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春天,仲景到伏牛山采药,路过一个村子时,听见一座草房子里传出哭泣声,外边站有几个人,个个面带愁容。他便上前询问出了什么事?是不是有病人?一老者回答说:“这家老俩口儿就一个独生子,不知得的啥病,起初发了几天烧,接着全身黄得透亮,茶水不进,看来是不行了。”说着连连摇头叹息。
“有病为啥不赶紧请医生给治治呢?”仲景又问道。
“唉!”老人长叹一声,说:“难呐,穷人得了病花不起钱,有点本事的郎中请不来。出钱少能请来的,又治不了病。你说,这不是净叫病人等死么?”
仲景听罢,说了声:“我进去看看。”他走进屋子,见床上躺着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面色蜡黄,气息奄奄。孩子的父亲抱头蹲在地上,母亲守在床头直抹眼泪。
于是,仲景上前说道:“这位大嫂,不要难过了。我是进山采药的郎中,刚才路过时听人说孩子得了重病,让我看看,好么?”
正在悲痛欲绝的老俩口子,猛然见来了个不请自到的郎中,好像天上来的一个神仙,呆呆地望着仲景,一时却说不出话来,接着扑通一声跪下了,说:“快……快……救……救救我的儿子!”仲景连忙将他俩搀起,说:“快快请起.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
仲景便详细地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又为病孩诊脉,看看舌头,摸摸按按肚子,便对两位老人说:“孩子得的是黄疸,属于谷疸,是因湿热两邪侵染引起的。起初恶寒发热,很像感受风寒,不几天就出现白眼珠发黄,接着全身发黄,尿黄,吃不下饭,恶心呕吐,解出的大便却发白。我说的是不是这种情况呢?”
“是的,是的。先生说的对。”病孩的母亲回答后,焦急地问道:“先生,孩子的病还有救么?”
“有救的。”仲景便对孩子的父亲说:“我开个药方,你快去街上药铺抓栀子、大黄这两味药。我去野外采茵陈蒿和败酱草,然后将药兑在一起煎煮后让孩子喝下,服用几天后,黄疸就会退的。”说完,仲景从口袋掏出几个铜钱塞到孩子父亲手里,便连忙出门先上山采药去了。
自从病孩吃了几天药后,黄疸渐渐消退。仲景根据病情又调理用药,半个月后便痊愈了。
山里来了名医的消息不径而走,方圆数十里的人们纷纷前来找他看病。他也就一个村子一个村子住些日子,救活了许多垂危的病人。和山里人混熟了,人们才知他就是当过长沙太守,“坐堂行医”的张仲景。
摘自《家庭中医药》 文/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