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快速,社会上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变化也愈来愈快速。不论是个人、组织、企业、社会等,面对的压力也愈来愈大。
为了要推展人员不断进步,有人开始思考用目标设定的方式来推展,然而,这样的目标设定,虽然可以让人员很快有努力的方向,并朝向彼此的期望在努力。结果造成人员在目标的设定上愈设愈低,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人们无法朝向自我实现的目标,宁愿选择降低目标与期望呢?我试着用系统智慧的分析工具来了解这方面系统的结构与行为。
当组织或企业遇到了绩效不佳甚至于停滞时,有一些权力位阶高的人员,会开始设计协助权力位阶低的人,订立各项游戏规则,让人们得以朝向目标努力不懈。基本上,如果能够让后进者知道一个努力的目标,也是非常好的事,至少从前人走过的经验,可以帮助后进者少走一些冤枉路,然而,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却因此而大打折扣,最后,在时间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尽可能计算可能的投入与成效,并予以分配相关的资源。
以学校的系统而言,学生面对的是读书、考试、升学、就业,样样都得透过竞争,方能脱颖而出,因此,聪明的学生开始思考,如果选修科目要选择分数多、功课少、不点名的课,参加活动,有发证书的才参加。而当大学教授,开始被要求重视研究与发表时,在意的人自然将注意力投注于研究发表上,接着教授可能能会忽略教学工作,当教学成效受到批评时,校方就会开始用要求的方式,让教授注意教学的工作。
如图1所示,当组织为个体设定目标时,个体为自我的生存,只会开始努力达成组织期望的目标。当目标设定后,目标与期望结果间会产生差距,差距愈大则努力的行动就会愈多,努力的行动愈多,则就愈能达成期望的结果。直到期望的结果等于目标,也就是差距为零时,所有行动就会停止。
例如企业为了要让员工的能力提升,就要求人员每年必须上满一定时数的训练课程,当员工上满了课程,就很难产生动机多上一点。可见得,目标影响了我们期望的成果,而研究目标设定的领域,就发现目标设定有三个原则:目标要高、目标要具体可衡量、目标要发自内心。如果组织为个体设定的目标无法达成时,就会使组织尝试降低目标来达成接近的期望(如图2)。
图2所示,左半边的环路显示出行动到期望的结果是需要时间才能达成的,也就因为如此,就不容易让人看到成效,当成效很难看到时,目标与期望结果的差距仍会很大,当差距太大时,相对的压力也会很大,此时,个体会倾向于降低目标,当目标被降低之后,目标与期望结果的差距就会变小,相对的压力也就会变小。可想而知,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比较不好的。我们可以回想更早之前,这些权力位阶高的人是如何在资源少的情况下有所成就的。如同SONY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的文章, SONY早期的员工全心投入于开发工作,达到了忘我的阶段,引发了人员自我实现的结果。
如图3所示,如果个体的目标不是由组织给定的,就比较不是走外部动机的路线,因此,目标设定可能来自于同侪间的砥砺、标竿的学习目标、或自己自我的期许,而其中,自我的期许对自我目标设定可以提得很高,接着跟上述一样,会开始努力来达成期望的结果。由于是自我期许下设定的目标,一方面会让行动的投入较高,一方面是达成期望结果后会带来成就感,成就感又会引发更大的投入,投入愈多则努力的行动又会更多,甚至于高成就感会让个体持续提升自我的期许。
早期的前辈虽然在资源少的情况下的辛苦的努力,但达成期望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会让前辈不断提升自己的期望,向自我挑战。因此,前辈们更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成功,当然,最后透过集体的努力,也带动了组织、企业、与社会的不断成长。接着,有了这些成就的人,开始相信在缺少资源的情况下,都能有如此的成就,如果能有更多的资源支持,则成果也许会更好。于是,他们将这样的期许加诸于后进人员的身上,给予后进人员好的资源与环境,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竟然带不起来。于是前辈们只好为后进设计一些帮助,让后进人员也能有所成就,结果,不但达不到前辈们当年的成就,甚至经常听到“一代不如一代”的评语,而这类的系统故事就这样天天上演。
绩效主义并非是绝对的坏事,就像杜拉克的看法一样,重点是你所订的绩效目标是不是人们心中真正想要的,而绩效目标必须是由自我来认识与要求,胡萝卜与棍子的方法,不能当作长期的绩效要求,否则,个体很容易只去符合组织要求的最低目标甚至于是降低目标。而前辈们为后进设想的立意是良善的,但系统的运作结果却时常违反我们的直觉,我们必须认清一点,不是后进不努力,而是系统的结构自然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因此,重新省思一些良善的作法,回归到人性的基点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