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增加管理智慧 降低组织虚耗

李世珍(中山大学系统思考与组织学习研究室)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提到管理一词,每个人想到的都不太一样。从学院派的角度,也许有人会回答管理有四大功能:规划、组织、领导、控制。而进行这四大功能的背后目的,就是能让一群人能完成交付的任务,这样的思维基本上也是建立在所谓现代科学的思想上,也就是假设透过管理或者说透过这四大功能,就能让一群人完成交付的任务。

事实上,我们知道这个说法有点异想天开,美国知名的社会工作者玛丽‧佛莱特(Mary Parker Follett)提到:管理就是促使人员完成事情的一门艺术。即使你懂得如何运作四大功能,但人还是不一定会照你所想的在运作。这也难怪世人会称管理真的是一门艺术。

“Management”在日本称为“能率学”,是一门谈论效“能”(effectiveness)与效“率”(efficiency)的学问。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可以让我们有进一步的认识,原来管理在让一群人完成交付的任务时,还得注意效能与效率的问题。所谓的效率,就是用最少的时间与资源,把事情做对(do the things right)。因此,人们倾向透过各项制度的建立,来做到“效率”,如精密的分工、建立标准作业程序、给与奖励或惩罚…等等。而所谓的效能,就是做正确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如厘清行动的目的、对象、与期望结果。这也就是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一直告诫人们的话:“你不要只是做事正确,还要做正确的事。”

经营企业的目的是赚钱?

杜拉克这样简单的管理哲学,一语道出经营管理工作的思维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杜拉克这样简单的管理哲学,思考一下经营企业的真正目的。以早餐店的经营为例,如果你问杜拉克经营好一家早餐店有什么秘诀,杜拉克不会立刻回答你,而会反问你:“你开餐厅的目的什么?”你说:“赚钱!”杜拉克会说:“你赚到了钱然后呢?”你说:“我会扩大早餐店的规模。”杜拉克继续问你:“那扩大早餐店的规模是为了什么?”你说:“可以提供好的服务给大众。”杜拉克又要反问你:“所以赚钱不是你的最终目的?”

赚钱本来就不是,也不应是经营企业的最终目的,更不会是唯一的目的。赚就对经营企业很重要,但经营企业绝对不会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的。这就像氧气对人很重要,没有氧气人就无法存活,但是人绝对不是为了氧气而活,人生还有重要的事。因此如果人们无法了解其中的道理,最后就会花费很大的功夫去处理一堆不重要的事。例如:花费功夫去从事行销推广的工作,拼了命在跟竞争对手拼价格等。最后,重要的事情没做多少,不重要的事情做了一堆,企业的运作仿佛在空转。

你的顾客要什么?

经营管理的工作,首先一定要了解你的使命是什么?公司或组织为何而存在?为谁而存在?也就是了解谁是你的顾客?并提供让顾客“哇”!(Wow!)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是说“让顾客难以拒绝的产品或服务。”公司或组织之所以成立,开始一定是有人看到了某项可以提供顾客的产品、服务或价值,接着成立公司或组织,并努力贡献。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近年来大型连锁超商愈来愈多,但是传统杂货店形式依然存在。为什么?因为,他还是可以满足部分顾客的需求:方便、便宜、多样、送货到府等。

对于比较大的企业而言,公司一旦变大,人也变多,久而久之,新进的员工就愈难知道企业真正的使命与愿景,如果经理人平时不花费功夫做好沟通,就会使认知的差异愈来愈大,最后衍生许多问题。如果经理人忙于公司的事情中,无法在内部做好沟通的工作,而后期的人员只好每天听命行事,朝九晚五,上班后在等下班,下班后在等放假,日子一长,什么理想、抱负全抛诸脑后。

后期人员对事情的解释往往是:既然不知道努力究竟是为什么,那就等主管交待事情的时候,再完成即可,其他都不用多问。而主管对事情也有所诠释:真不晓得这些新新人类在想什么,也不会主动积极点,难道他们看不出这件事情对公司有多么重要吗?

组织的虚耗

上述的事件,长期下来会使组织内部虚耗能量,不但花费力气又不得效果,而这却只是冰下一角。其他会造成组织内部虚耗的,是在动态性复杂结构中,对决策的偏误。所谓动态性复杂的结构,是指系统中隐藏着回馈的力量,当人们无法认清系统中的力量时,系统的结构最后会抵消你所有的努力,愈用力推系统反弹的力量就愈大。

举例而言,许多公司为了要节省成本,对于长期需要投资的人力、产能、训练等的忽视,紧缩长期应投入项目,最后引爆一连串骨牌效应:长期人力短缺,老手纷纷离职,离职愈多人,就雇愈多人,人员不但补不齐,也造成经验与技能的稀释,进而使产品与服务失调,顾客抱怨,业务流失。另外,公司为了要节省成本,外包设计工作,减少内部设计人员,结果造成产品设计不良,内部设计人员花费更多时间进行修正,品管部门投入进行品质把关,引发生产部门的反弹,产品出错,使得业务人员遭顾客抱怨,公司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在寻找问题与解决。

