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身世家
1518年,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蕲州(今属湖北省蕲春县)一位医生世家里。蕲州位于烟波浩森的长江之滨,距离武汉不足200公里,向南行数百公里可人湘赣,西走百余公里即为皖西,北望豫北,交通水路比较便利。这里气候湿润,雨量丰沛,是各种植物草木的重要聚生地。
李氏家族世代为医,普救众生。世代居住在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今属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铃医”,手摇铃档,在农村走乡串镇,社会地位低下,朝夕不保,过着清苦自饴的日子。老人家虽收人菲薄,但医德高尚,崇尚文化,含辛茹苦地培养后代,以贻后人弘扬李氏济民于水火的家风。李时珍的父亲,名字叫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博学精医,是当时鄂东地区的名医,曾为当时的王侯所器重,被聘为太医,任太医院吏目。李言闻见多识广,学问严深,著述颇丰,先后著有《月池人参传》、《四诊发明》、《痘诊证治》、《蕲艾传》等著作,对祖国的医学和药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李时珍母亲张氏,娴惠温恭,识书知礼,但体弱多病,几至卧床。
父亲要李时珍苦读四书五经,背诵《中庸》、《大学》等儒家经典。14岁那年,李时珍参加了明代嘉靖十年的黄州乡试,中了秀才,补了诸生(即官学子弟),颇有声誉。按照时风,除考取秀才,还要应试举人、状元等学衔。李时珍自幼喜欢大自然,热爱医药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尤其痛恨八股文,其后曾三次乘船去武昌应试,没有考中。
23岁时,李时珍第三次应试不第,故决心打消“科举致仕宦游之路”的念头,毅然弃儒学医,子承父业,一心钻研医药。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十分开明,见儿子科举不成,遂专心教授他研习医药歧黄之术。李时珍随父学医,专心致志,神无旁鹜,医名日盛。
“想做一名好医生,就不仅要认识药,而且还应该懂得药。”父亲的这一教诲,李时珍终生铭记着。他夜以继日地追求着医学技艺,恨不能骤然间成为妙手回春的杏林圣手。父亲告诉他,千锤百炼才能成钢,不经过七灾八难难求真经。李时珍感悟了,从此心定性安,一头钻入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中,一面发愤苦读,一面勇于实践,医疗各种病症。
二、进人杏林医界
一晃20多年了,父亲终于同意饱读书卷的李时珍告别科举正式行医了。此时,父亲已从太医院吏目职位上辞官归家,在美丽的雨湖湖畔的玄妙观坐堂行医。在古代,正式行医可不同于一般弄个偏方、秘方治治小病,是一桩十分庄重的事。先要拜见医神歧黄,行三拜九叩大礼,方可“悬壶”,正式进人“杏林”。
李时珍即入杏林医界,先从识药认药做起,他和哥哥一道当父亲助手,按方配药,一丝不苟。不久替父亲抄处方,然后帮助父亲写医案病历,有时还送医送药上门,守护危重病人。一关过后还有一关。
父子授受医道,是丝毫不敢马虎敷衍的,否则会砸了李氏医门的牌子。李时珍总是兢兢业业,钻劲巧劲干劲相结合。正如发明家爱迪生所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李时珍用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换来了巨大的收获。
李氏父子行医,堪称高风亮节,对于贫困的百姓他们总是尽自己的全力,而不收一文线。李时珍父亲虽颇具医名,但生活十分俭朴,住着普通的庭院,穿着大布宽衣,吃着粗茶淡饭,或有豪姓大家请他治病,排筵设席,水陆珍懂交错于前,美婢俊仆排列于后,他却正襟默坐,精心诊病,清修苦节,不为所动。
抑或贫者求医,他见之甚为同情,常置个人吉凶于度外,不论寒暑,无管风雨,送医送药,“虽百里之远弗惮也”。
父亲的这些优秀闪光之点,在李时珍身上光大发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时珍不贪图享受、言行举止,颇似其父。薪州人称大小二李。并称赞他们:“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报酬)”
李时珍崇尚医德,不向百姓索酬,却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行医疗病经验。此所谓不取亦取。
其实,李时珍注重深入群众,“采访四方”,农民、渔夫、猎人、樵夫,既是他的朋友,又是他的老师。他向捕鱼人请教鹭鸳的生育方法和鱼狗子的穴居情况。他研究萍、蘋、莼、杏的形态差别,农民们便把他们所知道的标本都采集来供他看。
通过医疗临床实践,李时珍学到了很多知识。《本草纲目》卷三十八记载:“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服,于甄上蒸过,则一家不染”。这是预防医学的先例,这段文字记载,乃我国医学史上“蒸汽消毒法”的最早文献。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来源:百拇医药网 云宫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