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月11日讯】 (亚洲时报, Kaveh L Afrasiabi 撰文) 在美、英、中、法、俄和德国一致同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伊朗核问题报告后,英国首相贝理雅(中国大陆作布莱尔,台湾作布雷尔)2月7日继续向对伊朗“开火”,称国际社会不能因惧怕引起国际能源价格攀升而在是否对伊朗实施制裁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对于强烈依赖伊朗油气资源的中国来讲,因制裁而引起的种种后果都不得不让它在对伊问题立场上三思。
事实上,中伊关系之间绝非能源供给如此简单,而是已经扩展至多个领域。在伊朗,水坝、钢铁、船舶、交通等工程中,中国的影子无处不在;目前,伊朗驻有超过100家中国企业,分别在6个城市建设港口和码头,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矿产、油气项目。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95亿美元的新高,而在2004年只有区区75亿美元。
伊朗一再声称核计划纯粹出于和平目的,但其浓缩铀设备却能用来制造核武器。很多人都在猜测,当安理会3月份审议伊朗核问题时,与德黑兰有着如此密切关系的北京将采取何种对策;国际媒体最近有铺天盖地的分析报导。
目前,来自伊朗的原油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3.6%。同时,伊朗的天然气也引起了中国的兴趣,相关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中国希望成为伊朗油气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全面进入伊朗的油气勘探、开采、石油化工、石油管道及其它上下游服务。中伊的合作项目有短期性质的,也有长期性质的。后者包括修建一条石油管道,将伊朗与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连接起来。
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第二大石油供应国,伊朗位于里海(Caspian Sea)和波斯湾(Persian Gulf)这两个主要能源地带之间,被喻为通往中国的 “能源丝绸之路”。而中国蓬勃的经济发展,不断刺激国内能源需求;中国2004年消耗的能源约为1980年总量的2.3倍。
为维持中国的经济奇迹,伊朗稳定的油气供应显得分外重要。自2003年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它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达到40%。Energy Information Agency称,中国贡献了全球2001-2004年间三分之一的石油需求增长,虽然这个人口大国2004年进口的原油仅占世界总量的6.6%。
专家称,中国的“能源之渴”主要是三个因素造成的:私人轿车保有量和公共交通的增长;依赖石油产品的化工业的繁荣发展;为应付用电高峰时出现的大面积停电而大量使用的柴油发电机。
不少美国人担心,中美未来会因争夺能源而发生冲突。去年12月,民主党参议员约瑟夫•利伯曼(Joseph Lieberman)再次提醒人们笼罩在两国上空的军事冲突的阴影。他说:“美中两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都将达到60%。在能源争夺导致两国兵戎相见前,我们应承认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去年6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中海油)向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Unocal)提出收购要约。美国担心其能源安全受到威胁,对该收购案进行了百般阻挠,中国被迫宣布放弃收购计划。在公众看来,该事件不过是中美能源争夺零和游戏的一场预演。
中国希望收购这间美国公司,旨在降低进口原油的成本。中国缺乏在公海和麻六甲海峡(中国80%的进口原油须经这个海峡)保护其石油运输船的海上能力,所以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大部分原油需通过国外石油中间商来运输。2004年,中国45%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地区,而另有29%来自非洲。
为确保能源安全,中国不但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石油协定,尽量实现能源供应、生产多样化,还大力发展其军事力量,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 (Balochistan)瓜达尔(Gwadar)港投资20多亿美元兴建海军基地。该港口距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仅400公里,而这个海峡正是波斯湾的出海口。
