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瘫致残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过去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是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
脑瘫的概念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癫痫、心理行为异常、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视力、听力和感觉障碍及学习困难等。症状多在2岁前出现。近年来,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使许多濒临死亡的新生儿经过抢救而得以生存,也使很多脑瘫患儿长期生存下来,因此,脑瘫的发病率与过去比较有上升的趋势。
引起脑瘫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母亲糖尿病、妊高症、胎儿宫内缺氧、脐带绕颈、产伤、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感染、病理性黄疸、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等,其中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是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新生儿窒息、重症新生儿黄疸(核黄疸)等。脑瘫患儿可由一种或两种以上高危因素引起,还有将近年20%的患儿发病原因不明。
患脑瘫病的婴儿早期是不易发现的,或不典型,可仅仅表现为四肢发僵或过于松软、活动减少、常握拳、手指不易张开,到一定月龄后不会擡头、坐、翻身等。随着月龄的增加,症状会逐步表现出来。大多数患儿四肢及躯干瘫痪的严重程度也是不均衡的,肢体的不随意动作,这种不随意的表现为动作在安静时消失,在有意识运作时出现,表情奇特,挤眉弄眼,或哭或笑,想取玩具,手却伸到相反的方向,头的控制力差,颈部有不随意运动,手指的不随意动作多表现在抓物时常常手指过度伸展,而后屈曲、不协调。
对于脑瘫患儿,除了要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运动疗法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其基本观点为:中枢神经病损后,出现的异常姿势及反射干扰了正常的运动,需要在抑制了异常的运动后,运用各种促进技术,按运动发育程式,从低级到高级进行训练,促使正常运动功能建立,即在抗痉挛模式下诱发正常运动模式。通常这是由受过正规培训的儿科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来完成。在他们的指导下,家长可积极参与和学习一些简单技巧,使治疗效果更加突出。
脑瘫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开始越晚,康复效果越差。从神经生理学的观点出发,婴幼儿的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脑机能的代偿能力较强,可塑性大,如果能在这个时期,从外界给予刺激性治疗及功能训练,可以使损伤的脑组织在不断的发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代偿,年龄越小,运动机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来源:现代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