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6日讯】中国公众假期做出重大调整,代表共产党节日的“五一”长假将被取消,改由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取代。北京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上,多国专家达成共识,决定统一常用标准汉字,以正(繁)体字为主。中国首次提出“简体字和繁体字共存”。
而中国大陆出现了“汉服运动”,越来越多的民众 开始身穿汉服,并且民间及半官方行祭祀、成人礼等传统礼仪。此外网上对保护中华文化遗产如中医、针灸等的呼声高涨。
在十一月二十一日发行的第四十六期《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周刊》封面故事《传统文化复萌 探中国民间去共化现象》探讨了上述现象,并指出,目前在中国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归现象,只是近年来中国大陆民众、知识份子和一些中共官员主动或被动选择去共产主义化过程的一小步,这一进程将随着人们对共产 主义运动的批判和自我反思的深入,逐渐扩大明朗,并带动中国走向共产主义之后的新历史时期。
全文转载如下:
===========================================
汉字统于正体
文 ◎ 辛菲
(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资料室)
大陆、台湾、韩国、日本学者在不久前于北京举行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上达成共识,决定制作统一字形的常用标准汉字,以正(繁)体字为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涉及简、繁体字取舍的文化之争暂告一段落。其中特别引起外界关注的是,中国官方改变其历来文字政策,首次提出“简体字和繁体字(正体字)共存”的口号。
几位学者十一月六日为此接受《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时报》采访时表示,正体字是中国古老文化留下的精髓,真正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全世界的中文热方兴未艾,而站在文化历史长河中来审视,正体字是最应该、最有条件成为世界性的语言。统一字形并走回到正体字上去,是大势所趋。
学者们还表示,这次会议也代表着中共历来的文化和文字政策在实践中破产。中共建政以来借废除和否定正体汉字,达到截断传统文化承传的各种企图,均告失败。
汉字拟统一 正体字为主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导,根据这次国际汉字研讨会上达成共识,专家们将把五千多个常用标准字以正体字为主进行统一,如果个别汉字有简体字,就继续保留。
据报导,此次会议由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和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本届会中还计划将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及地区吸收为新会员,扩大汉字使用国家的参与范围。会议决定制作四国汉字“比较研究词典”,逐渐统一各国使用的字形。会议还决定明年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第九届研讨会。
国际汉字研讨会于一九九一年由韩国发起成立。其目的在于预防东亚国家因为使用韩国和台湾的正体字、中国的简体字、日本的略字等不同形状的汉字产生混乱,确定常用汉字的字数,推进字形标准化、统一化。
世卫中医术语使用繁体字
国际汉字研讨会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颇有成效,在这次汉字统一前,就有越来越多国家的民间及官方采用正体字。《明报》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七日报导,世界卫生组织已订定中医术语的中英文翻译标准,所使用的汉字全部是繁体中文。
据称,世卫组织透过中国、韩国、日本、英国、澳门等国家与地区专家,经过四年的努力,完成制定传统医学术语的正体字国际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使用英文名称与汉字对照的形式,全书以英文为主体,汉字全部使用正体中文;里面收录八大类医学典籍、三千五百四十三个词条,附有名词定义或描述。
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官员崔升勋表示,各国对传统医学术语有不同的称呼与翻译,制定统一标准的目的是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培训医疗、研究、资讯交流的需要。
据悉,当时中国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有分析指出,国际间对回归传统汉字的呼吁产生了足够的压力。
无独有偶,今年夏季德国《经济时尚导报》披露,胡锦涛在给海外华人的题词中采用从左到右的方式,并使用正体字﹔温家宝多次给香港学生的题词中也都使用正体字。
(Getty Images)
规范汉字有利中华文化普及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专栏作家章天亮博士认为,以正体字为主统一汉字字形有很多积极意义。汉字的一大特点就是字形的稳定,这个特点使得今天的人仍可以毫不费力的阅读汉代乃至先秦的文献。汉字的规范工作,会进一步增进汉文化的普及和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
他说:“我们看到过去许多测字的人,都是以正体字为基础来预测。那是因为汉字在创造的时候,每个字的写法都有很深刻的原因。正体字要比简体字更接近字的本来意义。”
中共文字和文化政策转向?
