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尽善尽美中国舞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3月23日讯】昔日孔子在齐国听舜帝时代创作的大乐舞《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又说《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为赞扬 武王伐纣的功绩而创作的《武》乐则是 “尽美矣,未尽善也。”也由此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孔子对乐舞的评判标准——尽善尽美。
赞美神的渊源
关于乐舞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对神的赞美。仅在《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一篇中,就有这样三则故事:古帝颛顼在登上帝位的时候,听到四面八方熙熙锵锵的风声很好听,就命令部下“飞龙”仿效风声创作了“乐”,又令一人率先做乐工,他就躺在地上,用尾巴敲打自己的肚子,发出嘤嘤的声音。颛顼把这个乐舞叫做《承云》,用来祭祀天帝。
到了古帝喾的时候,他则命令臣下“咸黑”创作歌曲《九招》、《六列》、《六英》,又命令“垂”创制了鼙、鼓、钟、磬、笙、管、篪等乐器,吹打起来,十分动 听,凤鸟锦雉随着乐声跳起舞来。帝喾很高兴,就用来歌颂上苍的功德。而尧则命“质”创作乐舞,“质”模仿山林溪谷的天籁音响制作了乐歌,又用麋鹿的皮蒙在土缶上作成鼓敲打起来,还重击轻打石刀石斧,模仿天帝玉磬的声音,于是百兽都跳起舞来了。
而关于乐舞的产生,在《诗经‧毛诗序》中还有这样一段话,“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 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舞蹈呢,实在因为仅仅是说话还表明不了心意,嗟叹也不能充分的表达情感,甚至咏歌仍嫌不足,不知不觉中就手舞足蹈了。而我们看诗三百篇中,又有哪一篇不能用乐舞的形式来表现呢。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这个祀,指的就是对上天与祖宗的祭祀,而在祭祀中表演大型庄重的乐舞则是祭祀仪式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后人在欣赏《诗经》中颂的诗篇时,还可以想像那盛大乐舞表演时的庄重古朴。
天人之姿,天人之舞
对音乐的赞美,表现最极致的当属“此曲只应天上来,人间哪得几回闻。”乐可以独奏,而舞却一定是伴乐的。盛唐极富盛名的《霓裳羽衣舞》据说就是唐玄宗在梦中看到仙女们的翩翩舞姿,又听到仙乐飘飘,而记载流传下来的。
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法开讲,天女散花等妙境也一次次的通过故事及雕塑、绘画得以在世间广泛流传。敦煌石窟中飞天凌空飞舞的壁画,灵动传神;吴道子“天衣飞动”画境,如有神助。天人之姿,天人之舞,也成了中国舞蹈的至境。
神韵之舞,尽善尽美
舞有神韵,则不仅仅是因为舞者本身的修养能够上达神境,更是因为这是神意的直接展现。新唐人神韵艺术团在全球巡回表演的节目中,《创世》这场展现宇宙洪大变化的乐舞,正是因为神意的直接展现,并通过舞蹈与音乐的完美表现,神的伟大与慈悲强烈的震撼了到场的观众,有许多人是流着泪看完节目的,甚至发出宛如是神在表演的惊叹。
而在《造像》这场乐舞中,却是通过石匠纯善无私的心性与对神佛虔诚的信仰,让他能在梦境中得以看到神佛的殊胜庄严,进而让后人明白,中国历史上众多久负盛名的石窟造像作品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慈悲、祥和、殊胜、庄严,就通过这一曲曲美妙的音乐,一段段优美的舞姿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启发着人们的智慧。
神韵之舞中国舞,秉承神意如意而来,尽善尽美。也必将引领时尚,再创人类艺术的巅峰。@*(//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