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学史研究室二十年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建所已经20周年了。20年来,我国在医学史和文献研究领域,取得很大的成绩,民族医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项成就。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所的前身中国医史文献研究室曾参加了卫生部组成的“藏医古代文献整理小组”进藏的调研工作,这一契机为以后发展民族医学史、建立民族医史研究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初,《中华医史杂志》在停刊十多年之后复刊,该刊由医史文献室负责具体的编辑事宜。在该刊的栏目中,首创“民族医学史”专栏,刊登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医学史及文献研究的论文。从此,民族医学史研究有了自己的园地。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基础上,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建立时,成立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医史研究室的条件也已经成熟,由于工作条件的需要,最初的研究室还包括东西方比较医学史研究的内容。从此,我国民族医学史的研究事业从无到有,从初级向中高级的阶段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现在,民族医学史已经成为我国医史学研究中一支独立的力量,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分支学科,也是中国医学史研究工作中的一大特色。
民族医史学的出现和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尽管汉族的人口占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但如果没有这些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建设我们的华夏文化,这个文化的整体就是残缺不全的。就社会发展史而言,整个中华民族就是现在这些民族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迁徙、分离、融合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早已论证过,中华民族中的各个民族,没有一个民族,包括汉族在内,是绝对纯的民族,华夏文化更是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过去,由于思想方法上的偏差,总是把华夏文化归功于汉族的单独创造,把少数民族的文化看成是落后的,甚至是野蛮的,形成历史上的大汉族主义,埋没了少数民族对华夏文化的贡献。历史上甚至把少数民族诬为野蛮、落后、没有文化的民族,把少数民族的文化视为异族文化,这些落后现象,我们必须予以纠正。
民族医学史的学科建设,在正确的思想和路线的指导下,蒸蒸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逐步成为全国民族医学科研事业的一个核心。
首先,在民族医学史中,对我国古、今的不同民族,都有一些涉猎,古代民族如匈奴、西夏、靺鞨……等多种民族的医药,都做了一些初步探讨;现代少数民族则涉及藏、蒙、维、彝、壮、傣、朝……等,也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在2000年新出版的四卷本《中国医学通史》中,每一卷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写成这一时期一些少数民族的医药经验和发展情况,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医学乃是全国古今各种民族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和,中国医学史已经是一部名符其实的中国医学史,而不再是汉民族一家的单独创造,尽管各民族的贡献有大有小,有多有少。
其次,在民族医学史领域里,我们开辟了相当广阔的研究园地,写成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其中,《中国少数民族医学史》即《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医学卷》一书的着成,标志着民族医学史作为中国医学史的一门分支学科,已经独立出现在医学史研究领域,渐臻成熟,为民族医学史在医史学领域里争得一席之地。其他重要学术专著,还有《中国藏医学》、《四部医典考源》、《中国传统医学概论》、《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藏、英对照版)、《西藏医学》(英译中)、《西藏传统医学概述》等。在论文方面,建所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民族医学及民族医学史学术论文近百篇,在国内外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再次,民族医史研究室为我国培养了一些高级的接班人。在民族医学史方面,有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其中,藏医学史博士生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国际上也可称得上绝无仅有。这些高级研究人才在我国民族医学史研究中发挥着不可多得的骨干作用,有的还到国外进行协作和学术交流。
此外,民族医史研究室的建立,在我国民族医药研究事业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逐步带动全国,掀起民族医药及民族医药史科研事业的热潮。建室之初,最主要的科研工作是翻译出版了藏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的汉译本,这在我国还是一项首创,是除了蒙文本以外,惟一的一种其他文字的全译本。这一译本的出版,使较多的科研工作者有机会了解藏医学的具体内容,并掀起一股研究《四部医典》以至于藏医学的高潮,为其后召开的以民族医学为主题的医学史学会学术年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长期的研究,1988年,由民族医史研究室主编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藏、英对照版在我国出版。这为国际上藏医学界掀起了一个竞相出版这类画册的高潮,先后有英文版(1992年)、日文版(1992年)、俄文版(1994年)、德文版(1996年)及繁体字汉文版(1999年)出版。国际上著名藏学家、于阗文学r.e.emmerick对我国率先出版的这部巨著给予高度的评价,建议各国重要图书馆予以珍藏。除了完整的系列挂图外,选录部分挂图出版的画册,以及在著作中摘选一些图画的著作,更是无法统计。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由民族医史研究室牵头完成了《中国民族医学史》一书的写作,这标志着这门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形成。不仅如此,这项工作以及我们在族别医学史方面的成就,也带动了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出版族别医学史的热潮,先后有《朝鲜族医学史》、《壮族医学史》、《彝族医药史》、《蒙医简史》等的出版,还有不少其他民族的医学史也在写作中。
最后,科室以其学术方面的成就,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由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组织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医史学术年会,曾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民族医学史为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以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有关人员为主参与筹办的2000年国际藏医学术会议,吸引了国际上知名的藏学家、藏医药学家参加。
总之,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建所20年来,在民族医学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口皆碑的,甚至是世界瞩目的。
当然,民族医学史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宣传力度不够、人才缺乏等。我们也相信,尽管我国目前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但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重大责任感,愿意默默无闻地奉献,甘心一辈子过清贫生活的有志者,仍然不乏其人。民族医学史这支火炬还需要后来人把它高高擎起,与中国医学史的队伍一道前进。
来源:365寻医问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