据报导,出席此次国际汉字研讨会的中方代表有安徽大学校长黄德宽、北京大学教授苏培成、李大遂等;台湾代表有中国文字协会理事长许学仁等。
《网路文摘》主编徐水良表示,这次会议虽是官方主办,但是参与者多是民间的专家学者。总的来讲,支持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占了优势和上风,他们与我们这些年反对中共历来的文化和文字政策,保护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字的观点,几乎完全一致。这代表着中共历来的文化和文字政策在实践中破产,不得不转变其政策。
他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共的文字和文化政策还在起作用,能够达到‘简体字和繁体字(正体字)共存’是一个突破,将来慢慢会趋向于正体字的使用。”
中共建政前就开始进行汉字简化工作,建政后,于一九五六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一九六四年编印《简化字总表》,但一九七七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遭到失败,被迫收回,现在剩下几百个简化汉字及偏旁。与此同时,中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毁灭和根除。毛泽东一直到他死去以前,都始终主张废除汉字,改汉字为拼音文字。
徐水良表示,中共建政以来废除汉字的种种企图,统统都失败了。
简体字截断传统文化承传
台湾文字研究者、《预言中的今天》主编张福章表示,汉字有其神传的根源,里面蕴含着文字的规则、自然循环运化的规律、原始的生命宇宙观,以及敬畏天地神明的文化内涵。字里面带有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资讯,包含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既表现人的行为与状态,也表达人的心灵与思维,还有预测学功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文化也丰富汉字本身雄浑多变的蕴涵。
张福章说,中共执政以来,用简体字取代正体字,甚至想用拼音代替中国的汉字,目的是截断传统文化的承传。
张福章表示,现在的简体字虽然笔划变少了,但是却破坏了偏旁部首的规则及文字本身的文化内涵,甚至和原来的内涵反意。学简体字的人很难看得懂古书,所以中国的文化就出现断层,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被破坏掉了。
他说,在推广汉字的过程中,人们也发现简体字根本无法取代正体字。统一字形并走回到正体字上去,这是大势所趋。
======================================
“汉服热”延烧大江南北
文 ◎ 袁昊
(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资料室)
二零零七年十月三十日,一场不同一般的时装模特表演在江苏徐州上演,其特别之处在于模特们的穿着不是现代时装,而是中国传统的汉服。不过这种过去只有在古装电影上才能看到的服饰却没有使现场观众吃惊。近年来中国出现“汉服热”,很多人对此已习以为常。
一六四四年满洲人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使延续了三千年的汉服以及汉文化几近消失。在一九一一年满清灭亡之后,汉族男子改穿西装,汉族女子则习惯穿旗袍。
不过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恢复传统的新趋势,汉服又开始进入现实社会,各地的汉服活动层出不穷。有汉服爱好者建立网站,昭示天下,加入者很快超过数万人﹔也有人在网上流传汉服设计,并建议教育部统一使用汉服做学位服。有人将此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
二零零七年五月二日,来自上海、常州、石家庄、西安、三门峡、平顶山、郑州、开封等全国十二个城市的汉服迷聚集古城洛阳,身穿汉服,并依照周礼先后探访了洛阳东周文化广场周公营洛雕塑、洛阳周公庙、孔子问礼处、洛阳丽京门、隋唐一条街以及洛阳洛浦公园,访古问今,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服装的魅力,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珍惜。
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北京首家汉风餐厅“汉风食邑”在三路居正式开业,吸引近百名食客光顾。这个餐厅不但装修仿汉代,而且服务员和食客全穿汉服。
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店主李良和小丰(中)宣布汉风食邑开业典礼正式开始。(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店主小丰表示,该店主要想以宣传汉文化为主体。借助这个实体,让更多的人能亲身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了解传统文化。