去年7月,由中国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接纳伊朗为观察国,中国的能源安全希望借此得到进一步保障。同时,中国非常重视同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沙特等波斯湾国家的合作。一位中国观察家在《华盛顿季刊》(Washington Quarterly)上说,中国同沙特关系的升温有可能减少这个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依赖。
伊朗核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中国的决策又将如何影响地区?在众多的关注中国同中东交往的文章中,却唯独看不到这方面的分析报导。
由于中国在安理会中有着否决权,它的立场将决定着伊朗核问题的最终结果。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会议上,中国表示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赞同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对于中国的这个立场,伊朗并不感觉出奇,因为近两年来中国官员曾多次在访伊期间明确表示,不会因伊朗而牺牲同欧美的贸易利益。
当然,因伊朗核问题恶化而使原油供应出现危机,也是中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北京方面也在竭力避免危机升级,以免后者遭到联合国的制裁。
考虑到伊朗拒绝IAEA的解决方案及强烈谴责因核问题提交到联合国而可能招制经济制裁这一强硬立场,中国必须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最严重就是伊朗的原油供应中断),并盘算好相应的对策。这样,在IAEA 3月向安理会提交伊朗核问题的报告时,中国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即使伊朗核问题仅仅引发一场中等程度的危机,中国也吃不消,因为危机将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中国的油气运输成本也“水涨船高”。然而,在国际舆论一致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情况下,一旦中国动用否决权的话,外交上立即会被孤立,甚至遭到相应的报复。在安理会审议时,中国很可能会保持克制;作为交换,美国和欧洲国家将不得不给予中国种种好处。
这样,皮球就踢给了美国和欧洲;它们能开出什么足以使中国动心的条件呢?不会是能源方面的,或许不会与能源有直接关系的。
美国或许可以给中国进入伊拉克石油领域开绿灯或任由中沙加强石油合作作为香饵“引诱”北京。然而,由于伊拉克局势动荡,石油工业至今前途未卜,中国未必会对此提议感兴趣;另外,美国早已对中国拉拢沙特表示不满,想必不会让中国“得寸进尺”。
这样,美国只能转向贸易领域,寻找能令中国“上钩”的“饵”。中国这几年大力发展民用核电工业,美国曾对印度做出的核合作承诺,对中国或许有些吸引力。唯一不足之处在于,这些提议带来的副作用可能会适得其反。当年在国会游说政府对印度的核合作时,政客称此举将遏制中国。而如今,若是协助中国发展核电时,政客们又找什么借口呢?这样,只会令美国的亚洲及副大陆战略变得更加复杂。
美国可通过向中国出售煤炭气化技术、游说欧洲降低对华贸易门槛等,达到令中国动心的目的。当然,问题是,在安理会表决是否应制裁伊朗时,这些条件要足以使中国无法拒绝。
还有另一招:美国已开始积极部署,随时准备向伊朗发动军事行动,进一步向伊朗的盟友中国和俄罗斯施加压力。是宁愿看到伊朗遭到美国的军事打击,还是稍好一点的结果-被国际社会制裁?美国相信,在伊朗有着相当利益的中俄两国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
北京和莫斯科也意识到,美国的“肆意妄为”将为它们带来的危险,因而它们一再警告美国莫威胁伊朗。伊朗毕竟不同于一穷二白,毫无战略意义的前南斯拉夫;若任由美国处置,两国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
想让美国放弃伊朗脱“核”计划,似乎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故而,中国的决策者应该认真考虑一旦伊朗原油供应切断后的可怕局面,别忘了中国的原油储备仅够使用30天。
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对任何一方的影响力都非常有限。看来,若要维持中东向中国的原油供应,中国将不得不放弃一些与美国相关的利益。中国若想维持经济发展,并最终成长为世界强国,这一点似乎不容忽视。美国的对华政策若不能从视中国为一个重要的地区盟友出发,那才是最危险的。
Kaveh L Afrasiabi博士是《霍梅尼之后:伊朗外交政策新动向》(After Khomeini: New Directions in Iran’s Foreign Policy)的作者,并与人合著了《布朗世界事务学刊》(Brown’s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中的《议定伊朗核子的民粹主义》(Negotiating Iran’s Nuclear Populism)。(//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