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论悲伤的书是伊莉莎白.库伯勒.罗斯医师离世前的最后一本著作。她于1969年出版第一本著作《论死亡与临终》,在全球掀起了“生死学”的革命浪潮。由于此书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因此“死亡”、“临终关怀”、“临终病人的心理”等课题,在不同文化中引起广泛的注意,对医疗、社会及文化形成巨大冲击。
本书从病人的角度转移至失亲哀伤者的角度,亦是罗斯医师在因中风坐了九年轮椅及面对死亡的预期性悲伤中,切身体会之深刻作品。本书最大特色有下列三项:
一、理论基础与实例水乳交融,引人心领神会:
本书的理论基础相当完备并佐以实例,无论对医疗专业人员、一般民众、病人及家属,都是绝佳的参考资料,甚至是正处于悲伤之丧亲家属的一帖良药。两位作者是长期累积实务经验的大师。本书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读来生动活泼,发人深省。
二、两位作者的真情告白,不只从外在来“写书”,更写出自己的肺腑之言:
罗斯医师与大卫.凯思乐在本书中分享自己的悲伤经验。他们在悲伤中体悟生命的脆弱及韧性,而“曾经爱过、失去,又活了过来”的人生历练,使得他们更感念:“生命、死亡与爱是上天给你的恩典。”
三、内容包含悲伤各层面且面面俱到:
本书从预期性悲伤、悲伤的内在世界及外在表现、悲伤的不同面貌以至特殊情况,例如,灾难、自杀、阿兹海默症(失智症)及猝死等所造成的悲伤都有详尽的诠释。尤其在〈自杀〉一文中,以真实遗书来表达自杀者的心境,更是赚人热泪,也能以更大的包容及同理心看待深陷悲伤的人们。
罗斯医师自1969年出版《论死亡与临终》一书中,提出“临终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后,可说是毁誉参半。誉者认为如此清晰的分类与阶段论,很符合科学原则;毁者则认为就是因为太过清晰,将复杂的情绪简化,不符合临床的事实或现象。
真正接触临终病人者随即发现,几乎没有一位病人是按照五阶段论。如此简单的阶段论反而造成人们误判病人的情绪,并加以标签化,使病人更感到不被了解与孤独。再者,由于近三十年来关于死亡与临终之主题的研究甚多,大部分具水准研究的结论均是推翻此五阶段论。
罗斯医师是一位具经验的临床精神科医师,曾撰写二十多本著作,却未曾在学术领域中深耕。她的著作并非从严谨的研究得出新知,而是从实务经验出发,因此很难说服正统学院派的学者。
近年来,有关死亡与临终的学术论著或百科全书陆续出版,尽是对五个阶段的批评。罗斯医师当然知道这些批评,因此她在本书中表示:“五个阶段被世人广泛地运用与误用。”
她也在〈我的悲伤经验〉一文中道出:“我的人生目的绝不只是度过这些阶段……,我的生命绝不只是五个阶段便能一语道尽,我相信你的人生也同样丰富。重要的不只是认识这些阶段或纪念逝去的生命,而是活过的岁月。”这段结论正是本书宗旨的最佳写照。
虽然本书开宗明义仍是介绍“悲伤的五个阶段”,但作者的重点置于后记〈悲伤的恩典〉中。后记中有几段掷地有声的话:“悲伤是必经的人生体验……没有人会白白悲伤。悲伤有治疗力量。如果你没有好好走过悲伤,便会丧失治疗灵魂、心理与情感的宝贵机会。悲伤是上天的恩典!”
因此这五个阶段只能做为背景知识,对“悲伤”的本质与表现多些了解,却无法视为金科玉律,硬按在个别的人身上。真正要了解悲伤或帮助悲伤的人,只有用爱,全然包容、接纳的爱,才可能看出每个人的独特性与个别性,也唯有爱才有治愈的力量。
人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绝非几个阶段就可以说明清楚。深入了解、体恤、接纳、爱,才是真正治疗悲伤的途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