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新埔.莲华山古道(1)
这是我第一次来新竹县新埔镇旅游,面对陌生的地理、陌生的环境,事前做了不少功课。“新埔”,位于新竹东北部、凤山溪的中游的霄里溪流域,相对于较早开发下游地区而言,这里属于新开发的埔地,所以被称为“新埔”。新埔更早的旧名为“吧哩啯”,为平埔族语译,原意不详,是道卡斯(Taokas)平埔族竹堑社的领域。汉人开垦新埔,始于雍正三年(1725年),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间才形成小市集,文献上正式出现“新埔”这个名词。
新埔地区有不少古道,莲华山古道是其中最有名的,这片山区拥有四条古道,分别是“载熙古道”、“采茶古道”、“进香古道”及“回龙古道”。莲华山的山腰则有古刹“三圣宫”。三圣宫背倚莲华山,山形如飞龙,所以“莲华山古道”又称“飞龙古道”或“飞龙登山步道”。一座山能有这么密集的古道,看地图时,就颇令人向往。而这几条古道的路线都不长,可于一日内走完。
载熙古道登山口(飞龙池登山步道)。 |
如何规划莲华山古道的健行路线?却是颇费思量,一则我对当地不熟悉,二则是莲华山的山路颇为纷歧,就像台北的郊山一样,一座山往往有不同的登山口,区域内又有小路纷歧,登山路线便有各种不同的路线组合,事实上,也不可能在一天内将这座山区里的每一条步道都走完。
飞龙池 |
大部分的游客都选择从三圣宫出发。三圣宫目标显着,容易找到,且登山口有大型停车场,停车最便利。从三圣宫的“崇圣亭”出发(龙尾),指标明显,循步道至莲华山顶,然后从另一边(龙头)下山,刚好可绕一圈,回到三圣宫。我研究路线后,却决定从“飞龙池”登山口出发,依序走载熙古道、采茶古道、进香古道,抵达三圣宫午餐休息,然后再走回龙古道,衔接载熙古道下山。
进香古道终点,三圣宫的停车场。 |
这样的规划不以三圣宫为起点,而是以三圣宫为中点,可说是台北人的思维模式。怎縻说呢?我估算路程,上午八点半左右从台北出发,先送老婆及孩子回桃园中坜娘家,安顿之后,再驱车至新竹,抵达莲华山时,差不多已接近十一点。从飞龙池出发,则中午过后,抵达三圣宫用餐,三圣宫设施完善,可以充份休息之后,再走下一段古道。倘若以三圣宫为出发点,则变成要在莲华山的树下用餐,只能与干燥的黄土为伴。果然我这样的规划恰到好处。
我按照地图导引,顺利地找到飞龙池登山口。“飞龙池”,其实是一座灌溉用的大池塘,面积约有大半个足球场。碧波绿水,岸边有观景台,池畔则有三、两钓客悠然垂钓。附近竖立了一块“广源记圳灌溉蓄水池塘”的标志牌。“广源记圳”历史相当悠久,曾属于大正十二年(1923年)成立的“新埔水利组合”所管辖的一条水圳。
载熙古道 |
沿着飞龙池畔的柏油路前行,过飞龙池,随即看见马路右侧一条步道的入口有“飞龙池登山步道”的指标。这条步道即是“载熙古道”。古道经过整建,中间铺设了并排的鹅卵石,两旁护以细石,底部则固以水泥。石阶有点新,步道宽敞好走。一路笔直爬坡而上。过一转弯处之后,步道曲折右绕向上,不久,变为泥土路山径,踏踩的感觉更佳。
约十分钟,抵达上方的休憩平台,有水泥车道从前面横过。载熙古道至此而已,相当的简短。根据资料,载熙古道是一条供牛只行走的专用道路,昔日先民为了方便带着牛只上山工作,所以开路时,另建一条专供牛只行走的泥巴路。现在则已看不出牛路的旧貌。
古道为何取名为“载熙”呢?则令人不解。古道沿途不见任何的解说资料,古道空有其名而已。我上网搜寻资料,却无所获,颇令人感慨。地方政府整修古道,只注重硬体建设,结果往往如此。我不死心,继续搜寻,终于获得间接的资料佐证,“载熙古道”之名,可能是为了纪念一位空军烈士─吴载熙。若果真如此,又为何不立解说牌呢?徒使一段忠贞往事隐没。
地形地物识别训练场 |