她说,“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汉文化宣传中,不再是形式的宣传,衣服只是表象,穿上了汉服,就应该考虑内在的东西了:文化、礼仪、制度、思想、道德等,都是我们急需补充的。不仅穿着祖先的衣服,还有传承祖先的文明。”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四日,重庆奉节县城一对新人结婚穿着汉服、唱着现代情歌绕城,引来数千市民围观。夫妻俩都是汉服迷,汉服由网上订购上海制作。婚礼仪式更是新奇,古筝伴乐三拜天地、高堂。
当一行穿着汉服的结婚队伍出现在县城商业大道时,数千市民前来围观。市民们打听后才知道这种呈Y字形,无纽扣,带子系身的叫“汉服”。激动的新人穿着飘逸的汉服、唱着情歌绕城走了一周,整个县城都“沸腾”起来。
新郎梁钧称,他和妻子喜好历史,都是汉服迷,想通过汉服婚礼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婚后夫妻俩还打算制作几套汉服上下班穿。
汉服复兴 新的潮流趋势
《亚洲时报》在线二零零六年八月二十九日报导,在南方城市深圳,现年五十一岁、出身客家的刘荷花两年来坚持每天穿汉服,不管是在家、还是外出甚至上班。此举招来很多人的异样目光。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刘荷花不再是另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汉服,特别是不少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觉得身着汉装令人自豪。
汉服复兴反映了一种新的潮流趋势,这也是一些汉人努力寻找文化根源和身份认同的结果。积极倡导汉文化的刘女士说:“日本人有和服,朝鲜人也有他们自己的传统服装。但身为中国第一大民族的汉族,却没有自己的传统服装。”
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毛先生,甚至提议用汉服代替现行博士服。
汉服运动在汉人的传统节日——七夕(农历七月初七)达到高潮。在很多大城市,包括上海、广州、青岛、宁波和南京,汉服爱好者出现在大街上、公园或酒吧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汉服运动”的起源
中国这场“汉服运动”的起源很难追溯,据说,河南郑州的一名年轻人王乐天是穿汉服上街第一人,随后许多人纷纷仿效。
二零零三年,五名汉文化爱好者建立了一个网站(huaxia-han.com),如今该网站已有数万名会员。随后不久,另一个同类网站(tianhan.net)也宣告成立,会员在短时间内发展至逾万多名。这两个网站都公开倡导穿汉服。
对于目前出现的汉服热潮,尽管有人称其可能触发极端的民族主义而心存质疑,大多数人表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有分析人士指出,汉服的出现反映了中国民间对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
北京首家汉风餐厅“汉风食邑”店主小丰介绍,各界人士都在关注这个趋势。“大多数人都是表示支持,觉得这种复兴文化的现象是好的。其实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小丰表示,引导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从认识衣服到了解传统文化,再到去弘扬,需要一个过程,有可能三年五年,也可能需要十年或是二十年。只要人们有兴趣来了解,我就感到很欣慰。
她说,“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仁义礼智信’的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其精髓,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
===========================================
传统礼仪兴起 催动雅正新风
文 ◎ 袁昊
陕西西安公祭黄帝大典 (Getty Images)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北京一对新人身着汉服,举办了一场别致的汉民族传统唐制婚礼。婚礼由催妆、迎新、却扇、拜堂、撒帐、解缨结发、宴饮游艺等仪程组成,历时大约一个小时。中国大陆自汉服开始盛行以后,各种中国传统礼仪如复古婚礼、女子笄礼、公祭也渐渐大行其道。
中国民间社会文化团体轩辕阁秘书长胡汀洲表示,中国社会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包括礼仪。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回归,将给道德和文化缺失的当今,带来一股雅正的新风。
复古婚礼大行其道
十一月十一日北京新人在大宅们酒楼举办的这场复古婚礼,展现了传统婚礼的魅力。中国的传统礼仪在年轻人的婚礼中正成为流行仪式。婚礼承办方“汉衣坊”称,自其一年前推出汉民族传统礼仪系列以来,业务量快速增加,汉衣坊接受全国各地民族传统婚礼业务已排到二零零八年。
类似的传统婚礼仪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行,深受当代年轻人的青睐。
