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加拿大工作经验,没有北美的教育背景,英语能力也不拔尖,这样一位新移民,是如何在登陆半年后踏入加拿大安省政府机构的大门的呢?
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熟人引荐,在人际关系并不简单的政府办公机构里,这样一位新移民是如何由代理公司推荐的一名临时工变成正式工,继而成为部门的专家,拿到5万多年薪的呢?
雷宏的经历,正是这样一个在新移民眼里“看似不可能”的成功范本。
是一个朋友介绍她的,雷宏自己没觉得自己的经历有什么“惊人”的。很久之后跟她联系采访的时候,她依然这么说。果然,从她的叙述里,我丝毫听不出有什么夸张,一切似乎都水到渠成。然而,透过过程中的波波折折,我依然能感受到她身处其中的那份艰难,和她非常的用心和努力。
当我告诉她,她的这些宝贵的经验很可能对新移民求职者有很大的启发和鼓舞的时候,雷宏的讲述更推心置腹了,看得出来,她真的非常希望能以自己的经历帮到大家。
1、登陆半年跨入政府办公大门,/B>
我是2000年2月来的。原来在国内学的是外贸,在进出口公司上班。我先生两头跑,我在这边也没有朋友、亲戚,两眼一抹黑。来了后先上link school,一方面学语言,了解加拿大就业、社区服务、写简历、找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还又一个吸引我的是,小孩可以有免费的DAY CARE,当时我小孩三岁多一点。
我来了大概半年左右的时候,申请父母探亲。结果运气挺好的,申请批出来了。父母一告诉我这个消息,我马上就开始找工作了。我想他们来了可以帮我看孩子。
发了一些简历。说实在的,我当时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也有点盲目,直觉是office工作,比如,行政管理或者是秘书类的比较适合我。前后也发了不少,没有什么消息。然后大概一个月后,我在网上查到的两家代理公司给我回音了,让我去考试。
至于考试,我觉得,两家代理公司地题目大同小异。凡是我简历上提到的东西,他都会简单地考一下,比如说,电脑操作,办公室档处理,一些逻辑方面的英语题。笔试之后就是面试,也是一些通常规问题。在link school个别问题老师也说过一些,但要自己去应付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吃力。考第二家代理公司的时候,感觉才好一点。几天后,这家公司就打电话给我,有一个ministry finance(政府财政部门)有一个filing(整理档案)的临时工作,只有两天,问我愿不愿意做。我当然同意了,虽然也只有10元的时薪,我也挺高兴的。
工作的地点在DOWNTOWN附近,具体的工作就是在档案室里整理档。我做得很卖力,可惜时间只有两天,记得那是一个周四和周五。周五我回到家的时候。我看到我的留言机里有留言。我一听,是介绍这份工作给我的那个代理公司来的,我估计他们去我工作的地方打听过了,说我的表现挺好的,说手头还有一个工作机会,是另外一个政府部门,问我有没有兴趣,让我周一跟他们联系。我周一打过去后,以为也跟上次一样,直接去上班了。但是,代理公司让我周二去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这也是个省政府的部门,跟收养孩子有关。
哪知道,我一去,那个面试的考官看了我的简历,就泼了我一盆凉水──他觉得我的背景不是很适合。我的背景是经济和外贸,考官问我收养孩子这方面的问题,我完全不懂,当然就很紧张,表现很不好。不过,要说我有什么经验之谈,就是有时候要孤注一掷。我当时就是这样。狠下一条心,我对考官说,“尽管我的背景和你们需要的不同,但是很多技能是可以转换的。”然后就发挥了一通。我举例说,我是做外贸的,要跟人打交道,我有客户服务经验,而且有些电脑的操作技巧也同样可以用到。讲了一通之后,考官竟然同意我先试一试。
自己想来都不可思议,我就这样开始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了!当时的状况是边干边学,口语也差极了,工作一直是一周一周续签,工作压力很大。绝对想不到,我会在这里一直工作下去。
2、柳暗花明兜一圈再续政府工作,/B>
这样一直续了一年半左右。2002年,政府大罢工,我们这些代理公司介绍去的员工,就不让上班了,就是上班了也没有钱拿。然后看到《星报》上一个西人公司招高级助理。是一个广告、传单的印刷和分发公司,有三十多个工人,这样一个小型的公司,我竟然面试了三次。我的那个工作说好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不好听是老板下面,什么杂七杂八的工作都要做,包括接待、接听电话,包括协调下面的那些工人。
