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岁月──过新年
很快新年又到,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儿时过年的情景。自小我在香港长大,新年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当时香港华洋杂处,很多落脚者都是从中国逃耒避赤祸的,过年节气氛很浓厚。
父母告诉我们,中国旧时家家都在年三十晚团年饭前拜祭祖先三代,在分枝了的大家族,各房子孙都聚集在长房处举行拜祭,然后吃饭。而大年初一又要再拜祖先才过新年。
我爷爷在晚清当过几年道台,他又是康有为的学生。清朝倒后,爷爷没官做了,便做洋烟草生意,免不了有很多交际。康有维在生时,住在上海“康园”,爷爷在年初一必会给老师拜年。有一年还带着三岁的爸爸去给师公拜年。据说师公拍着爸爸的头说:大鹏展翎,振宁高飞!
而我妈出生于讲究礼制的官宦家庭,她说百多年前未有照相机,家裹的祖先样貌是裱手缯彩画,称为神像。男的必是穿清官服戴官帽,女的是明式的凤冠霞配。因清朝入主中国后,立下条例允许男降女不降,所以汉女婚嫁可穿明朝衣服装饰,去后也穿明服饰配合其夫官阶。真是生前当官,去后也官模官样呢!(曾闹过笑话,有些西人不知道,去古董店买过这类神像当作画往家裹挂呢!)
1949年前,我家还在大陆,那时族人年三十晚便将三代的祖先神像挂上拜祭,一家族上上下下是热闹而又讲规矩。可惜爷爷和外公都是很早过身,我们没得见过。否则由他们来道烟云往事一定令小辈听得津津有味。
新年前,家家都耒个大扫除。我家每年会摆桃花和水仙,桃花树在新界元朗买,总有六尺多高。妈妈必会买几盆桔、芍药和大黄菊摆在花园裹,挺有气氛呢!年糕和薰鱼更要早早准备,我家的萝卜糕和特制的薰鲮鱼是很出名的,每年必备送给众亲友。五十年代,香港很多食肆辛苦一年都趁此时休息数天,年二八或二九收炉,初二或初四开市。所以家家户户便得准备充足食物过年。
除夕的团年饭循例必有薰鱼、白切鸡、烧肉、圆蹄、虾、鲍鱼、腊肠腊鸭、海参发菜蚝鼓等好意头丰富菜式,饭后便吃汤团。然后,大人和佣人们又忙不停炸油角,竽丝,糖环等,小孩在旁边看着玩,忙至午夜二点多,才换上新睡衣,面巾,拖鞋,带着期待心情去睡。
大年初一,很早就给远近的爆竹声吵醒,我们七兄弟姊妹换上新服给爸妈拜年。给爸妈敬的茶是放了红枣和莲子的,爸爸必然写些挥春贴在门两旁。我们爱在花园烧炮仗玩游戏,记着守规矩,不说不吉利的话,也不吵架。这天有很多人耒拜年,妈妈自小注重家教,我们亦要出耒给客人拜年。
年初一吃饭必加一道斋菜,爸爸也一反过往的严唆,允许我们玩“状元筹”,是一种几十只竹牌例出的科举制功名官位,最低由秀才,举人等等一直上至状元的玩意,由掷六只式仔的大细组合决定,那时除夕新年必有这玩意。爸爸说其实有一种叫“升官图”更好玩复杂,但祗有做官的家庭才懂得玩,因官位烦多冗长,例举出清朝官制,不像状元筹那么简单。
年初二必是众亲戚耒拜年吃晚饭,又是热闹的一日。那五六位叔婆,姑婆,姨婆等爱聚在起吱吱哑哑的轻谈浅笑说一些我七八岁小孩想八卦但听不太懂的语言。我问妈妈,她说那些是官话呀。
对小孩而言,新年就是在拜年扰扰嚷嚷的热闹开心中渡过。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人生日,爸爸必带我们去游虎豹别墅。我每次都看得心惊肉跳,那裹展现十八层地狱,即坏人受恶报的刻像,爸爸用此方式教育我们不要做坏事,应敬神信佛自省,因果善恶有报。
现在移居加拿大,过新年远不如在港热闹,但将这些传统习俗讲给我的孩子们,仍觉回味无穷。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