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中国讽刺学之父 吴敬梓
吴敬梓是清朝人,因为生平的不如意,使他亲身经历科举制度与许多社会不合理的现象。历尽人生冷暖后,晚年发愤完成《儒林外史》这部长达三十万字的历史巨著,将科举制度、社会现象,以讽刺手法一一呈现,对后世影响很大,可说是中国讽刺学的先驱。
才华扬溢,博览杂书
吴敬梓出身官宦世家,曾祖辈“兄弟五人,四成进士”。拥有优越的家学渊源,再加上天资超群、才思敏捷,少年时曾作诗冒充南朝诗人沈约的作品,竟骗过了许多人。
逐渐地刻板的经典书籍,满足不了他旺盛的求知欲,于是偷偷看起稗官野史等杂书、禁书了。因为喜欢在被鄙视为“杂学”上下功夫,使他与社会的隔阂与日俱增,纵使有许多“浚发于巧心”之作,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赏识。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考秀才时,他从外地仓促回乡应考,入场时草草成章,心不宁、文未饰,居然荣登榜首。参加乡试时,他开卷后一挥而就,言有根、论有据,自认胜券在握,结果竟名落孙山,而一些他认为不学无术的人,反而都考上了。
面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令他愤愤不平,从而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怀疑。此外,他又目睹无数的文人,为科举求官而空耗一生,最后成为社会无用之人。这些见闻,使他对科举制度逐渐产生反叛的心理。
看透人世冷暖,形成叛逆性格
吴家到他父亲时,家道开始衰落。他的父亲吴霖起个性淡泊名利,在当时崇尚荣华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后来因为得罪上司而丢官返乡。回家后,抑郁寡欢,第二年就去世了。此事使他深深体会官场的冷酷与黑暗。
他的父亲死后,近房弟兄乘虚而入,引发了一场家财争夺战。在这样一个诗礼传家的家族中,发生兄弟阋墙的丑事,让他看到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叔伯辈虚伪的一面。这一件事使他深受刺激,也形成了蔑视富贵的叛逆性格。
争夺财产的结果,最后还是由他继承父亲遗留下来的大笔产业。由于生性豁达,喜欢助人急难,无论识与不识,往往有求必应,还经常邀集文士雅士饮酒作乐,从而不到十年就把家产散尽了。宣告破产后,因受不了亲族的白眼,索性把房屋卖掉,搬到南京居住。
这段期间,他不断地写文章攻击时弊,渐渐他的文名传遍江南,成为当时的文坛盟主。安徽巡抚赵国麟得知他“文澜学海,落笔千言”,于是推荐他赴京参加廷试,别人眼里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却托病不往。
此后,他坚决不参加任何考试,并主动放弃秀才的资格。摒弃仕途后,他的生活更加穷困了,有时三餐不继,就拿几本书换一些米粮充饥。漫长的冬夜里,熬不住寒冷,就找几个同病相怜的朋友,乘着月色,绕着城墙一边走一边歌吟呼啸,直到天亮才进城,然后哈哈大笑各自散去,他戏称此为“暖足”。
后来他时常外出投靠亲友,以求接济。到淮安探访朋友时,他的朋友打开他的行囊一看:空空如也,连笔砚也没有,就诧异的问:“笔砚是文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东西,你怎么连这个都没有?”他回答:“我胸中自有笔墨,要这些东西干嘛?”
有一次他的亲戚去探望他,见他“不食两日矣!”,就赠他两千钱。他拿到钱后,就邀约一些穷朋友痛快吃喝,根本不考虑明天有没有米下锅的问题。乾隆南巡时,别人都去夹道欢迎,他却“企脚高卧向栩床”,表示了一种鄙视的态度。
为了抒发不满,完成历史巨著
历尽沧桑和生活折磨后,晚年他激起了创作的欲望,想透过文笔将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经过一段时日的愤笔疾书后,终于完成《儒林外史》这部历史大作。
《儒林外史》没有用二分法判定好坏、是非,而是将批判隐藏在每个故事情节中。他笔下的坏人,通常满口仁义道德。在功名利禄的背后,往往暗藏令人堕落的深渊,语言准确、精炼,充份达到讽刺的效果。
胡适认为他身为一个八股大家的曾孙,自己也在里面下过一番工夫,一旦大觉悟后,才能把八股社会的丑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