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红潮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9月25日讯】
魏:最近的热门话题就是倒扁运动,倒扁运动又改名为反贪腐运动,不过有不少专家说这件事有中共的幕后操纵到底是不是,我们就探讨一下。
李:台湾红色倒扁运动9月9日首次登场后,9月15日再次展开围城行动,并发动参加者都穿红衣服,亲共媒体称赞游行队伍好似“红色长龙”。
魏:台湾一直以来只有蓝色国民党、绿色民进党二样色,现在多了一个红色,无论怎样看,对蓝、绿二个阵营都不是件好事。
李:红色又代表谁,中共新华社16日的“倒扁”文章中,高调引述台湾倒扁民众称“红色是我们共同的颜色”。
魏:中国问题专家石藏山指出,这次台湾红色运动真正幕后策划者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这样说,不少专家指出了一些值得大家注意的地方。
李:石藏山说这次红色运动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共通过财团幕后操纵,利用民进党内部分歧,由前民进党高层和支持人士打前阵,发动蓝营基层群众上街,被媒体称为绿头蓝身。
魏:中共这招可说是一箭双雕,一方面使蓝绿群众更加对立,另一方面分化民进党力量。
李:台湾立委林国庆8月初向媒体透露,红营发起人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7月26日曾前往泰国,与前东帝士集团董事长陈由豪会面。隔天施明德搭机抵台,并在返台十天后发布倒扁公开信。
魏:与施明德见面的陈由豪是什么背景,他是台湾十大经济要犯,掏空台湾资金赴中国大陆投资,领取中国护照,目前是中国前十大缴税户,几乎就像中共代言人。
李:立委王世坚就指控施明德接受陈由豪馈赠的豪宅,当时得到的回应是说施明德不担任公职,谁要供养他与别人无关。
魏:陈由豪和施明德到底讲了什么或者有没有达成什么协议就不知道,不过如果指控属实,就表示两人间存在金钱关系。
李:当然要做出声势,也要从其他方面入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媒体宣传。中共收买和渗透海外媒体很久以前就是公开的事实。美国独立非营利机构“詹姆斯通基金会”在2001年11月发表一篇研究报告,披露中共做出巨大努力介入北美的中文媒体。
魏:对台湾媒体渗透,中共有系统的部署秘密收购股权,并以大陆市场为利诱,胁迫在大陆有巨额投资的大财团影响台湾媒体。据台湾情报部门的消息,台湾至少有17家媒体暗中接受中共的官方黑钱。
李:情况有多严重,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中共历来要打压其他人,都会利用媒体开路,24小时不停放一面倒的洗脑宣传。台湾媒体现在是怎样表现。
魏:苹果日报描述媒体有强力煽动这次红色运动的怪像。“围城、革命、流血、罢工、上断头台,每一秒钟的新闻都强调倒扁。甚至连广告时间都以子、母双画面继续播出红衣现场,一旁加上煽动字眼”。
李:台湾政论节目的主持人简余晏刊文表示,民主国家尊重不同意见,而几家电视新闻台有默契只提供“红色”新闻,不提供非倒扁的新闻资讯,这还叫做新闻台吗,还是特定政治立场的文宣工具?
魏:目前有很多专家都已经指出,这场政治活动根本由被中共渗透的媒体导演推动。中共正在扮演这场运动背后的蒙面指挥。
李: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9月11日《中国时报》在头版显着位置报导倒扁总部拟发动罢工或怠工行动,最快10月中旬下达命令。而实际情况是倒扁总部当时根本都没有讨论过罢工的事情。
魏:有专家说如果没有中共的旨意和介入,一个台湾的老牌大报怎么会在关键时刻不顾起码的新闻原则,还试图煽动全台罢工。
李:除了《中国时报》之外,还有在静坐未登场前,就在头版煽动说有史无前例的人民上街头。
魏:目前在中、港、台亲共媒体和人士,正同一口径地想将静坐引向暴力行动。
亲共港媒《文汇报》9月14日报导,要使扁下台的途径之一就是使用暴力行动迫使陈水扁下台。
李:9月12日新华网、人民网发表文章引述台湾评论人士胡忠信称,扁亲信策划冲突欲重演319事件干掉吕秀莲,报导还称胡忠信与吕秀莲关系良好。不过吕秀莲曾明确说胡忠信讲的话,是代表他自己,不要害我吕秀莲。
魏:著名政论家林保华认为,鼓吹暴力与共产党的暴力万能论一样;而把中小学生也拉来静坐与发表蛊惑人心的演讲,就像文革中“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红卫兵”与“红小兵”。把“断头台”也般出来,不就是法国大革命流血的雅各宾专政?
李:听起来都是共产文化那一套手法,中共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史学家辛灏年认为是为了统战。
魏:近来中共党内高层描述台湾民主是闹剧,庆幸大陆没走台湾的民主道路,要官员珍惜大陆目前所谓的稳定。
李:到底怎样才是稳定,不少专家对中共的定义提出不同的见解。
魏:很多专家说承传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兼收西方民主价值观的台湾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中共反中华传统文化、反人权民主的真实面目,从两岸对比中,大陆民众很容易识破中共的很多谎言。
李:中共千方百计在台湾制造混乱,否定台湾价值观和民主体制的目的,看来是因为台湾社会的稳定就是对中共政权巨大的威胁。从这点上中共是不会放过台湾的。
魏:到底台湾怎样走好将来的民主道路,这场红色运动在台湾会发展成怎样,中国人民看到后会不会想效仿, 而来一个“倒共运动”,我们会继续留意,今集时间又到了,下次再见。(//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