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其实是一种单纯;美其实是一种素朴;美其实是一种感官的节制,而不是感官的放纵。多,常常不美;少,往往更接近美。因为少,所以留出比较多的心灵空间来容纳感受,也因此这样的感受才可能深厚。
灵魂在哪里?
大家都很熟悉的达文西曾经用非常理性的方法解剖三十具尸体,进行严密的科学分析,留下珍贵的解剖学纪录,一般人因此尊称他为解剖学之父。
可是我记得他在自己的笔记本里,留下让我非常感动的句子:
“所有的尸体都被解剖过了,我却没有找到一个东西,就是灵魂。到底灵魂在哪里?”
这位科学家留下如此发人深省的一句话。
我相信我们的肉体其实不只是一个肉体的组合,还有一个今天的科学仍无法完全证明的心灵状态,那还在等待被满足被充满的心灵状态。这个心灵需要被什么样的东西填满?在它空虚时又是如何的痛苦或孤独?也许正是我们应该深刻关心的问题吧!
我觉得美的学习,有时候不是增加,反而是拿掉。
常常在各处旅行,看过一些被装潢到俗艳不堪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墙壁上挂这么多的东西?要在灯上弄这么多的彩色装饰?到最后觉得自己的视觉已经完全麻木了。我们要知道,美其实是一种单纯;美其实是一种素朴;美其实是一种感官的节制,而不是感官的放纵。多,常常不美;少,往往更接近美。因为少,所以留出比较多的心灵空间来容纳感受,也因此这样的感受才可能深厚。
心灵的荒凉
在今天物质愈来愈丰富的时代,我们身边物质的停留时间愈来愈短,所以我们对那些物质其实没什么感觉、没什么记忆,最后也没有感谢了。也许有些朋友跟我一样经历过由农业社会进展到工商业社会的历程,我们当然庆幸经济上有这样的发展,可是同时我们又会生出一种遗憾。
摄影:杨雅棠 |
记得童年时候家家户户的垃圾量不大,在那物质缺乏的年代,很多东西都会被非常珍惜的留下来。数十年后,每一家丢出来的垃圾居然如此之多!
什么叫做垃圾?对我们没有用的物质就是垃圾。可是,它们真的已经没有用处了吗?还是经由欲望的刺激以后,我们觉得自己要拥有更多更多?我们不断的拥有,最后手上拿不下了,只好往外丢,这个时刻的丢当然没有任何的眷恋,没有任何的不舍,没有任何的回忆跟感谢。所以也许我们会发现,工商业化之后的社会里一堆一堆垃圾的出现,构成了人类心灵上的荒凉。这样的多,记忆来不及留下。
我所担心的也许不只是物质吧!
一个人如果可以不断地更新衣服,不断地追逐新的物质,旧东西就像鞋子衣服一样随便丢掉并不吝惜;会不会有一天对待另外一个人时,也是同样的态度?若是如此,我相信那会是我们心灵痛苦时刻的来临,因为人际关系也可以透过网路之类很多快速的方法,迅速得到肉体欲望上的追逐跟满足。
我忽然怀念起在某些年代里,人们害羞着,一个人追求另外一个人时,可能好几年了对方都还不一定知道……但那样一种情感在人心里存留的份量会是不同的,会更加被珍惜。
人把人当成垃圾——这样道德上或伦理上的痛苦,不知道人们会不会去反省?
