、针灸、顺势疗法等在西方被归为替代医学,意即在主流医学不能或难以奏效时的替代方法。
替代医学在近年来有大幅度复苏的迹象。一方面是对抗医学在经历了近一世纪的快速发展后,已显露出疲态。对于包括癌症、病毒性疾病和其他许多慢性病而言,主流医学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副作用大且费用昂贵。在越来越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况下,许多西方人开始主动寻求低费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民众的需求也激发了政府部门的相应投入。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新设立了替代医学办公室,包括顺势疗法在内的一些替代疗法逐渐取得合法地位。在这个大趋势下,东方的中医在西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科学的尴尬亟待超越
事实上,替代疗法和中医地位的提高并没有改变目前主流医学的价值观。尤其是具有精深内涵的中国传统医学,它早已自成体系,且没有办法完全纳入西方医学。由于看问题的出发点完全不同,西医对中医的承认,也仅限于可以用现代科学加以验证的一小部分。
正如之前提及中医在水的应用方面的一些特点,由于很难用目前的科学理论加以分析,许多人认为中医不属于科学。然而关键问题恰恰在于,当代科学本身的定义是很狭窄的,而与此极不相称的,却是实证科学在公众面前的“真理”角色,这一点在东方社会尤为突出。
如果实证科学本身能够放弃其傲慢与偏见,在尴尬中超越自我,那无疑将是人类之大幸。(原载﹕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周刊第十二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