由此继续前进,对路线有些迷惑,载熙古道越过水泥道路,直行的山径钻入森林里,但指标写着“三圣宫”往水泥道路的右边。我先走往右侧水泥路的尽头,尽头处似乎没路,于是折回,改走直行的森林小径。
后来才知道,水泥路尽头有一条山径,可接采茶古道,只是我没走至尽路,远远看,以为没路,便误判了。不过,也不算走错路,其实这些路都是相通的。我后来还是顺利接上采茶古道,并没有走太多的冤枉路。
直行进入森林里,山径曲折绕行于树林间,沿途有零星的芒草,但路况还算不错,林间极为平坦,如履平地,有林间漫步寻幽的适意。途中遇叉路,无头绪,随意取左行,约五、六分钟,蓦然出森林,眼前竟出现一片空旷的青草地。草地上军事障碍物,原来,我已来到莲华山的军事训练场。
莲华山曾设有供国军训练的军事设施,大部分都已废弃,只剩一小部分仍在使用。眼前这片草地是“班防战及日间单兵攻防战”的教练场,我穿越这片草地时,远处山谷的靶场竟传来阵阵的机枪声。一时之间,有置身于战场的想像。横越草原,有一条宽阔的土路,旁有一座高压电塔。
出森林,遇见一片青草地。 |
沿着土路前进,沿途还有其它的军事教练场,约两、三分钟,前方又出现一大片的碧绿草原,草原上有一道道间隔的迷彩矮墙。这里是“地形地物识别训练场”,假日时,则成了游客踏青郊游嬉戏的空间。
大草原前有一条水泥小路,通往右侧的森林。我于是沿着水泥小路走往森林,那是采茶古道的方向。走至路底,水泥小路变为山径,取左行,进入森林小径。山径平缓,约五分钟,遇左叉路,似通往莲华山军事训练场。继续取直行,林间小径,清风徐吹,走来相当惬意。约四、五分钟,又遇岔路,取右行。
进香古道 |
不久,终于看见“采茶古道”的标志。采茶古道绕往下山的方向,前半段是鹅卵石铺成的石阶路,后半段则为夹杂着零星石块的泥土路。茶叶曾经是新埔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同治元年(1862年),淡水开港,北台湾逐渐发展出以外贸为导向的经济模式,茶叶成为外销主力,新埔山区也大量的种植茶叶,农民与茶商走这条道路往返山区种茶、采茶、买茶。如今种茶已然没落,我沿路走来,并未看见茶山风貌。
巨枫神木(位于采茶古道登山口附近)。 |
一路下坡行,走来轻松。约十分钟左右,下抵山麓,绕经农家竹林及菜园,便来到地图上标示的“巨枫神木”处。这果然是一棵树干巨粗的枫树,约两、三人才能合抱住树干。巨枫树干高挺,老当益壮,满枝绿叶。树下则有祭台及焚香,大树有灵,所以被当地农民视为神灵祭拜。从巨枫神木前的水泥小路走出去,这时才看见路旁坡地有一小片茶园,使采茶古道仍然名符其实,这地方还有采茶故事。附近有几户民宅,地名为“小茅埔”。
沿着水泥路走出去,来到叉路,右转出去可接“竹20”乡道。直行,则可接“进香古道”。进香古道为昔日小茅埔地区的居民前往三圣宫进香所走的道路。这条古道的前段已铺成水泥产业道路,沿途有林荫,走来不沈闷。约五、六分钟,走至路底,变成登山小径。小径攀爬而上,一路弯绕爬升,约八、九分钟,终于接上棱线步道,转而往下走。这条棱线的步道由鹅卵石铺成,往上可通往军事训练场,往下通往三圣宫。
这段鹅卵石步道,虽然大部分是新铺的,只见零星的旧石阶,但铺工仿古,鹅卵石石阶布置铺列,显得很有古道的气氛。一路石阶陡下,幸好是下坡行,所以走来不费力。约十分钟,石阶路终点,遇叉路,左叉路山径可通往“忘忧谷”,接莲华山山顶的军事训练场。取右行,不久,就抵达了三圣宫的停车场。从飞龙池出发,至三圣宫,约一个半钟头。中午在三圣宫休息,背包里的“池上便当”,与庙犬分享。
(~待续)
旅游日期:2006.05.11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www.tonyhuang.idv.tw/@(//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