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学者张淑英建议增加各种语言翻译公费留考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蒋天清台北特稿)对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张淑英来说,学西班牙文是个偶然,当西班牙文翻译员更是个偶然。当她知道自己考上西班牙语系,本来打算重考,未料后来念出了心得与兴趣。“当年心境跟现在学生一样,心情都很徬徨,不知未来出路在哪里”。

大二时刚好辅仁大学设立西班牙语文学研究所,因此决定以考上研究所为未来目标。上研究所后,张淑英首次接触翻译,老师要同学演西班牙文戏剧,并说如果不翻译、不演给台湾人看,就没有意义。张淑英和同学就此开始翻译戏剧作品,不过当时她只是抱着“让语言更精进”心态,仍没想过要当翻译员。

因为当时所谓的“翻译员”给人的印象不像是专业─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她后来考上公费出国念博士,打算回来就开始教书。

一九八九年,翻译工作又找上了她。张淑英表示,那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西班牙小说家卡米洛‧何西‧塞拉(Camilo Jose Cela)夺得,当时她正在西班牙攻读博士,“中国时报”透过管道找上她,她帮忙写了一篇访问稿,夹杂翻译的背景资料。她笑说,那是她第一篇公开的作品,后来中国时报也开始请她翻译小说。

返台后,张淑英先在辅大教书,也教翻译。她用自己翻译的作品教学,她发现学生有时候想出来的字词,不见得比老师差。对她而言,教翻译相当有乐趣,还可以教学相长。

张淑英指出,台湾学生学习西班牙文的时间,不如学英文十几年那么长,若要求学西文的大学生直接阅读原文的马奎斯的“百年孤寂”,“是很痛苦的”。

她表示,就大学阶段而言,老师当然鼓励学生读原文,但若从充实知识面来看,她也不反对、甚至鼓励学生读中译本。“与其让学生看不懂西文小说,还不如让他们看得懂,培养他们的兴趣”。

她谦称自己翻译文学书籍,不是为了微薄的稿费,“说得冠冕堂皇一点,就是想对西文的提倡有点贡献吧。一来也是因为自己有兴趣,也很享受过程,大概就算是苦中作乐,乐在其中吧”。

谈到译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关系,张淑英有感而发地说,国内译者的地位低落,所以出版社多以买断的方式,一次跟译者结清稿费,而不是算版税。她打个比方,“就像要求亲生父母脱离自己的孩子一样”。

提及自己的口译经验,张淑英说,工作相当辛苦,压力很大,事前要下很多工夫。她说,她口译时,会挑绘画、文学方面等自己擅长的领域,不会贸然接下自己不熟悉、像是医药方面的案子,“因为一些医药名词,连中文都不见得看得懂”。

她建议,学西语的学生可能得先去西语国家待个几年,多了解当地文化,并提升自己的外语听说能力,才有办法达到口译的程度。

她指出,有些学生把学习语言看得太重,忽略了语言其实只是工具,应该跟其他领域的专业结合起来。她说,有些学生很会用西语聊轻松、娱乐的话题,一到要谈比较深入、严肃的话题,就讲不好,若要成为专业的口译,这样绝对不行。

张淑英强调,要担任专业会议的口译,不是光靠一个礼拜时间、苦读一下资料就可上场,而是平时就要多方接触各领域。

二零零三年,经济部国贸局曾办过四天的台湾巴拿马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会议,请张淑英和其他西语专业人士担任西语口译员。她回忆,当时会议分很多领域,都需要中西口译员,但人才难寻,因为西班牙语好的人,也不见得敢碰触经贸议题。

张淑英说,本以为全球化可带动西班牙文翻译的需求,没想到由于台湾的中西语翻译人才难求,政府干脆派英文能力强的人进行谈判,或是双方谈判人员都靠英文来沟通。不过她补充说,巴拿马就不愿意采用此方式,为保护自身权益,坚持用西语谈判。

张淑英认为,教育部翻译能力考试有助建立翻译这一行的专业性。不过她也指出,现今证照满天飞,拥有证照虽然代表拥有能力,但能否在市场上找到工作,得靠点运气。

她说,愈专业的人一定更希望有教育部这种考试,因为自己的专业将会受到尊重,甚至可提升自己的价格和价值。

张淑英建议政府成立翻译训练中心,针对不同语言招考程度好的学生,由政府不同部门给予专业训练。她指出,国贸局过去在新竹有西语训练班,密集训练一至两年,让语言专才的人具备经贸知识,而且外语老师和学员生活在一起,对语言训练大有助益。

此外,她认为,公费留学似乎没有“翻译”项目,应当多元开放,轮番增加不同语言的口笔译公费留考,提供学生更多国外进修的机会。政府也应和学界更密切合作,譬如由教育单位出资或委托,由学界出力,提供师资,共同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