《今日早报》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一日报导,在浙江省古城绍兴,模仿古人的婚礼仪式近来在新人中开始流行。坐花轿和骑白马,凤冠霞帔和状元帽,复古婚礼因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异于当今流行的不土不洋的婚礼,迅速成为许多新人的首选。古城绍兴一位婚庆公司的人员表示:“忙的时候一天都有好几对新人要求举行复古婚礼。花轿和马都不够用了。”
二零零六年十月一日,广西首府南宁市出现八抬大轿娶新娘的热闹场面,新郎身着红色“状元服”,骑着高头大马,走街穿巷迎娶新娘;新娘身着凤冠霞帔,端坐在八抬大轿内,“媒婆” 一路舞着欢快的秧歌,“金童玉女”紧随其后,唢呐锣鼓齐鸣,这一古婚礼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成为南宁黄金周一道独特的风景。
迎亲队伍回到新郎家。跨马鞍、迈火盆、拜天地、交杯酒……一场喜庆的复古婚礼就这样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零零六年十月,辽宁省阜新市民在街头常会看见这样新鲜的画面﹕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头戴状元帽,身穿红色长袍;新娘则身着霞帔、头戴凤冠,蒙着红盖头,端坐轿中,伴随着欢庆的鼓乐声,长长的接亲队伍缓慢地前行……
复古的婚庆仪式是阜新市当时街头上的一件新鲜事。据在该市首次承办复古婚庆仪式的花轿礼仪公司经理介绍,用古代的婚庆方式举办时下的婚礼,在全国很多城市早已悄然兴起,很受准新人们的青睐。
古女子笄礼重现
二零零七年四月十五日,中国民间社会文化团体轩辕阁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仕女馆,举办了丁亥年上巳节汉服文化活动,六十多名网友身着各式传统汉服,举行了女子笄礼、祓禊祈福、雅集等仪式,吸引了数百市民观看。
二零零七年四月十五日,中国民间社会文化团体轩辕阁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仕女馆举办女子笄礼、祓禊祈福、雅集等仪式。(轩辕阁提供)
行礼会场的正中摆放一张香案,香案上供奉一幅轩辕黄帝的画像,全体肃穆,笄礼严格的按照古代公主级别的成人礼仪式程式进行:就位、入场、宾盥、初加、二加、三加、敬酒、谢礼。
“笄”是一种发簪,是中国古代专为女子设计的成人礼。某家有女初长成,于是行个笄礼,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一个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让女子感受那一席长发的柔美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与角色定位,履践孝、悌、忠、顺等德行。
过去,青年男女有一个重要的礼仪就是女子笄礼和男子冠礼,也就是古代的成人礼,男女青年都要束发加冠,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
上巳节,又名三月三,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古时又被称为“女儿节”,在汉族地区已失传。但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遗存,在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现在还有从中国传过去的 “女儿节”的风俗。
公祭活动层出不穷
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九日到三十一日,山东省临沂市举办了“诸葛亮诞辰一八二六年”祭祀大型纪念活动。在此一个多月前,湖北襄樊市举行了“纪念诸葛亮出山一千八百年”大型庆典。
近年来,一场场公祭大典在中国很多地方鸣锣开场,从“公祭伏羲”到庆祝“中华母亲女娲诞辰”、从“神农文化节”到“祭祀盘古大典”、从“诸葛亮出山一千八百周年纪念”到“柳下惠公祭大典”、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多个地方争相祭奠。
孔子故乡山东曲阜每年也有民间祭孔活动,不过自二零零四年开始改为官方主办,该次活动是中共一九四六年建国以来首次祭孔,祭孔风格突显“红朝”色彩。
对女娲、黄帝等古人的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公祭的基本形式都是设一大型祭坛,摆上五谷三牲,然后鸣炮鸣金,击鼓奏乐,朗读祭文,焚香敬香,摆献花篮,鞠躬礼拜。值得留意的是,这些大型的公祭活动,不但大部分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一些中共官员也主动参与其中,扮演祭祀的主要角色。
民间祭拜黄帝(Getty Images)
公祭似是而非 但示寻根热潮
中国作家、前吉林省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师卢雪松女士表示,从表现上看,这些公祭行为大多搞得似是而非,虽称为祭祀,其实并无祭礼可言。
