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位游走在加国几大城市的移民这样说:“我不是懒惰的人,我做一份早班工作的时候,每天早上也是五点多起床,大冬天站在雪地里等公共汽车,常常只有街灯作伴;我也不是眼高手低的人,我的第一份工是在麦当劳炸薯条和打扫卫生,还要忍受一个西班牙小高中生的挑三拣四;我也不算笨:我的TOEFL、GRE都是一次过,而且分数都不错……想来想去我的失败的原因只有一样:没有专业。”
“专业”对许多移民来讲是一个敏感的字眼,有一种欲罢还说的两难感觉。郭晋京移居加国将近七年,也经历了一般移民走过来的路,特别能体会到个中甘苦。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将自己的专业定为奋斗目标,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不久前终于如愿以偿。
郭女士是个低调的人,只做实事不喜张扬,但想到能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和经验,她接受了本报的采访。她说如果能给朋友们提供一点求职的思路,并且有所启发,会感到非常高兴和快乐。
BC Hydro 工程师
“移民8年方算老移民”是一种不见出处约定俗成的说法,移民近7年的郭晋京却很沧桑地说,自己在加拿大虽然未满八年,但也算是“老移民”了。
了解郭晋京在加拿大生活与求职经历,感觉她有资格这样说,而且她的一些经验特别对新移民有现身说法的典型意义。今年8月,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在中国大陆有15年电力工作经验的郭晋京,终于获得了为BC Hydro工作的机会,成为加西这家最大的电力公司一名工程师,负责继电保护设计。
在境外学历和工作经历难以得到承认的加拿大,BC Hydro似乎高不可攀,有朝一日能到那里工作也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在那条几乎每个移民、特别是技术移民都摸爬滚打的寻梦之路上,经年累月地也徘徊着郭晋京的身影。像常人一样,她也有过挫折和迷惑,也有过游移和彷徨,但她能走到今天,能够跨上人生一个新的台阶,就在于她没有让消极和负面的情绪控制住自己,而是始终坚持让乐观向上的意志主导自己的行动。
郭晋京的经历是很典型的,因为她离开专业领域已有10年之久,既没有年龄上的优势,也没有语言上的优势,人到中年从零起步。她的经验告诉我们,有必要再重复一遍已然被许多人不屑一顾的老话套话: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不轻易言败。
非常谦逊的郭晋京认真地表示,受聘于BC Hydro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已,前面还有更多的挑战,她要以更努力的姿态加倍奋斗,以回馈公司对她的信任,用诚实的劳动与优异的业绩证实自己的能力,亦使公司看到华裔工程师称职勤奋的良好品质,为以后更多的华裔人士能进入这个专业领域奠定基础。
深耕电力20载
出生在北京的郭晋京,小时侯随父母的工作调动,移居到大陆中部的安徽省。于1978年考入安徽机电学院,由此开始了从事电力专业的生涯,电力也就成为她毕生的追求与职守。1982年从安徽学院毕业后,为照顾父母,她被分配到浙江省电力局金华电业局工作,成为一名电力工程师。1984年进入安徽省电力局芜湖供电局工作。
不能让儿子只说日语
1997年,已是高级工程师的郭晋京带着年幼的儿子,与在日本留学、工作多年的先生团聚。较在日本无论是生活还是就业,都很方便,郭晋京很快就在那里找到一份较理想的工作。孩子也很争气,在学校成绩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日本的生活要说过得挺不错的,但他们还是选择了再度迁徙,这一站就是加拿大的温哥华。不少人问过他们原因,因为日本在许多方面胜过加拿大。对此郭晋京解释说,理由并不复杂堂奥,就是不想让儿子成为只会讲日语的人。然而若细究其意,里面又有许多文化和历史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潜移默化的,是吃在骨子里的。
漂泊到温哥华为止
在日本办理加拿大的手续很顺利,不到半年就批下来了。尽管落地前对加拿大有所了解,但抵埠后还是遇到超过预想的困难。在日本生活惯了,社区服务都很人性化,事事都处理得精致细腻;而在地广人稀的加国,相比之下就显得有些粗犷,生活也有些不方便。
还有就是在求职上,远不如在日本容易,郭晋京一家于2001年初到温哥华时,是加国经济很不景气的低谷时期,就业市场低迷。郭晋京说,初来乍到之时听说,到饭馆洗碗都有硕士博士排队求聘,至于专业想都不敢想。
在这种大环境下,生存当属本义,连“勒脖”工都不好找,先生只好单独又回到日本,继续在那里工作,那一段一家人又过上两地分居的生活。
本来从日本到加拿大就有点勉强,郭晋京也难免犯些犹豫,对移民加拿大的选择也有了些想法。但在温哥华住久了,郭晋京看到很多“太空人”,在母国和移居地都住不踏实,不能设定一个长期目标,结果两边都不稳定,多少年过去还是犹豫。至此她思忖道,不要再漂泊了,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心灵上的,就在温哥华这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扎下根来。
找到最大的“命穴”