我其实在政府的工作不能算失去,为什么我看中这样一个公司呢?因为这个公司在报纸上登的广告,说招聘的是一个长期工,这一点比较吸引我;而且听上去也不错,是高级助理;然后年薪是2.7~2.9万。
为了这个工资,我还跟老板据理力争了一通。他们可能有一点欺负新移民,
找一些理由,跟我说只能给我2.3万,离广告上说的最低限度还有差距。我就跟对方说,你既然面试了我三次,而且决定用我,说明我是符合要求的,你就不应该克扣我。最后,老板妥协了,同意给我2.7万。
以前在政府办公,有上下午两个15分钟的休息,然后是午餐时间,这是法定的。而这家私人公司说是给你,但实际情况让我没有休息的时间。公司接到的都是很零碎的order,很多客人来询价,我都要做记录,还要打报价单,如果成了,还要做成work order,发到后面给工人。有时候,我还要帮助装邮包,而且老板突然想到什么,也都要你去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管,真的是一刻也不能停。午餐也就是扒两口,说好是5点下班的,但是5点钟永远下不了班,起码到6点钟。这样一算,我的时薪其实是很低的。
不过,要说这份工对我后来有什么帮助的话,就是我英语口语提高得比较快。因为,我一定要接电话,硬着头皮也要上。从一开始希望电话不要响,到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可能是不知不觉的。
正当我在私人老板那里觉得又累又不划算的时候,政府部门给我打来电话,说我上次考试考上一个合同工,只有三个月,问我要不要接受,我就像遇到救星一样,哪怕就三个月,我也欣然接受了。
回头说说这个考试是怎么回事。我很感激原来代理公司有一个人,他很鼓励我们去考政府部门的公开职位招聘。我在大罢工前,在那个政府部门工作时,曾参加过两次内部考试。政府部门是这样的,有opening的职位,所有内部和外部的人都可以报名考试。我本来已经在里面做了,比别的从来没有在政府里做过的人,机会要大得多。政府职务的招聘一般先要书面考试,通过了分数线,就是面试,面试后,还要再加一个reference(介绍信)的分数,通常要你提供两个,然后,他真会去CHECK,然后他会把三个成绩都加起来,可能这三个成绩有一个比列,具体的我就不太知道了。反正,我收到通知,说明我通过了其中的一个考试。
就这样,我跟政府部门中断了两个月的缘分又续上了!
3、跳三级由临时工到专家
不过,我这次是在政府的另一个部门工作,关于残疾人福利的,合同工。我做的级别是客户服务代表,在我的下面是clerk(办事员),主要是做接电话、归档之类的简单工作,在我上面是specialist(专家),再上面就是经理。
当然,我又成了新手,接受一周的training,主要是政策方面的培训,比如,有残疾人打来电话申请某个BENEFIT(好处),你可不可以给他?为什么可以或者不可以给他?而我的具体工作,一是接电话,回答问题,然后把这些资讯输入电脑;二是处理残疾人不同的MAIL,比如他搬家换位址啦各种情况;三是见客人,他们是排队叫号的那种,我们要直接为他们处理问题。反正是能处理的就尽量处理掉,不能处理的,给上一级的specialist去处理。
这些工作一开始的时候,压力也很大的。好在我经过了私人老板那里的“强化训练”,没有最开始那么怕了。然后一边做一边看书,了解那些政策条款,一定要了解得很透,这相当于是我们的业务嘛。然后跟着人家有经验的人多看多问,这个很关键。
我做的合同工,一直在续,续了17个月。都是三个月三个月一续,那种感觉始终不稳定。现在的政策我不清楚,但是我们当时有一种规定,你在这个位置连续做满18个月,这个位置本身也一直空缺的话,你是可以直接转正的。但是,通常我们在没有到期之前,单位就不再续了。所以,随着业务能力的提高,我一直在寻找转正的机会。
前面我说了,政府里面的招聘跟别的公司不一样,里面有一种招聘是公开的,所有外面的人,或者通过代理公司在那里工作的人,都可以去竞争。另外,还有一种是,只有在里面做的人,而且是合同工或者永久员工,才能考的。对于永久员工来说,如果你看到同一部门有更高的职位,或者同一个省政府里面其他部门的职位,都可以去考,考了之后,你原来的永久基本职务还是保留,你可以按照你考的更高的职务拿那个更好的薪水,如果你哪一天不想做了,你随时可以回到你base position(基本职务)。至于合同工,当然也可以参加永久员工的考试。
在我做合同工期间,遇到这样的机会,比我当时的职务低,是clerk,不过是永久的,我就去考了。当时的分数没有高到一下子拿到永久职务,当时在这个考试名单上面,还差一两个。如果这次考试只招一个人,那么那个综合分数最高的就获得永久职务。其他的人就等在这个名单上面,这个名单的有效期是1年到18个月。期间,可能有人离开,那么这个名单上的人,就按照分数的先后顶上这个空缺的职位。我就是后来从这份名单上转成永久员工的。
尽管职位比我合同工时低,但因为是正式工,我就可以享受福利了。还有一个是有保障了。不像以前,两三个月收到一封信,吓也吓死了。
