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布洛湾,妻踟蹰说,要不要折回去买一件阿嬷的作品?
从太鲁阁的立雾溪畔蜿蜓上行,蓝天和白云,青山与绿水,把天地织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天然作品,这里曾留有一千两百年前的史前遗迹,之后原住民文化、汉人文化继续充实它的生命力。布洛湾(Bruwan)是二、三百年前太鲁阁族的部落所在,就太鲁阁语而言,布洛湾就是“回音”的意思,走到这儿,你真会听到一些历史跫音呢!
太鲁阁工艺展示馆坐落在青山环抱中,里头展示太鲁阁族的纺织、编织等传统手工艺文化。时光轻轻走过,不留痕迹,但这些工艺品却把时光巧妙留下,展示中心的阿嬷更可说就是这段历史的口白、精彩的缩影,回答着许多动人的文化问题。
我和妻都有同感,我们跟织布的阿嬷很有缘,刚才的游客中,我们观赏她织布最久、和她聊天最久,不过却没有买任何她的作品,但阿嬷要的似乎也不是买卖,我端详着她的织布机,阿嬷您的身体不会酸吗?她坐在草席上,双腿并拢伸直,以便支撑着木制的织布机,这是泰雅族传统的织布机,两个肩膀宽,高度三十几公分,好重哟!我试着用一种想搬起它的角度摸着它,阿嬷是有禅定的我猜,撑着这么重的东西,不论织布、买作品、聊天、与人拍照,都是费力的,我可以推断那木头织布机的重量,但从阿嬷的从容谈笑中,你无法想像她脚下正顶着这有分量的织布机。
阿嬷在没有游客询问织布作品时,就认真地织上几针,这针是两根两倍筷子长度的薄木条所制,一头系着白毛线、另一根的头系着蓝毛线,在她手中经纬穿梭,很简单的从容,很自在,像是修行已久的道人在打坐似的,给人宁静的心灵悸动。“阿嬷,您学这多久了?”阿嬷笑了,老花眼镜斜斜地垂下角度,露出和善慈祥的眼神,“十几岁就学了!”我们没问阿嬷几岁,因为她一辈子已织成一块美丽的作品,多少岁数似乎不重要了!她说织布这是长辈教的,泰雅族的女孩都要学会织布,织布技术就是女孩的名誉和幸福,许多族里的勇士,都以善织的女孩为追求对象。织布机则是不可缺少的嫁妆。阿嬷说,他曾经在台南、屏东、台东等许多地方进行教学工作,年纪大了就来这布洛湾,这已是第十三年了。
妻请阿嬷照相留念,阿嬷不但笑着答应,还牵着妻的手,放在她的织布机上,并微微碰触那蓝白相间的毛线,我知道,这不单是一般萍水相逢的照相留念,她喜欢游客感受这织布机与毛线,仿佛也同意我们走进她的心灵世界──这绵绵织就一生的作品。
阿嬷卖出她的作品,也卖出她的岁月,手工的作品,都是用分分秒秒的专注成就的。她说,这些作品通常是她晚上宁静时的作品,我可以想像她一个人独自织布的神情和万籁俱寂时,只剩毛线轻轻穿梭的声音,在黑夜里织出色彩绚丽的作品。
没有买阿嬷的作品,反而让那些作品挂在心上,我和妻子决定下次来太鲁阁一定还要来找阿嬷,送她装框的合照,并买一件阿嬷的作品,纪念我们这段期待重逢的心情。◇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