台湾知名学者龚鹏程教授参加完二零零四年山东的祭孔典礼后,评价是“平生所见最烂的一次祭孔”。比如“祭场未净场,祭礼不正供,司仪穿太监服,乐生着清代官服,礼生着戏装。”。
中国问题专家章天亮认为,公祭现象背后展示的是民间文化复兴,驱动寻根溯祖的热潮。
他也表示,要使这些活动不走样,就必须正本清源,复兴中国真正的正统文化,现在这个趋势在民间已形成,“挂羊头,卖狗肉”的官方活动将逐渐被正统文化取代。
轩辕阁秘书长胡汀洲表示,中国社会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包括礼仪。
他说,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民族文化和国家制度的基础。礼的本质在道,言和行都要符合道,德是礼的源泉和动力。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回归,将给道德和文化缺失的当今,带来一股雅正的新风。
=======================================
中医“保卫战”折射民间文化认同
文 ◎ 辛菲
自去年以来,以中国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为首的一些学者全盘否定中医,同时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申报世界遗产,引起大陆民众巨大反响。诸多专家学者及民众纷纷发起保护中医的呼吁,展开了一场中医“保卫战”。
互联网上出现大量要求保护中医的跟帖,医学专家今年举办几次国际性会议,强调传承中医药文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废弃、排斥、歧视中医药的言行。专家们还呼吁,中国如果不重视传统文化,那必将被国外一项一项的“夺取”。
有分析指出,民众和学者对保护中医的呼吁,折射出中共当局对传统文化精粹中医的漠视,以及中国民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专家:中医在世界逐渐升温
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于今年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广州召开。该次大会聚集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丹麦、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越南、韩国及中国港澳台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位专家。
世界卫生组织、欧美等国的专家纷纷现身说法,力挺中医。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崔升勋博士在开幕式上发言中,赞扬中医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在一些疾病的治疗方面,“使用中医比西医的性价比更高。”(注:性能/价格=性价比)
据专家介绍,传统中医学在国外相比其他传统医学,发展形式良好,当地行政部门和医学部门认可中医有完整理论和实践。中医是成系统的学科观念,正被西方医学专家接受。针灸等在美国大部分已经获得立法认可。
据大陆媒体去年十一月报导,世界卫生组织《中医临床指南》自二零零五年开展编写工作以来,已经完成了中医基本术语和针灸穴位两个部分的标准化,成功搭建了《中医临床指南》中眼科部分的框架,肿瘤部分的框架也接近于完成。
据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版本的《中医临床指南》,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标准化、国际化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导性文件。指南主要由中国中医药学界专家撰写,日韩等国专家辅助形成。这套《中医临床指南》预计将涵盖二十七个病种。
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长盛不衰,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大陆未受重视,却在世界受欢迎。图为清代太医院御药房药柜(中央社)
中医开始在中国复兴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去年十月三十一日接受《环球人物》专访时称:“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是伪科学。”前些年他曾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有90%是糟粕,看看中医就知道了。”
何祚庥再次否定中医,引发论坛上一片痛斥怒骂声。有线民表示,“又是这个老科痞来说事,所谓的‘反伪斗士’全是科技垃圾噪音。”
还有线民说,“他是想分裂中国,破坏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现在总算明白他为何反对气功,原来为了反对中医,继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何时休?早该休矣!”