动态性复杂的问题,就是相同的行动在长短期的结果不同。上述问题看以容易,但常常难以察觉。一开始为了要节省成本,降低或减少某一项目,但不知道该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关连性,结果产生一连串的系统效应,最后,成本短期减少了,但长期却是上升。

人的问题最难处理


组织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思考与互动,造成了许多问题,也会虚耗公司的运作。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透过学习会形成许许多多的观念,观念的建立有助于人们快速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然而,在观念的形成后,容易成为一种僵固的想法,或者简化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新一代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一群美国人和日本人在进行商业谈判,谈判历程耗时很长,会议结束后各自回到旅馆,美国人回去后立即开香槟庆祝说:“谈判成功,日本人同意了。”翌日,美国人带着合约书来,跟日本人说:“伙伴!来吧!签字吧!”日本人说:“签什么字?”美国人说:“签合约啊!你们昨天不是同意了吗?”日本人说:“我们哪有同意!”美国人说:“你们昨天明明就同意了,怎么可以赖皮!”日本人说:“我们根本就没有同意,你们怎么那么霸道!”正值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有一位日本人突然说话:“请问你们是根据什么,说我们同意了?”美国人说:“你们昨天不就是一直点头说agree、agree,同意、同意吗?”日本人恍然大悟:“我们日本人点头不一定是表示同意,我们的文化中,听别人说话时点头说:Hi,代表我们在听,是一种尊重。”

在人与人的相处与互动中,常常是用自己的观念与想法在解读别人,甚至于会自动筛选过滤资讯,寻找有利自己资讯,并加以诠释,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例如:某公司为了要增进员工参与,提升向心力,改变过去的作法,大小事都透过会议与讨论,而决策则透过会议讨论产生“共识决”。结果,没有经理人敢于承担责任,大小事都向上承报,最后,每天都花很多的时间在开会、讨论。结果,会议之外时间愈来愈少,成员开始感到疲惫与无趣。

经营需要管理智慧

公司空转,组织虚耗,白做工,都不是大家所乐见。我们提出,如果要让经营成效卓越,透过阅读或分享,培养管理智慧,莫踏入前人的旧尘。而最简单实践管理智慧的原则,第一、保持一颗开放的心,破除自我定见;第二、凡事想好处也要想到坏处,想坏处也要思考好处;第三、做困难的抉择(making hard choice):训练自己走困难且根本的路。◇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管理者在经营企业时感到最困难事就是在逆境中做决策,逆境做决策的困难是在于当下你能不能清楚地去做正确的事。因为一旦决策做得不好,可能公司就一毁到底,也可能短期变好长期更糟!
  • 这个基模的中心思想是,今日你所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拉长时间看时,会发现这个待解决的问题,竟起因于昨日所采行的解决方案。当人们为求解救眼前困难,往往采用快而立即见效的对策,就有如为求短暂畅快而喝毒酒来解渴,但却为日后造成更严重难解的问题。
  • 企业的管理者若能创造出一个让员工实践自我管理的工作环境,那么这个管理者是最有可能将公司生产效率及员工工作满意度发挥到极致的。然而,如何才能让下属自动自发同时又能最终达成公司的共同目标呢?

  • COMPAQ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两位CEO:费佛及康尼恩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对策,也带来不同的结果。康尼恩所带领的COMPAQ的成长引擎,如图3。
  • 中嘉执行长马查尔是美国密苏里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毕业,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取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过去12年中,他凭借服务于美国电信与电报公司(AT&T)17年的经验,历任美国主要有线电视产业的营运高层。
  • 据意大利工商企业管理局统计资料显示,由于意大利政府放宽了对移民投资领域的限制,意大利的移民企业较前几年有大幅度的增长。
  • 面对加速变动的现代经济体系,组织不再能以固定产品、固定技术、固定市场而冀望能基业长青。时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便创造新产品、新市场,对组织的生存而言成为基本的要求。
  • 组织学习是近十年来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而最近这个话题也延烧到政府单位,这也让组织需要“学习”这件事,造就一番流行。然而,很多组织并不了解组织学习的内涵为何,就直接从字面上理解,很自然就把它组织学习连结到教育训练,或甚至还连结到知识管理。其实,组织学习不等于教育训练,也不等于知识管理。
  • 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困扰着现在的家长,那么手机游戏成瘾一定排在首位。许多家长想帮孩子戒网瘾,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施。那么,在没有手机的古代,儿童都玩些什么呢?又有哪些玩具仍然适合我们现代的小朋友呢
  • 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过BN(O)签证(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移居英国,当中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教育问题,许多家庭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选择移民。移民英国的港爸Gordon Lam,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来到英国读中学,即将升读大学,究竟他们需负担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样应对庞大的教育支出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