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月26日电】(中华网引南都周刊报导)李披元甲,霍战群杰!
看完影片、采访了一干主创人员后,我们发现,《霍元甲》是部反常规的影片,人物原型反而成了主演的替身,故事走向基本可以说是李连杰心路历程的投影。也就是说,片中霍的武学之路,就是李的人生进化阶梯——少年时体弱多病,练武后自我膨胀惹祸上身、纯朴美妙的初恋、爱国精神觉醒、最终领悟到武术真谛……
“武=止戈(制止格斗)”,这个从造字法里得出的等号,指的是《霍元甲》之魂;而影片,可用另一个等号说明:觉远(少林寺)+李连杰+霍元甲(故事)= 《霍元甲》!这并非电影解谜,当影院里响起“昏睡百年”时,我的耳朵里就回荡起20多年前那首铿锵有力的电影插曲“少林,少林”;后半部分李连杰的形象,也很像中年觉远。等本月25日影片上映后,你会有自己的感受。
袁和平在影片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武打招式,拳腿兵器轮番上场:迷踪拳对西洋拳、中国长枪对德国长矛、三截棍对东洋刀……让人惊喜的是,《霍元甲》并非干巴巴的动作片,在电影里,霍元甲远走他乡一段,情感上的涟漪被青山绿水消解,就像一首老歌所唱:目光慈祥,心不再想……
(图∕中华网) |
进化四部曲
《霍元甲》李氏人生
1起源
幼年学武少年得志
影片中,霍元甲自小醉心武术,但其父不让他习武。元甲与玩伴农敬荪偷偷抄录霍家拳谱天天苦练,终以稚嫩的霍家拳打败小恶霸,自此信心大增。该部分有场戏相当出彩:霍父(邹兆龙扮演)在自家庭院耍出一套飘逸潇洒的霍家拳,霍父扮相颇有古代隐士之风,其打法也是以柔中带刚为主要特点,长衫随风飘动,而力道也逐渐加强,这段戏也决定了霍元甲立志成为津门第一的铺垫。
而在现实里,李连杰也是8岁就开始练武,因为启蒙师傅吴彬的一句话:“无论做什么都要做英雄,别做狗熊。”听了心理很不服气,真正决定练武。经过两三年至今都会让他做噩梦的锻炼,李连杰在1974年的全国武术比赛中连夺少年组第一名、全能第一名;随后1975年到1979年,连续五年获该比赛冠军。
2变异
年轻好胜招惹祸害
成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师后,因锋芒太露好胜心强,霍元甲性格变得浮躁傲慢。某天他的徒弟被天津另一高手秦爷重创,他不问缘由闯入秦爷寿宴,威逼秦爷当场签生死状与他比武。虽然最终被他得胜,但却因此赔上了他一生最爱的两个人,母亲及女儿的性命!痛不欲生的霍元甲神志昏乱,遂远走他方。
这和李连杰青年时代的生活也很相似。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连杰演《少林寺》、《少林小子》、《黄飞鸿》等几部片,声名大盛后,92年因为人际纠纷和金钱纠葛,拍摄《男儿当自强》中途,他突然脱下戏装罢拍。随后和经理人罗大卫闹是非、新经理人蔡子明被枪杀,第三位经理人自己的姐夫又在蒙古车祸中遇难,甚至还包括和前妻黄秋燕离婚。系列打击下,李连杰回到北京隐居起来,很长一段时间没人知道他的行踪。
3进化
遭遇爱情改变命运
在霍元甲人生的第三阶段,月慈(孙俪扮演)起到了精神导师般的作用,其角色设置类似哲人王,以农间小事传达佛学思想,使霍元甲尽除戾气。在隐姓埋名的三年时间里,他和月慈之间产生了感情,恬静平和的田园生活也让他沉下心来思考武术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民族的真正意义。
利智对李连杰也具有同样意义。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李连杰说过两人至今仍旧非常恩爱,自己对利智的爱,可以付出一切名利、地位,甚至生命。平时他们喜欢安静地呆在家里,看看书和电影,并经常探讨人生哲理。这帮助了他明白拍电影不是最重要的,为此他还推掉了《卧虎藏龙》片约陪利智待产。
4共生
自强不息帮助他人
霍元甲成立“精武门”后,西洋大力士奥比音扬言要横扫东亚病夫,于是他赶往上海挑战奥比音,以自创的迷踪拳打败巨人,外国商会便策划一场四大外国高手挑战霍元甲的比赛。霍元甲知道是时候发挥“自强不息”的精武精神了,虽然最后和日本武士田中安野对决时,由于被下毒而看似毫无力气,但他仍坚持不去医院,面对劝他别再打的日本高手说:“活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类似这样的台词,虽然说教味很浓,但也体现了李连杰近年来的心灵信念。除了一直在影片中传达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还身体力行地坚持做善事。因此,这次拍《霍元甲》,李连杰根本不在乎票房,而只是想传达些积极的资讯,去帮助那些心理上有残疾的人。
(图∕中华网) |
功夫三段论
《霍元甲》动作解码
李连杰一直在强调,自己以后不再拍武术片,也就是说,《霍元甲》之后,我们再也看不到李连杰打架了——除非你哪天和他当面起争执——但他怎么会和我们起冲突呢?