我相信大自然盛放的花里,还是有许许多多的救赎存在于其间。
在一个城市的繁华里,好像有这么多的物质,这么多样复杂的人际关系。可是,我看到了更多的寂寞和孤独,更多繁华背后那难以言说、无法满足的心灵荒凉。这时我宁愿走到山里去,去看一个春天盛放的花朵,感觉到那些花都变成很大的祝福。
每一年春天一再重来的花朵,它们好像守着最大的信诺,从来不失信,从来不毁约,从来不说谎。在每年差不多的时间里,将那一片山头开得灿灿烂烂;好像将一整年的岁月做为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然后把生命里最美好的东西绽放给人间。
我不知道有什么样的道德比“花在春天开放更应该接受赞美?”我的意思是说,一个花季的存在其实非常的短暂,可是在花季的背后需要多么漫长的时间慢慢酝酿、等待阳光的照耀,接受雨水的滋润,从土壤里取得各种的养分,最后在高高的梢头上开放出一朵花,告诉所有的人:“我的生命完成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美丽的布告,可是我们也许一直没想到,如此布告的背后,原来隐藏了一种可敬的、生存上的鼓励和艰难。
生命即将萌芽
儒家文化中,孔子和孟子最喜欢谈的一个字就是“仁”,什么是仁?
现在常看到的解释说“慈悲善良”是仁,“对别人好”是仁。就像将“仁”这个字的结构拆解为一个“人”和一个“二”,可以解读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善待别人”大概就是仁的本意吧。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有趣的事情:我们嗑传统的零食白瓜子黑瓜子时,需要先将瓜子外面的硬壳咬开,才能吃到里面的瓜子“仁”。那么“仁”最早的意思,应该是指种子里面最柔软要发芽的那个部分,也就是生命萌芽的起点。孔子将“仁”解释成“生生”,就是生命必须生长,这一个简单的解答其实就是指生命生长的快乐,可见儒家文化重视的是种子,是“仁”这个字;所以儒家较少谈到花朵的灿烂,而是希望我们去观察那硬壳里所包含着的一个柔软、即将发生生命的种子。
如果自己试着来让种子发芽,譬如吃完西瓜,将吐出的西瓜籽放在一个容器里,给一些水分给一些光,过没多久就会看到嫩芽突破了硬壳,开始伸展它的生命。我一直很希望能多带领年轻的孩子分享这种发芽的喜悦——因为年轻的孩子就像正在发芽的种子,也在努力展开自己的未来。
对种子发芽的观察,也许是最早的教育里谈到“仁”时的解释;可是久而久之,我们好像脱离了这个部分,把“仁”变成抽象的哲学概念,变成用来读书考试的一个知识,它再也不是智慧了。不知道这样的比喻大家能不能理解?就是我们在学校读《论语》,背诵“仁”的解释大意,考试时能够清楚回答,还可以写就洋洋洒洒的作文,可是这个“仁”与我们的生命无关。
也许反而是乡下的一位农夫,他知道如何培养稻谷发芽,他知道秧苗如何在最嫩绿最健康的时候移到田里插下,然后静待它们抽长、茁壮。
我一再谈到,我觉得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如果回不到生命的本身,生命的快乐与不快乐如果与知识无关的话,那么知识只会变成负担,它不会变成使你在生命里真正喜悦的原因。
因此我想,我们也许可以寻找更多的机会去看花的绽放,去培养种子发芽的过程,让自己、或者自己下一代的年轻孩子们,再在这样的智慧里重新成长一次。成长的过程永远是动人的,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里,也许最需要体会的就是这些个部分。
他们会感受到开花时节像是生命里的青春时期,开始恋爱,开始表达生命想要传延跟扩大的一个渴望。花朵凋谢之后,也许我们会感伤、会觉得遗憾,可是如果能够忍住感伤、忍住遗憾,我们注意一下,花朵凋谢之后大都会结成果实。花在传播完花粉以后,花房的部分慢慢就变成一个果实,所以花的结束刚好是果实的开始。
你会发现果实非常饱满,非常安静,因为它有一点像母亲在怀胎的感觉,它有一种喜悦,那里面正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接着果实又用各种的方法吸引我们去取下它吃下它,吐出的种子又重新回到土地,再度开始一段生命的循环。
我想大自然里面,就像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处处都是我们可以领悟的智慧。
摘自《美的觉醒》 远流出版社 提供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