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5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佳珍台北二十七日电)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助理教授张文贞今天表示,必须重新思考并定位台湾第二阶段宪改的意义,并与当前全球宪政主义的发展相互连结,取得各面向高度正当性基础,才能在国际普遍承认“一中原则”下,赢得国际支持,争取台湾宪改最大空间。
张文贞下午出席“台湾宪法的发展愿景”讨论会,发表“台湾以宪改工程与国际接轨”论文。
她认为,目前台湾在宪改主张论述上,面临正当性危机;一个全盘及全新的宪改工程,要如何推动才能避免被国际社会解读为“台独”?若未来台湾不可能以制宪方式宣示独立主权,台湾是否能透过较平和的宪改工程,向国际论述主张主体性、主权?
要解决台湾推动宪改论述的正当性危机,张文贞认为,必须重新思考并定位台湾第二阶段宪改意义,并与全球宪政主义的发展连结,且台湾宪改工程应该在三方面与国际接轨,包括在宪改程序中纳入公民审议、在宪法理念中全面遵守国际人权公约、在宪改目标中纳入和平与共荣条款。
她说,公民审议的宪改,藉由公民在充足资讯下进行理性沟通讨论,作最终决定,几乎成为当前宪政主义在宪法变迁上的重要正当性元素之一。
张文贞认为,采行公民审议机制,除提高宪改正当性基础外,对台湾目前几乎可说是处于困顿宪改处境,以及部分被视为绝对禁忌如台湾前途的宪改议题,有想像不到的深层功能与意义。
在宪法理念中全面遵守国际人权公约方面,她说,南非在一九九七年通过的新宪法规定,任何法院、法庭在解释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时,必须考量国际法,且得考量外国法。
张文贞表示,今日台湾国际处境,如同过去的南非,可以考虑在宪改中纳入全面遵行国际人权公约、国际人道法及国际习惯法,如此台湾可对外宣示早已将国际人权法纳为国内法的一部分。
她也说,在台湾宪改议题中纳入攸关台湾前途的和平与共荣条款很重要,虽然官方不能谈台湾未来前途议题,但民间应该有开放性审议讨论的空间,让该议题的讨论放在当代宪政主义的标准下被检视,而非诉诸特定政党或强国的协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