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8月31日讯】【题记】此文写于1994年9月28日,是《中国的民主运动必须与现实的工农运动相结合》一文的最后一段。当时我正与王东海、陈龙德、傅国涌等一起,致力于浙江的民主运动,我深感整个民运有一种脱离工农群众的倾向,因而写了该文,提出中国民主制度的社会基础不是“中产阶级”,而是工农大众,用于朋友内部交流,后被公安当局查抄。目前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维权运动,实际上那时候就已经蓬勃兴起了,例如当时闻名全国的就有四川人寿县农民的抗争,我的家乡临海市更楼乡有个浦叶村,那里的农民其时也以反对土地抛荒为理由,为保卫世代耕种的土地作了不屈不饶的抗争,影响也颇大。不过,那时还没有“维权”这个名称,我在文章中称之为“工农运动”,强调中国的民主运动不能脱离工农大众的切身利益。
“六四”镇压以后,知识精英逐渐被权势收买,知识界流行着一种绅士风气,知识分子似乎都以远离工农大众为荣,这种不良意识,即使在民运队伍中也存在。十七年来,民主运动不是走向轰轰烈烈,而是走向冷冷清清,大陆民运志士几乎成了独行侠,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能不承认,脱离工农大众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来,从法律界高智晟、范亚峰、郑恩宠等一批律师开始,追求自由民主的知识分子不断地走进了工农大众,维权运动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民主运动的主体,中国的民主运动有望走出困境。有感于此,我以《中产阶级不是中国民主化的社会基础》为题,将十二年前的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原文抄录于此,以求抛砖引玉。
民主运动必须与工农运动相结合,还牵涉到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中国民主运动的社会基础,究竟是所谓“中产阶级”,还是广大的工农群众?从“八九”民运那个时候起,就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中国要实现民主化,就必须造就一个“中产阶级”。“中产阶级”者,是“中等资产阶级”的简称,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那些在改革中发迹的富裕大户,主要指那些“企业家”阶层。毫无疑问,“八九”民运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浪潮兴起以后,这个“中产阶级”是已经形成了,可是,我们却看不出这个“中产阶级”对民运有什么同情和支持。同情和支持民运的,倒是在不规则的市场经济中地位相对下降的广大工农群众。每一个置身于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中国的“中产阶级”,在政治上并不倾向于民主,而倾向于专制,大邱庄的禹作敏及其同伙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中产阶级”的这种政治态度,是由其特殊的形成史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个阶层是在经济上改革开放中形成的,而邓小平设计的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就是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不断放开。这种改革原则上并不触动既得利益,而仅仅是改变有权阶层的利益谋得方式。在中国当代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政治权力对资本的原始积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在市场的诱导下,纷纷地把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当作经济资源,他们有的凭借权力贪污受贿,有的依靠权力经商致富,有的则利用职权帮助自己的子女和亲属经商致富。这是一批资产阶级化的老权贵,他们构成“中产阶级”的主体。“中产阶级”中还有数量很大的另一批人,这些人虽然出身于平民阶层,但由于贿赂了特权阶层,利用了不规范的市场,使自己的经营活动获得成功而成为企业家。当然,企业家中也有不依附权势,凭自己的经营和技术才能发展起来的,但人数不多,他们往往受到当权者的刁难和勒索,从而在政治上痛恨专制,倾向于民主。
可见,从总体上看,中国的“中产阶级”与欧美民主国家的“中产阶级”不同:后者是先在经济上发迹,居于支配地位,再通过建立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取得支配地位;而前者则是政治上的支配地位在先,经济上的支配地位在后。对于中国的“中产阶级”来说,在经济上放开的同时保持政治上的专制,不仅是他们发财致富的原因,而且是他们维护和发展既得利益的必要条件。
不错,在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中产阶级”确曾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中产阶级”是民主制度的社会基础。这种说法,暗含着把民主区分为“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的不正确观念。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文明,其实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不分阶级,也没有国界。既然如此,民主制度也就无须以“中产阶级”作为社会基础。“民主”,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与其说“中产阶级”是民主制度的社会基础,不如说工农大众是民主制度的社会基础。
工农劳苦大众永远与专制政体下的特权无缘,而民主制度是要求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专制制度不可能给工农劳苦大众带来任何利益,而民主与法治下的平等,在利益上是永远向工农大众倾斜的。工人和农民虽然可以通过攫取权力而成为新的专制独裁者(典型者如朱元璋),但是,作为整个阶层,工农大众的切身利益,或者说他们的天性,却是痛恨专制,亲近民主。从这一点说,民主运动更有必要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
原载《议报》第265期 //www.chinaeweekly.co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