“何祚庥是中国人在知识领域创新求真实践的绊脚石。他干脆直接把中国也给废了,不就省事了,真是个挨砖头的‘砖家’。说阴阳五行理论是伪科学就如同说原子理论是伪科学一样可笑,一个半瓶子醋式的人哗众取宠罢了。快快把它送给韩国人吧,说不定有赏钱的。”
针对废除中医的言论,专家认为这是不理性的言论,要问十三亿中国老百姓愿不愿意。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前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吴伟康表示,中医发展有深厚的基础,关键是民众需要中医。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金世明表示,二零零五年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民众用的西药药费共一千两百四十九点九五亿元,中药药费共花掉一千一百九十一点九二亿元,“众所周知,进口西药特别是癌症类用药,是很贵的,中药比起西药便宜很多倍,”金世明说。
据《南方都市报》今年五月报导,来自全球的五百多位中医药专家及企业界人士齐聚,首度发表联合宣言,强调传承中医药文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废弃、排斥、歧视中医药的言行。
针对目前中医药面临的尴尬现状,以及“废除中医”等观点,与会者共同发表了《中医药发展宣言》(广州宣言),该宣言指出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是当今中国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心愿;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废弃、排斥、歧视中医药的言行。
韩国中医申报世界遗产的警示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后。去年十月韩国拟将中医申报为世界遗产,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产生强烈反响。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韩国申遗对中国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震动。中国对于精髓的文化的保护整体上是一种缺失状态。借此机会可以反过来再促进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珍惜,进行“出口转内销”。
胡星斗指出,抛弃和割裂传统,中国人将找不到精神的归宿和家园。
何祚庥诋毁中医的言论以及韩国拟申报中医为文化遗产的消息,也引发了中国网民的深刻思考。自去年以来,大量网民发表见解力挺中医。
有线民表示,“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一脉相承,博大精深,很多人穷其一生的精力也难以掌握其精髓。如果中医是假的,那救的人难道也是假的! ”
“中医是祖先最好的‘实践’产物,在漫长的救死扶伤的医疗实践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新的时代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中国的一宝。”
在网上的跟帖中不乏现身说法的例子。一位网友写道中医治好了他父亲的溃疡结肠炎,西药根本治不了。另一位医生网友以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医治好了病人的晚期类风湿疾病。还有一位网友说,中医奇迹般地治好了朋友的急性腰扭伤。
有网民认为,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救人的技术,它更是一种文化。在我们对中医产生质疑甚至有人要取消中医时,韩国却想申请中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莫大讽刺。
有网民说,“时下,中国文化越来越受西方人的喜爱,每年都有外国留学生艰难但却兴趣盎然地在学习中医,当他们历数中医的神奇与优秀时,我不知道这些胡说八道的人还做何感想? ”
网民呼吁:“中国人要是知道保护自己的文化,就不至于有那么多珍贵文物或被毁或流失海外了。 ”
中国问题专家石藏山指出,目前中国民众捍卫中医的“保卫战”,折射出中共当局对传统文化精粹的漠视,也体现了民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中国大陆私塾悄然盛行
文 ◎ 施宇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日,学生身着长袍,口念四书五经,手书毛笔大字,私塾式的教学方式亮相沈阳。在这家位于中街的九雯学堂里,学生们完全接受中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中华礼仪、时事茶艺。(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资料室)
在中国民间穿汉朝服装渐成流行的同时,全国各地开始盛行崇尚传统文化的私塾教育,在近几年的不知不觉间,私塾已经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学生穿古代衣帽、行古人礼节、学古老文化,引起各界关注。
近年来民间逢年过节时游庙会、敬神佛日渐兴旺,专家认为中国民众普遍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代表了中华文化回归、并与此同时消除中共“无神论”党文化意识形态的“去共化”趋势。
各地相继出现私塾教育
近年私塾教育在中国各地此起彼伏地出现,据《国际在线》报导,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日,郑州市一写字楼三楼的一个童学馆内,一号称现代私塾的教育机构正式在郑州安家落户。拜孔是学生上课前的必修内容,上香拜过孔子后,二十多个孩子身着土黄色汉服,头戴黑色冠帽,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一在蒲团上盘腿而坐,跟老师识字做游戏。汉服、冠帽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不少孩子读上几个字,就要伸手摸摸冠帽,一会儿又正正衣襟。