这个永久资格考到后,因为职位是clerk,我又去考客户服务代表的永久资格,也考到了,然后我就一鼓作气又去考了specialist的永久资格,也考到了。现在,我的职务是permanent specialist。这个职务跟客户服务代表的区别是更加有决断权了。别的客户服务代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这里要帮助解决。这要求对业务非常娴熟。有时候,你做了一个决定,或者你的同事做了一个决定,我们的服务物件不同意,他可以让你再重审,那你要写信给他。还有,我们打交道的面也广了,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客人的律师,所以,我们也要跟律师做解释;有的客人有时候会去找MPP,MPP办公室会打电话来,也由我们处理。
说起这几年的考试,我跟别人形容是“范进中举”。现在,我想暂时先歇一歇。如果想继续往上考,或者往别的部门考,也一样有机会。
4、办公室人际关系巧处理
说起我经历的这么多考试的经验,我觉得一定要注重return test(考试查询)和面试。我每次是一定要去听反馈的,因为自己永远看不清楚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是,写信给评审小组。评审小组一般由五六个经理组成。他们收到我的信,抽出时间给我解释我哪里做得比较好,哪里做得不够。知道了问题所在,下一次考试就会进步很多。
后来我考试的成绩比较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面试的时候,很重视细节。回答问题时,不要一句话就带过。比如我刚开始考试,回答问题都是很死板的。现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behavioral question.(实例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虚设的,而是要求你以亲身经历的、所发生在过去12个月的事情,来说明你有这方面的能力。所以,你一定要准备好相关的例子。也许你以前没有干过同类型的职业,但是你可以例举你在别的行业里处理问题的方式,来表现出你有某种能力。越有细节,越具体越好。我看这几年,90%以上都是这类的问题。
具体到问题,肯定要问你有没有团队精神?有没有客户服务技巧?跟人交流怎么样?还有就是考你的应变能力。像去年年底的那次考试,我考的这个permanent specialist,他要求我假设自己面对一帮律师,去讲解一个问题。他给你7分钟时间做准备。我就想,如果面对一群律师,他们都是非常严谨的人,他们所想了解的,不可能是泛泛而谈。我就做了一个power point(幻灯),把我要阐述的重点及相关的政策条款,很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而且比较注意用辞。完成题目之后,考官还问了一些问题,看得出来,他们对我的表现比较满意。
在这边的政府部门,一样有人懒散,有人勤奋。但是我觉得如果你自己要受益的话,还是努力工作一点好。而且平时一定要做有心人。我觉得我能不断提升,除了考试,还有一点是,平时哪怕不是我该做的,我也比较好奇──如果是我,我该如何处理?所以平时就学了很多。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案例,学起来就不是太枯燥。
政府部门里面,黑人,白人,型型色色的人,什么人都有。像我这样的黄皮肤这两年也开始多起来。中国有句老话──“谁人背后无人说”,其实一样适用于这边。看你发展很快,有人嫉妒你,有谣言,但这都很正常。有个同事(不是中国人),常在背后嘀咕:她怎么能考上,肯定是认识人。我们那边有一个经理是香港人。这个同事就说我跟他是亲戚,还有鼻子有眼,说我是那个经理的弟妹,也不知道他是哪来的idea。其实那个经理是香港来的,20多年了,跟我八杆子打不着。最滑稽地是,我考上specialist后,也正是这个同事,来问我怎么考的?怎么准备的?连我的复习资料,她也要借。我借给她之后,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委婉地道歉了。所以,对这种事,我越来越不介意了。很多人嘴上不服气,但他们可以看得到我的工作能能力,心里会想的呀!
这边的政府部门有点像国内的大锅饭,一些职工以老卖老,也不愿意接受新的IDEA,所以得不到提升,当然心里不平衡。而且这边的工会很厉害,搞不好去工会投诉一下,经理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很多管理层看到一些懒散的现象,也不好明说什么。这是让人看得比较不爽的地方。
不过,从我自己的经历出发来看,这边的体制还是比较公正的,不然,我没有人际关系,没有背景,肯定是没有这样好的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