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光复初期,政府即曾公布“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规定各县市拟订街道名称时,必须能够发扬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或符合当地地理与习惯等意义以进行命名,而台北市路、街名称亦以下列范围为原则:
1、路(宽15公尺以上):以国家元勋、元首、主义、国训、省份、大都市、名山、大川及纪念伟人、复兴意义或地方惯用等名称定名。
2、街(宽8至15公尺):以各省之都市、史迹及本市重要地、河、川或地方惯用等名称定名。
因此,在台湾各地最常见的路名就属中山路、中正路了,难怪有人高唱着“中山北路走七摆”(摆:台语发音,指的是“次数”)。
除了这种命名方式外,有些地方道路名称还是蛮有意思的,以台北市为例,在总计600多条条大道、路、街中,以纪念前人命名的仅有中山、中正及罗斯福路(凯达格兰系平埔族部落名称),另若用中国大陆各省都市、名山、大川命名则需以忠孝东西路及中山南北路交点为中心分成东南、东北、西南及西北四区,并参照中国版图相应位置取名。例如在台北市找广州街,就要往南,要到酒泉街则须朝西北走。
至于高雄市当然就属那从南到北十条宽大笔直的大路,由南端一心路依序到北端的十全路,这一至十的数字含意有许多不同说法,黄福镇先生于“地名趣谈”一文中提及数字道路典故由来如下:
1.一心路:取其“万众一心”之意。
2.二圣路:“二圣”指的是孔子和关公,两人分称文圣、武圣。
3.三多路:取多福、多寿、多男子的意思,是祝颂的话。引自(庄子,天地)所载“使圣人富,使圣人寿,使圣人多男子”,而“多富”因为音似转称“多福”,沿用至今。
4.四维路:指礼、义、廉、耻四个立国的纲纪。
5.五福路:指长寿、富贵、康宁(健康安宁),攸好德(备有一切美德)、考终命(老寿而死)等五种人生所当具备的福气,典故出自(书经‧洪范)。
6.六合路:天、地、东、西、南、北四方谓之六合,即整个宇宙之意。
7.七贤路:指晋朝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竹林七贤”。
8.八德路: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9.九如路: 是一句祝颂辞。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10.十全路:是“十全十美”的意思。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