《沈阳晚报》报导,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日,中国古代私塾教学场景在沈阳一家名为九雯学堂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里再现,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在新私塾中,学习国学和中国传统礼仪等教育。当日现场出现的是一个 “古装”的阵容诵读“弟子规”。这里不讲课文、不教英文单词、不上数学课,只讲授朗朗上口的古文,内容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及《弟子规》等。
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七日在深圳,一间贴满中国古代师训的教室里,古乐袅袅,二十多个峨冠博带的幼儿恭敬地向孔子像行礼参拜。十六日,以“新蒙学”教育为理念的现代私塾连锁机构——童学馆在深圳举行课程展示,二十个幼儿在这里体验了为期半天的培养国学文化底蕴课程。据介绍,童学馆深圳分馆在九月底正式开幕。
据荆楚网《湖北日报》报导,二零零六年八月十三日,一个名叫“童学馆”的现代私塾在武汉开馆。四十五名幼儿着古代冠帽和汉服,向孔子像行礼后,端坐在蒲团上学习国学。浸泡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鉴赏国粹、诵读国韵和学习礼仪等,“童学馆”教学持续四个月,每周上一次课,让幼儿接受国学教育。
刚刚穿上“学袍”的孩子们显得很高兴。来自街道口幼儿园的亮亮说,“感觉像演电视,很好玩。”五岁的柯沣淋背诵时被老师夸奖,下课后,她向老师行礼以示感谢。
二零零五年十月二十九日,江苏省苏州首家现代私塾——“菊斋私塾”正式开课。创办者表示,创办私塾主要目的是弘扬国学,培养儿童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私塾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学、韵文、古乐、书画、茶道等。
江苏省徐州市则早在二零零四年七月就出现教授四书五经、太极拳的“现代私塾”。这所“现代私塾”坐落于徐州市云龙湖公园内, “私塾”的负责人介绍说:教材选用古文《三字经》《大学》《论语》等。当时就有五十多名小学生于此学习。
“私塾”的负责人易菁说:“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想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代的孩子们,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同时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植于我们下一代的心中,潜移默化,洁净孩子们的心灵。”
私塾里的孩子们放学了(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资料室)
私塾禁令被撤除
在一些地区的私塾曾因为当局禁令而被中止,不过教育部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正式公布,私塾只要按程式申请获批就可开办。这是自五十年代初以来,中国首次允许个人开办私塾。在此前被禁止的私塾随后陆续重新推出。
《东方早报》报导,早些时候上海想法一致的家长悄然通过一所名为“孟母堂”的全日制私塾,在十二名孩子身上实验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育形式。在这里,学生要做的,除了背诵经典还是背诵经典。如《易经》《弟子规》《论语》等古代传统经典,下课后则收看《三国演义》《大长今》等被认为“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电视剧。今年七月,“孟母堂”因属“违法办学”被叫停,受到各方关注。
西部《商报》报导,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梁一仁,二零零六年初首次在甘肃创办了第一家国学私塾“大方经典私塾”。私塾实行进教室后先向孔子画像鞠躬,教育主题是以德育至上为主,国学经典朗诵课加上古文教学,课余时练琴、绘画、站桩等。
该私塾由于迟迟得不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只得将全日制私塾转为假期、周末为学生补课的课外学习班。私塾解禁的消息传来后,梁一仁打算继续申请办私塾。
各界讨论热烈
私塾的出现引起各界的热烈讨论,评论人士、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看法,其中不乏质疑之词,但更多的是肯定。一些人质疑,学国学可使孩子更懂规矩,更会做人,但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国学教育到底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也有人称,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毫无疑问应该继承,但是怎样才是真正意义继承?穿古衣、背古书只是形式,还需要看内容。
上海“孟母堂”的一位沈性男士表示,他的孩子在私塾长进很大。武汉东西湖区城管局的陈女士说,利用朗诵的形式,教孩子礼仪和做人的道理,对儿童发展很重要。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则说,国学教育应从娃娃培养起。学龄前儿童记忆力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韵文,让孩子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成长,是一种新的尝试。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彭金山教授表示,私塾学校对小孩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国学的有益保护。因此,这种教育方式与现行的教育没有太大的冲突,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楼宇烈认为,当下的一些国学班介绍的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的知识,国学应该是渗透进每个人生活的细节中,贯穿在做人的道理中。