谈到片子,李连杰承认,《霍元甲》是在总结自己40多年的经验:“这是部讲述我一生的电影”,也就是说——你的故事,听我的!这个移形换位打通了历史原型和他之间100多年的时光之墙,加上编撰新情节,两人就此在片子里融为一体。
看电影的前半程,那些淋漓尽致的武打招式,让人想起邵氏年代的武打片,充满了阳刚之气。拆楼大战生死较量后,节奏突然转向安静和柔软,也让人感觉非常过瘾。这样,电影里的擂台分成上下半场,上半场展示的是老子天下第一的匹夫之勇;而下半场则是以武会友点到即止的大家风范。两者共同组成了霍元甲这个传奇故事,同时也对应着李连杰本人的“功夫三境界”说法。
一、将精力都集中在技艺上,好勇斗狠。
高空擂台双拳攻赵健膀胱
大约在影片15到20分钟时,年轻气盛的霍元甲有点气焰嚣张,武学观念就是一定要打倒对方。他和赵健在高台的对擂,擂台巧妙地设置于高空,视觉效果特殊,又能对观众造成心理压迫,令人拍案叫绝。在这场戏中,霍元甲显示出畸形的好胜心,因此下手以阴毒招术为主,多攻人下盘,给赵健致命一击是用双拳攻其膀胱处,杀气腾腾。
拆楼大战刀劈秦爷光头
对决的场地是沽月酒楼,大战的结果就是所到之处无一完物,虽然酒楼没像其他武打片那样夸张地轰然倒塌。此战霍元甲好胜斗狠的阴暗心理达到极点。在狭窄拥挤的空间里,两人先是用大刀对决,从楼上到楼下,甚至在水池里挥刀对斩,然后在酒库里贴身肉搏。霍元甲先是用刀在秦爷的光头上划出深深的血口,现在又将拽住其头颅砸向酒瓮,加之配乐也颇有枭毒之感,非常震撼。四个时辰后,秦爷身亡,致命一击来自霍元甲用拳打中其心脏。
二、武功十分纯熟,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显现出来。
从小事悟出迷踪拳
霍元甲在与盲女月慈相处数年后,性格平复到恬淡的心境,从农家小事中悟出了武学的真谛,抛弃了门派之争等旧时武学陋习,创造出“与天同呼吸”的迷踪拳。例如霍元甲刚开始插秧,只顾着使蛮力,将秧苗插得不成规矩,且满头大汗,后来跟农民学会了如何调节气息,步伐均匀地插秧,而看到乡野小孩捕捉蜻蜓,蜻蜓忽而停在半空,忽而振翅飞起,踪迹难定,令霍元甲深受启发。可见,生活是最好的大学。
四两拨千斤斗大力士
霍元甲与外国大力士奥比音之战,也是四两拨千斤,如灵猿盘旋在石山之间,这场打戏以霍元甲腾挪移动的功力见长。这场比武是霍元甲初步使用“迷踪拳”,已经能够发挥该拳的基本特征,首先是避开力量和体型明显比自己强的敌人的拳头和力道,浪费对方精力,其次是借力打力,甚至借助对方身高完成一些高难度动作,不仅有效也很美观。最关键的是,迷踪拳最高境界是不以伤害和打倒对方为目的,所以当奥比音跌落擂台,头颅差点撞到铁钉上时,被霍元甲用脚钩起他的身体,救了他一命。
三、不再想攻击任何人,而是通过精神力量感化。
擂台赛留一手不伤人
电影一开始采取倒叙,表现霍元甲用迷踪拳打败饿国大力士后,和三大外国高手打擂台的戏段。先是远镜头给出旧上海的全景,然后逐渐拉近,进入法租界的某剧院内景。鼓点急促地响起,霍元甲力挫国外三台“肌肉机”,过程中李连杰用了好多种武器,而且动作风格既讲究短平快的真实又大开大阖。但在这种生命对决中,李连杰出拳都会留一手,在对手的胸口处戛然而止。
自强精神感动对手认输
最后的打戏,霍元甲与东洋武士安野的战斗很有东方味道,先是三节棍与日本刀比拼,最令人叫绝的是,霍元甲“空手套白狼”,将双方武器对换。而后的赤手比赛,因为霍元甲被日本人下毒,打斗中不停喷黑血,明知生命无多,依然走上擂台继续比武。最后还不让徒弟们报仇,因为“那只会带来更多仇恨。”要论精彩这场结尾打戏不算什么,但从感情上而论,霍元甲 “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唏嘘,连安野都被感动,承认自己输了。
在影片中,孙俪扮演的月慈说:头发长了容易打结,洗洗就顺了,就像人一样,要常常洗洗自己。
李连杰:
不想打赢别人时就胜利了
“ 我是学武术的,觉得自己有责任在适当的时候说些东西。”在自称为他主演的最后一部功夫片《霍元甲》即将上映前,李连杰在接受本刊专访中如是说。这个功夫巨星的电影形象,到霍元甲为止,恰好吻合了孙子兵法中的“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而作为一部李连杰人生镜子般的电影,《霍元甲》里的节奏也是如此“风林火山”。
