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来鸿:紫藤飘香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3月16日讯】(BBC特约记者 杨孟瑜台北报导) 蒋介石纪念堂会不会变成台北市最新的一座“古迹”?这是台湾政坛与舆论的新话题。回到文化与社会面来看,不妨来说一说台北市第一个市定古迹:“紫藤庐”的故事。

距离蒋介石纪念堂约10分钟车程,邻近台湾最高学府-台湾大学的侧门,新生南路上,一栋绿荫环绕、石径通幽的老房子,就是紫藤庐。

这里,是台湾第一家茶艺馆,更是著名的“清谈之地”,数十年来,很多不容于当道,或不同于主流的言论、思潮、展演等,在此激荡,在此飘香﹔独派、统派、自由派,各路英雄好汉,各方文化菁英,都曾到此汇聚、活动、川流。

3月12日起,这里将暂掩门扉,转至他处经营。倒不是它言论贾祸,得被关或被拆,而是它走过大半岁月,有些地方老了、朽了,得细细修整,台北市文化局特别拨款新台币1100 万元,将展开为期约一年的房舍整修。

一年后,紫藤将再开。真巧,这一年,也可能是决定蒋介石纪念堂未来命运的关键期。

民进党政府最近打算把蒋介石纪念堂改名、改定位,并拆其围墙,而国民党执政的台北市政府,突然搬出了一项“法宝”,叫做“文化资产保存法”,把蒋介石纪念堂列为“暂定古迹”,需等待专家们来审查,因而暂时保住了蒋介石纪念堂免于被拆。

依照此法规定,台北市需在六个月内完成鉴定和审查,必要时得延长一次。也就是说,台北市政府以“暂定古迹”来力抗民进党政府,暂保蒋介石纪念堂的期限,最长可达一年。

于是,蒋介石纪念堂算不算古迹?蒋介石算不算古人?各方议论纷纷。反对者说,此纪念堂完成不过30年左右,根本不够古老,哪能算古迹﹔赞成者则说,古迹不应该只以年纪来论,应该还考虑其建筑特色,与时代的关系、文化风貌等。

蒋介石纪念堂到底能不能和紫藤庐“并列”,成为新生代古迹,就待各方辩证和检验。而紫藤庐,是在1998年通过了专家审查,以不到100岁之龄,成为不容破坏的古迹。

兼容并蓄


紫藤庐内部摆设,体现了兼容并蓄的美 (台北市文化局)

走进紫藤庐,很容易被此处的氛围吸引,但老实说,很难用三言两语来形容这是一处怎么样的房子。日式老屋,中国庭园,台湾老宅,都是,里面甚至还有西方式的壁炉,散发一股欧风。

有时想想,它就是“台湾”,是台湾的缩影,一代代的外来影响,一层层的被溶入、吸纳,西风日雨汉文化,落于“本土”,自然生长,人们在这儿生活久了,彼此包容,人文底蕴缓缓厚积,清香自溢。

日子久了,外来的也会成本土﹔心胸宽了,吸纳的自然成为自己的丰富。

听紫藤庐主人周渝,说着这屋子曾有的故事,曾有的人物,益发能感受着这些情怀。大约自1920年,这屋子就存在了,当时仍是日本统治台湾,此处是海军官舍。1949年国民党政府撤退来台后,这里成为关税署长周德伟的住处。

周德伟,就是周渝的父亲,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曾留学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德国柏林大学,满腔经世济民、振兴国家的抱负,也是个自由主义者。来台后,他在住处定期举办聚会,邀学者、知识分子,讨论自由主义思潮。

周渝说,当时蒋介石政权的特务会在他们家附近监视,看有哪些人进出,但父亲周德伟并无所畏惧。

50、60年代,包括当时还是台大学生的李敖、陈鼓应等知识青年,也常登门聊天。周渝说,父亲最佩服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自由主义精神,也欢迎不同派系、主张的各路英雄好汉,在此畅言,互相激荡。

周德伟晚年定居国外,周渝接下房子,在1981年开了茶馆,因屋前老紫藤攀檐,因此命名紫藤庐。周渝形容,早在开茶馆之前,此处就是“门虽设而常开”,受到父亲影响,紫藤庐也延续了同样“广纳四方”的精神。

周渝曾创办实验剧团,紫藤庐除了知识分子和茶客川流,也提供戏剧表演者、画家、舞者、摄影家、书法家等发表创作,尤其是还没成名的艺文人士苦无发表场所,紫藤庐往往成为有志创作者的“第一处舞台”。

周渝还曾参与台湾早年的党外运动,他说,那时成员有独派,也有统派,大家“全处在一起”,为追求自由民主而努力。他也有些感慨,那时不分统独,现在却截然画分,彼此对立。

从房子的面貌,到屋内一群群出入的人们,紫藤庐,体现了兼容并蓄的美,那透着的清香,似乎也是如今这时代,该好好品味的。

整修前,紫藤庐办起了惜别茶会,文人墨客、旧雨新知,纷纷来到,包括外国人。柯悌穆(Tim Casey)在台大外文系教书,他好喜欢紫藤庐,他说,虽然屋外就是车水马龙的新生南路,但一走进来,就仿佛能脱离都市的喧哗,让人平静,休息、看书、喝茶,都好。

知名作家、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昭旭,是这里的常客。泡起一壶茶,曾昭旭也谈起了,紫藤庐在台湾的茶艺文化上,具有开创性的影响,曾带动台湾现代茶艺馆的蓬勃发展。

而在社会运动、在知识思潮上,紫藤庐展现的兼容并蓄,曾昭旭以茶的本质“澹”来比拟,“ 澹,因而能谦退、能容物”,“不突出自己,而包容所有”,茶因为澹,不会抢了别人的味道,还能广纳其它的元素,因而丰富又流长。

为了紫藤庐将整修,台湾著名的影像工作者雷骧,“封刀”13年后,再度带领团队扛起摄影机,要为紫藤庐拍摄纪录片。雷骧说,紫藤庐开馆25年来,也等于见证着、参与着台湾这四分之一世纪的社会浮动与文化起伏,他要以影像为此留下观察与纪录。

紫藤庐,是台北一处隽永的文化风景,台湾一页难得的时代景观。

接下来这一年,它将以“藤居”之名在原址附近继续营业。等待一年后,紫藤在原地再开。(//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湾来鸿:“缤纷”的台湾政坛
台湾来鸿:谁能为台湾解闷?
台湾来鸿:两岸如何“苏修”
选举-- 台湾政坛调色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