既然决定在温哥华安营扎寨,就要有一个“长治久安”的筹画,郭晋京分析自己的现状,认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语言。因为自己的专业是电力,而电力不像零售业、服务业等小规模的行业,它属于政府统辖范围的有规模效应的专业行业,要想在加拿大进入这个领域,就必须熟悉当地的行业法规、标准等,语言不通就成为一个根本障碍。
初抵加拿大,郭晋京坦承英语不行,尤其是听说能力距离与人沟通的程度差距很大,因此必须花大力、投入大的精力来攻克这道关卡。于是她首先了解本地的英语教学资源,上各种社区或移民机构主办的英语学习班,与温哥华学校局联系,就读成人高中。经常学习很晚才下课,她坚持参加一些补习小组,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晚上九、十点钟回到家是常事。
郭晋京几乎利用所有时间学习英语,持之以恒地强化听说读写能力。工夫不负有心人,这样日积月累她的英文水平获得显着的提高,基本交流无碍,反过来也提高了自信,又进一步促进掌握英语的积极性。从初来乍到时几乎一句英文不会说,到完成英语12级,她确信只要努力和方法对头,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根据学习英语的经历郭晋京表示,其实在本地有不少英语学习的渠道和资源,其中很多是免费的,而在日本学习语言非常贵。所以说在加拿大学习语言特别适合新移民,应该扩大资讯了解,善加利用。有些人只是道聼涂说,不大相信成人教育,应该亲身体验,而自己就是体验后的一个最大受益者。温哥华成人中心有6个,郭晋京就在其中的4个中心先后学习过。
赌场叙旧的感悟
有移民说,加拿大需要的中国移民主要是技术工人,让他们去加拿大干一些又脏又累的半体力活,想去从事专业工作如管理、法律、行政、教育、医学、金融和工程等几乎不可能。很多人在移民前并不了解这里的真实情况,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移民后认识到没有西方国家学历,工作经验和文化背景,语言不通,很难投身像国内一样的专业领域。
而郭晋京却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机会总会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为到来的机会做好准备。这几年她先后在化妆品公司做过检验员;摄影公司做过图片处理技术员及赌场发牌员等,这些公司的工作环境不错,但都离自己的专业很远,她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干段时间后都一一辞退了。
在赌场工作的时候,有天郭晋京碰到一位一起学英文的老同学,闲来无事到赌场打发时间。他告诉她这么多年来回奔波,工作没有着落,英语也没什么长进。老同学感慨地对郭晋京说,越早认准目标越好,要有主心骨儿。
咬定青山不放松
赌场偶遇使郭晋京更坚定了寻找专业工作的打算,困难是眼前的、暂时的,能有对口的工作,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这才是相对长远的安排。有人也曾劝说她考各种经纪牌照,搞传销,做保险,她都不为所动。在加拿大成为一名电力工程师,是她最大的愿望。
然而越是专业工作,越是不能坐享其成,越需要主动出击,世上没有直接掉下来的馅饼。郭晋京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她像学英语那样来寻找接近专业工作的渠道和资讯。她有幸得到华裔工程师郑键邺长达3年多帮助。郑键邺非常热情和敬业,详细了解她背景情况,为她策划求职方案,并协助她认识很多部门负责人和工程师。
走到今天,郭晋京感触颇深,她说成功靠的不仅仅是运气,个人的能量再大也是有限的,态度是主要的。对行业的选择一是建立在自己原专业的基础上,二是建立在广泛的资讯搜集、和职场需求的良好的判断力基础上。所以说,成功还需要了解适合自己和市场的专业。从零走到现在,很多人伸出援助之手,不少机构在帮着运转。她称mentor为良师益友,说如果没有他们无私的义务帮助,在寻求专业的道路上可能还要花更长的时间摸索。
以前郭晋京对在加拿大求职应聘的程式知之不多,不会写简历和求职信,不懂得如何用文字包装自己。结果面试的时候有的考官就说,见到本人,感觉比你的简历精彩得多。所以说,人的内敛影响自己优势得到恰如其分的体现。郭晋京说,重要的是,要让对方了解你的目标、能力、经验、个性、风格等,这些都要在简历中得以体现,才有助于理想的实现。
记者有个朋友也来七年了,还在吭吭哧哧地读会计,一边打着八块钱一小时的工,一边带着五岁大孩子,辛苦不堪。究其原因,这个朋友说,她先读了电脑,后来说行情不行了,就半途而废,改学了商业。学了商后,又因为语言不好,发现那个专业其实也不合适她,于是又拣起了会计。这样一折腾,钱也花光了,年龄也大了,到头来还是个打工。转来转去,不知道什么是合适自己的专业。所谓“多才多艺”,在加拿大这样一个行业专业分工严格的地方,弊多利少。打“游击”:东一榔头西一棒棰,始终没有一个稳定的,可以被称作职业的东西。没有职业,悠闲轻快的心情也就毕竟有限。
有的人专业失落,就心情栖惶,即便表面洒脱,但内心深处却隐隐作痛。一个专业就意味着一个努力的方向和希望,郭晋京的成功经验就在于,有个始终如一的专业方向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使自己尽量置身在积极的生活气氛中,如果过于压抑影响情绪,就要考虑改善或改变环境。郭晋京承认自己也有过沮丧的时候,认为自己这么努力仍没人赏识,也曾想过放弃!显然要顺着这种低落的情绪任意下滑,就很容易偏离轨道,所幸她都能及时纠偏,自我调整,回到正途。文章来源:环球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