事实上,对于他来说,《霍元甲》都可以不算一部影片,而更像可以播放形象的传声筒,里面有很多自己真正想说的话,这就难免有说教之嫌。但这正是他追求的境界,“就不管票房”要说人生进化道理,凡人未必都能理会。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图∕中华网) |
耍功夫
学武是为制止格斗
南都周刊:编剧王斌和导演于仁泰都说过,《霍元甲》融入了你42年的人生经历,其实就是你本人,请谈谈你对霍元甲的理解。
李连杰:从故事上讲,霍元甲从小希望拿天下第一,好勇斗狠因此犯下大错导致家破人亡,在人生谷底逐渐发现人活着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还有朋友、家庭、社会,最后领略到武术和人生真谛。《霍元甲》就是要表明中国武学精神不仅仅是打,不是说打赢别人是最好的,最重要是自强,同时不应该有派别之争、谁是最好之争,所以他成立了“精武馆”。
南都周刊:但在人们的思维里,通常武就意味着打斗。
李连杰:我是学武术的,觉得自己有责任在适当的时候说些东西。在人们的思维里,好像肢体强大、用武力制服别人就是武术真理,但在我看来,武力只能制服人的肉体,制服不了人的精神。什么可以改变?爱可以改变,这是更高一层次的。从中国人的造字法上说,“武”分解开来是一个“止”,一个“戈”,意思就是制止格斗的一种技术方法,它蕴涵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包括了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以及如何做人等道德问题。
南都周刊:那这部片子的英雄色彩浓吗?
李连杰:一般的武侠世界,就是好和坏、善和恶。好人就是给欺负的,上山请救兵,消灭了坏的之后,那救兵就是个英雄。我个人觉得这很严重,因为它属于西方的价值观。西方比较崇拜英雄,就认为一个神,因为他的伟大拯救了我们。东方文化是无为而治,人人平等,都有自救能力。在《霍元甲》里,我想表达他是个很人性的人,和我们没多大区别,只是为了希望成为天下第一,像奥运冠军似的。但他目标实现时,有些东西的失去和得到,都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南都周刊:霍元甲的这个转变,在影片中如何体现?
李连杰:完了他逃到乡下,在大自然的熏陶中,领悟到生命并不是自己看到的那些名利,应该得到的是什么,得不到的又是什么。然后他才懂得原来练武要建立一个武会,没有门户的,大家把优秀的东西都放进里面。练武的,就想全面强壮自己的德智体,每一个地方都强壮了以后,未必是要打倒对方,站在这里使得敌人不敢打你,起个威慑作用,这比自卫更好。我认为,霍元甲的哲学就是,中国人被八国联军欺负,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壮。
南都周刊:在动作风格上,《霍元甲》有什么特点?
李连杰:动作本身并没有什么,两只手两只脚,并不会创造出三个手三个脚。如果要说突破,我觉得是通过那些武打表现出了如何做人,是内在的一部分。外在的大家都追求更高、更远、更快,但肢体到了某一个境界,你分不出来什么是功夫什么是动作,那么能够分出来的,就是你的精神气息,一般的功夫电影里没有这个。
摆事实
好莱坞只给小角落
南都周刊:我们能把霍元甲看成是你自身的写照吗?
李连杰:我自己都已经说不清到底可不可以这么说。开拍前我们做了很多调查,有些思想应该是他本身有,我们理解了,或者是我把我理解的强加给他了。我希望让人看到的是,我变了,我做不了超人,做不了蝙蝠侠,而只是个身心强壮,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强者而已。这里,我不一定非得变成霍元甲,认同他的思维方法就差不多了。
南都周刊:但这个故事跟你的经历确实有点像?