大河网记者评论说,国学对于中国人来说,承接着文脉,是中国人的精神血液。比如“忠孝节义”等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气节都是值得大家思考和学习的。想想看,大冷天的,孩子们在学堂内穿着长袍学国学,家长们身着厚厚的羽绒服寒风中苦苦守候,这也是国学的精神。
中华文化复兴伴随中国去共化
对于私塾的流行,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回归的表现。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专栏作家张杰连指出,中国文化在过去几十年出现断层,然而神传文化的血脉在中国民间一直未断绝。尽管被称为“迷信”遭到干涉,每逢过节,祭祀、拜神的活动在民间从未间断,而且在近年来越来越大行其道。
他认为中国的古老文化是神真正传给人类的文化,蕴藏着深厚的根底和内涵,但是在过去几十年受到破坏,但在近几年因为《九评共产党》的广传,党文化也在中国被迅速清除,中华民族面临一个传统文化的全面回归。私塾、汉服以及民间拜神的活动就是这个趋势的体现。而这个趋势反过来又会加速中国的“去共化”。
==========================================
官民都信教 “无神论”式微
文 ◎ 袁昊
中国宗教热,在农村也出现了教堂 。(Getty Images)
近年来宗教信仰在“无神论”控制了几十年的中国大陆日渐兴盛,逢年过节的时候民间拜神祈福的风俗越来越浓。这类“迷信”活动日益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且由农村扩展到城市,从民间进入官方。根据官方调查结果,中国目前有三亿人信教,县处级公务员一半以上相信“迷信”。
分析人士指出,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共产党所谓的“无神论”意识形态的破产。共产党建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人再相信。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宗教信仰的流行,是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发生的。是一个传统文化取代共产党文化的过程。
信教益盛 城市农村尽然
中国大陆在过年期间,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大批人潮涌向寺庙祈福。今年二月十七日的除夕夜,无锡万名市民汇集至南禅寺。二月十八日,在广州芳村黄大仙祠,有六~七万人来到这里祈福,同一天,武汉市赶往寺院焚香乞愿的人数竟达十万之众。
不久前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有大约三亿人认为自己具有宗教信仰,这个数字是官方统计数字的三倍,其中很多是农民。陕西靖边县二十二个乡就有两百九十七座庙宇。虽然农民经济上贫困,但家家户户布施起来却都很慷慨。
在一项题为“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素质调查和分析研究”的调查中,组织者于二零零六年九月至二零零六年十二月间,分别在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和副省级城市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的当期县处级公务员培训班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县处级公务员自称相信“相面”的比例最高,为28.3%;自称相信“周公解梦”的比例排第二,为18.5%;自称相信“星座预测”的比例为13.7%;自称相信“求签”的比例为6.0%。
报导称,“有半数以上的县处级公务员多少都存在相信以上四种迷信现象的情况,并对 ‘预测’的灾难有恐惧心理。
近年来被中共批为封建迷信的风水热波及社会各个层面,中共官员用公款为风水之术埋单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在风水的众多追捧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党政官员群体”。
还有报导总结了中共官员热衷风水的七大形式,包括占卜算命、求神拜佛、建庙修祠、垒坟造墓、改门易道、念经信符、择日选辰
原山东泰安市市委书记胡建学,他请人预测到有当副总理的命相,可命里还缺一座“桥”,于是下令将耗资数亿元的国道改线,在水库上架起了一座桥。
一位风水业界人士表示,目前大陆风水公司接待的个人客户中,以政府官员、演艺人士、企业老总为主。
原北大哲学教授李德齐针对目前宗教信仰的状况表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相面、测字、卜卦、看风水等的传统,这也是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一部分,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国问题专家司马泰认为,目前中国宗教信仰的流行,是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随着共产党文化日益消弱,传统文化日渐兴盛,这是一个传统文化取代为患数十年的共产党文化的过程。
中国官方媒体《瞭望周刊》载文报导说,地下宗教、民间迷信的“抬头”,反映了农民对共产党的不信任。中共党报指出,“一些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
美国精神科专家杨景端博士认为,中国各类宗教和信仰的复兴和发展,实际上是中国人的共产主义信仰破灭后的一种必然。人们已经不相信了共产主义,连共产党的高级干部都不相信。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专栏作家今钟也表示,在中共各种所谓的“主义”“思想”“理论”“代表”等都行不通了的时候,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将彻底破产。而中国人必然转向传统,重新寻找那些可以引领中国人走向新世纪的文明价值系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