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早年客家中秋拜月华 青年男女祈求姻缘

人气: 7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9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毓莉台北二十四日电)中秋节即将来临,近年来中秋流行阖家烤肉,以往客家族群有哪些中秋节习俗?客家文化研究者黄鼎松说,早期客家人有“拜月华”的传统,藉月圆人圆的象征,未婚青年男女可以祈求姻缘早成。除了拜月华,客语中也有许多与“月”有关的谚语,充分展现早期客家人的生活智慧。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咨询委员黄鼎松指出,中秋是华人社会的大节日,对于重视宗族的客家族群,自然也是个大日子。

客家人在中秋当天,白天会祭拜祖先、神明,在晚上八、九时,会到庭院以素果,像是文旦、豆沙包等果品“拜月华”,如果是未婚男女,可以祈求姻缘早成,年长者可期求长寿。

不过,早期客家人因为生活较为穷困,吃的月饼不像现在一样,通常是用米磨成浆后,做成包子的样子,里面包豆沙等材料

古代文人喜欢用“月”来抒发情怀,不少著名的诗词都是以“月”为题材,而在客家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以“月”作为比喻。

在形容生活艰困方面,苗栗县仁爱国民小学老师徐焕昇表示,像俗谚“无米合闰月”,是比喻艰苦日子难过,有“屋漏又堵着落水毋停”的意思,也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俗谚中的“有时星光,有时月光”,则是指运势轮流转,比喻世事荣枯无常。

如果是形容光阴流逝,则有“闰月无闰更”的说法,徐焕昇表示,“闰月无闰更”,是感叹夜晚时间太短。黄鼎松也举例,“年怕中秋,月怕半”,意指一年过了中秋,就即将结束,提醒世人要珍惜光阴。

最近电影佐贺的超级阿嬷票房亮眼,故事中的阿嬷对物资的爱惜令人印象深刻,而客家人因为早期生活环境困苦,对于物资的运用也相当珍惜,徐焕昇说,像是俗谚“烂衫好遮羞,烂鼓好救月”,就是表示物品虽老旧,留着仍有用处,教人要惜福爱物。

客语中也有劝人不要过分期待后代子孙的俗谚,像是“月光都毋光,还望星光”,徐焕昇表示,因为月光比星星亮,如果嫌月亮不够亮,如何期待星星会比较亮?意指都不知道儿子是否孝顺,还期望孙子会孝顺?

另外,关于“月”的歇后语像是:“八月半介月光”—又圆又大、“三十暗晡等月光”—等毋着(等不到),新一代的客家子女,中秋赏月之际,不妨咀嚼一下这些早期客家人的智慧结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