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书序书摘

《究竟真实》道

可道 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意即“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可道”就是指可以用言语表述(言语和语言的含义不同)。

在文言中,“道”本来就有“说”的意思。“非常道”,这里的“常”本来应该是“恒”,但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而改成“常”。

“道”是万物的根源

“名”是人的理解能力

“名,可名,非常名”,意即“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

和上句同样用“常”,一个翻译为“永恒”,另一个却翻译成“恒久”,是因为只有“道”是真正的永恒,“名”只能说是恒久的,它和“道”不属于同一个层次。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有很深的含义在内。“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基础,它是本体,无法用言语表述;而“名”指的则是人的理解能力,没有人类就没有“名”。能够说一句话、制造一个概念,是因为有人可以理解。

人类出现之前,说某样东西是恐龙、熊猫或老虎,根本毫无意义,它就是个生物,可以按照自然规律、食物链维持平衡就好了,无所谓名不名。只因为人有理解能力,“名”才有出现的必要。

“名”衍生了万物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即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

“无名,万物之始”这句话在很多版本里都是“无名,天地之始”,因为它们都采用王弼的版本;我以“万物”取代“天地”,则是根据帛书甲本、乙本(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之《老子》帛书甲、乙版本,以下同),并参考王弼的注。

王弼的原文虽然写“无名,天地之始”,但在注中则说:“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他提到“万物之始”,而没有提到“天地”,是因为假如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会产生下列问题:“名”之“无”、“有”为什么会造成“天地”、“万物”两个层次?天地与万物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很难解释。所以我决定根据帛书这最老的版本,不谈“天地”,只谈“万物”。其实万物就包括天地,存在的东西都叫万物。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始”是起源,“母”是母体。“有名”,万物就跟着出现,有如母子关系。母子在逻辑上是不能分开的,譬如称呼一位女性为母亲,表示她一定有子女。所以“有名是万物之母”,表示“名”与“万物”是同时出现的母子关系。

无欲可了解起源的奥妙

有欲可看出母体的范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意即总是在消解欲望时,才可以看出起源的奥妙。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主观成见,才能是什么就看到什么,才能了解起源的奥妙。这句是针对“万物之始”说的。

“常有欲,以观其徼”,意即总是在保存欲望时,才可以看出母体的广大。“徼”指的是母体广大的范围,母体可以生生不息,衍生万物。要“有欲”才能看到“有名”造成的万物到底有多广大。这句是针对“万物之母”说的。

人在“无欲”时可以契合“无名”之境,进而观照起源的奥妙。有“无名”,就要有“无欲”;“无名”就是没有人的认识作用,“无欲”就是没有意志的欲望作用。人在“有欲”时就配合“有名”,“有名”就会“有欲”,进而想正确认识“名”。

配合“有名”状态的则是母体的广大无边;“徼”,即明白、开显、空虚能受、归趋之处、所及边际等等。

举一个科学的例子。科学家在观察的时候,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完全不干涉,“常无欲,以观其妙”,就会发现很多奥妙。譬如小狮子很可爱,但是雄狮子一定要把它咬死,母狮子才愿意跟它走。如果是一般人,一定会拿枪阻止雄狮子咬小狮子,但这样就干涉了自然法则,而产生混乱。

事实上,雄狮的行为并不会让狮子绝种,反而可以改良品种,生生不息。这就是自然界本身的循环与平衡。

又比如乌龟上岸产卵,孵化出的小乌龟必须自己回到海中。在这个过程中,90%以上的小乌龟会被其他动物吃掉,虽然残忍,但若不是如此,海面上将满是乌龟了。

自然界就是如此奥妙,弱肉强食、食物链,表面看来很残忍、很可怕,但这就是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也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