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周书‧金滕篇》中,生动而详细地记载了周朝初年发生的一次强风暴过程。今天的气象学甚至把它当作一次典型的古代天气现象来研究。
周武王在征服商纣王的两年后,患了重病,其弟周公姬旦曾经筑坛祷告,愿意以身代死,然后将祝文封入金滕箱内,结果武王病愈,周公也未死。数年后,武王驾崩,周公的兄弟管叔等人散布周公的流言蜚语,周公不得不前往东部度过了两年。
那一年秋天,收获在即,看起来是一个大丰收年。可忽然起了大风雷电,庄稼在狂风中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民众惊恐万分。周成王和大臣们皆穿起礼服准备行卜礼,按惯例先开启金滕箱,结果发现了周公愿代武王死的祝文。成王深感自责,于是决定前往东部迎回周公。
成王的御驾刚出到城门外,天下起了雨,风向反转了过来,已经被刮倒了的庄稼又重新立了起来。这一年仍然是大丰收年。
这个古代天气个案纪录,一方面较完整描述了一次强风暴过程的演变,另一方面明确表明,这次风暴过程不只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现象,而是与周成王的行为存在着因果关系。风暴的开始是对周成王等人对周公的排挤打击行为的警示。
一次风暴的破坏力往往是有限的,而像周成王这样身在君王之位的人,其行为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却是广泛和深远的。天灾与人,尤其与当权者的德行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天灾具有明确的谴告意义。
回顾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天灾与人的关系存在着从“道行天下”、“天人相通”的超然于天灾谴告,到天灾谴告成为现实,再到天灾谴告被人淡忘的演变。
三皇五帝秉承上天旨意,行道于天下;夏、商、周朝圣明仁德的君王辈出,拥有高境界的道德状态,持有对天的敬畏之心,自觉地感悟来自于天的谴告;春秋战国时代人离道远,“不知天命而不畏”已经很普遍了;到了汉代,认识天灾的谴告,已变成了学问。
随着历史的推演,近代越来越少人接受“天灾谴告说”,而且认为,这是因为人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增强了,人有了征服自然的强大能力,对天灾不畏惧了,不迷信了;人们对天灾的认识走入了歧途。
现代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人们对科学的依赖性日益增加。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物质世界的经验,从而深深地局限了人们对经验感知之外的世界和宇宙的本质的认识,人的灵性渐渐失去了。
实际上,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已认识到,实证科学会带来以偏概全的后果,如科学家牛顿在晚年,他几乎耗尽后半生进行研究,试图使人们明白,他所发现的一切,只不过是上天的安排而已。
近年来天灾全球性的频繁、异常、暴烈,在中国大陆尤甚。干旱、洪涝、沙尘暴、萨斯(SARS)、沿着海岸线赤潮爆发性蔓延等等,诡异多变,这是世道人心的反映。若人性中善的一面苏醒,向“天道”回归,那么,人们对天灾谴告的认识能力也就能回归,就能知所警惕,远离灾难。◇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