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雾森林 福山植物园
晨,当第一束阳光照在福山植物园蓊郁的森林间,林里的动植物们就开始了忙碌活动的一天。植物展开光合作用,呼吸吐纳天地的气息、百鸟穿梭在长满各色附生植物,宛如空中花园的枝干间,好不快活!夜里现身捡拾山龙眼的山羌足迹犹温、猕猴攀上树梢摘食新叶、攀木蜥蝪在树干上爬行、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食蟹涉溪行猎……每种动植物都专注忙碌着自己手上的活,神情专一而从容。
这处生机盎然的森林,是横跨宜兰县员山乡和台北县乌来乡交界的福山植物园,其实不只白天动植物们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夜晚更是虫鸣鸟叫、热闹滚滚,夜行动物们渐渐苏醒,准备大显身手、竹鸡成群飞上高高的枝头、树蛙在林深处争鸣、青竹丝耐心守候猎物、鼬獾凭借着灵敏的嗅觉寻觅蚯蚓为食、敏锐机警的野猪在林下潜行……入夜的福山植物园充满着神秘原始的气息,一幕幕尔虞我诈、我生你死的戏码,就在这大自然的舞台上轮番上演。
摄影:杨安生 |
知性与感性的生态之旅
福山植物园是林业试验所福山分所试验林的一部分,占地约一千九百公顷,堪称全台湾、甚至全亚洲规模最大的植物园。气候属重湿温暖形态,夏季暖热潮湿,冬季因为受到季风和地形影响,阴雨湿冷,平均一年约二百二十天是阴雨气候。因为地势较高,水汽充沛,很容易氤氲起雾,因此福山植物园又有一个非常诗情画意的别称“雨雾森林”,光听名字就令人心生向往,充满遐想。
园区有系统地搜集、保存、栽培台湾中低海拔木本植物,以成为“植物的博物馆”为目标,园区内丰富多样的物种足以提供林业研究、教学实习、生态环境教育以及保存林木种源基地的场所,植物园参天茂密的绿林、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与原始自然的景观,也吸引无数热爱大自然的民众来此参观游玩,进行一次知性与感性兼具的生态之旅。
福山植物园园区展示区的配置主要是依照恩格勒(Engler)氏分类的次序,分为裸子植物区、离瓣花区、合瓣花区、杜鹃花区、竹区等区,另外还依据生态特性设有水生植物区、草本植物区、特用植物区等,同时保吁天然林展示原生林相。
摄影:杨安生 |
保护自然资源 入园须先申请
为了保护这一座自然资源的完整性与原始性,福山植物园限定入园人数,每天限定四百位名额,游客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如果是单位团体,每次申请名额以五十人为限。每位游客还必须携带身份证明文件,在管制站“验明正身”后,才能进入园区。
植物园目前开放供游客参观的展示区约十七公顷,为了方便民众亲近这座翡翠绿地,园区内也规划完善的自导式步道,还有指示牌、木桥、凉亭、林间教室、座椅等,让民众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生态学习之旅,或是纯粹想趁着假期来一趟森林芬多精之旅,让身、心、灵得到彻底地放松和舒展。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广大开阔的福山植物园不用担心半途迷路,因为园内的参观动线非常单纯清楚,如果要继续游园的话,遇到分叉路口一律向右转即可;如果逛累了想折返的话,只要左转就能打道回府了。
摄影:杨安生 |
翡翠绿地 森林净土
从解说站进入植物园,沿着步道前行不远,左手边就是水生植物池,这一区主要是复育一些稀有的水生植物,如浮水植物台湾萍蓬草、挺水植物水毛花及东亚黑三棱等。其中以台湾萍蓬草最引人注目,四季绽放黄色小花,成为园里的美丽“娇”点;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一只只乌龟浮出水面,爬上树枝,排排站做日光浴呢,非常有趣!
从水生植物池右转前行,抵达林下植物区。这一区种植较具耐荫性的低矮植物或灌木,虽然生长在透光性较差的密林中,不过这些植物仍然生气蓬勃,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区里还有一间“林间教室”,让游客歇歇腿休息一下,有兴趣的人还可以在此进行教学活动,可以说是最富原始风味的大自然“开放教室”。
再往前走就来到蕨类区和裸子植物区。蕨类区展示一百多种台湾原生蕨类植物,台湾“蕨类王国”的美誉真是名不虚传。裸子植物区种植一些裸子植物,如红桧、云杉等,是园内“少数民族”针叶林的大本营,展现与阔叶树截然不同的另类风情。
路到尽头转个弯来到杜鹃花区,这里栽植乌来杜鹃、金毛杜鹃等台湾原生十四种杜鹃花,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离瓣区里种植着园区内最常见的两类植物,分别是壳斗科和樟科植物,壳斗科如印度栲、刺桐等;樟科如红楠、香楠、长叶木姜子等。合瓣区展示的树种主要有木墀科白鸡油、小实女真等,以及紫金牛科如山桂花、树杞等。
再向前走,就来到一大片宛如电影“卧虎藏龙”里那一片青翠碧绿的竹林,这里展示的竹类约有五十四种,黑竹、四方竹、葫芦竹、冈姬竹、金丝竹、麻竹、桂竹等不一而足、品种齐全,喜爱竹子的风雅人士到这里都会忍不住停留赞叹一番。
丰富多样而原始的自然生态,让福山植物园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山”,吸引爱好大自然的人士来这里“寻宝”,保证意犹未尽、不虚此行。而园方基于保护目的实施的人数限制措施,更大大提高了游园品质,进入园区里一路上只有虫鸣鸟叫伴随着你,没有嘈杂喧闹的人声来破坏你的游兴,走一趟福山真是惬意逍遥。
──转载自223期《Taiwan News财经文化周刊》
──图片由自然颜色 //myweb.hinet.net/home1/natural/index2.htm提供 @
摄影:杨安生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