李连杰:自我膨胀、挫折、懂得些道理,大部分人生都这样。 9岁时因为师傅一句“无论做什么都要做英雄,别做狗熊”,不服气开始认真学武想当英雄。《少林寺》拍完还没上映时,我训练时腿摔断了,做了7个小时的手术,打了8个月石膏,后来我到好莱坞发展,电影公司请了个著名医生做全身检查,得出的结论是我要么马上停止拍戏,要么准备一张轮椅。不过,我现在的想法是要身体力行地去帮助一些人,如果放弃电影这个平台,就无法将自己的感悟和大家分享。
南都周刊:那你怎么看在好莱坞的发展的这些年?成功了吗?
李连杰:这就是人生中的一个过程而已,没有成功不成功的定义在里面。别人有各种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我都能理解。中国观众对李连杰的期望,西方人是怎么看的,现实生活中你的商业价值在哪一个等级里,我都很清楚。你想想,你在非洲的一个英雄,我不是种族歧视,拿到中国来得有个认同过程。投资人当然要看到你的市场价值在哪个范围,最后的定位。不是美国人对我怎么了,我们要是美国人也会做一个精明的商
李连杰进化论宏观篇
电影里武功也好动作也好,起到的只是添油加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故事。你能认同那个故事,才会对他的行动产生共鸣。电影的魅力在于,同样是拥抱和接吻,有的能让大家等待和感动,有的却让人很讨厌,这完全是在一个故事上的。
南都周刊:周润发成龙他们几次回来接受采访,都表现出好莱坞不能让他们特别满意,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李连杰:你用什么坐标来衡量3个人在好莱坞的成功?奥运会也有个指标啊!前八名前五名,这个电影很难有指标。也就是说,这些人在美国电影里面,商业的动作的,只在一个很小的角落里有点生活空间,而且这个空间是属于三流和二流的。
南都周刊:这是你们不约而同选择回来的原因吗?
李连杰:我觉得回来出去这个说法,是人们还没有完全了解今天社会的状况。现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啊,电影跟我任何产品都是一样的,中国人拍的也希望全世界去看嘛!我在欧洲、美国拍电影,一样是全世界的观众。这个产地在哪并不重要了,一个了解市场运作的人不会有这种区域性。
讲道理
成功是失败之父
南都周刊:霍元甲会是你拍戏以来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吗?
李连杰:我觉得很多角色我都很喜欢啊,有些虽然不认同。我已经在西方讲了很多年,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别人老在问其他方法你能不能做个电影出来?所以我花了很多心血在《霍元甲》上,从个人奋斗里去写出来。但如果你希望看到80年代的那个《霍元甲》,可能就会失望,因为里面不会有把东亚病夫撕掉了,把你打倒就是威风的英雄这种概念了,现在是另一个时代了。
南都周刊:你怎么看待现在国内大导演都拍古装武侠电影?
李连杰:很简单,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时成功又是失败之父。那么几代人的努力后,有几部中国电影非常成功,这很好也很不好。好是因为那么多出色的导演,现在愿意来拍动作片,这可以把中国电影带到另一个境界,记得我以前拍这种电影没人瞧得起,属于弱势群体,人家觉得你那是商业;不好是说按历史回圈规律,十五年前香港就是这样一个状况,后来观众看腻了。所以,最好的时候是第一卷,鲜花最灿烂时就要凋谢了,轮回的过程。
南都周刊:作为一个演员应该怎么办?
李连杰:正常啊!流行三年到五年差不多了。2000年的时候我就跟一个朋友开玩笑,说很快这股热潮就过了。基本上我觉得五年就是一代人,观众的要求永远是新东西。花儿凋谢了,但很快明年春天它又来啦!
南都周刊:但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大部分功夫演员都是十年前的,并没有新人。
李连杰:中国以前有句话,“十年一个戏子”。西方人看到的成龙李连杰,没上学从8岁起就天天8小时练功,所以他们就说 “真功夫”。如果没有这么多积累,你突然说我是功夫明星,一看你以前是戏剧学校的,哪有信服力?所以我觉得这是大自然浪里淘沙的过程吧!
有意义
不要票房要理想
南都周刊:你说过,拍《霍元甲》的初衷是了解说中国每年有28万人自杀。一部电影对28万人自杀这件事情会有帮助吗?
李连杰:做任何事情,就我现在的思维方法,不会给说我到底要帮到多少人才去做这件事。没有,我就是尽心去做,能帮到一个是一个,一个都帮不到也没有问题,过程和行动是最重要的事。
南都周刊:你自己也曾是个比较自闭的人,什么让你转变的?
李连杰:生活中给我们内心造成痛苦的,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给我们造成痛苦的本身是一种病吧,那佛教也好道教也好,里头有方法可以解除你这个痛苦。所以现在文明社会,有两种思维方法,一种是靠法律建设一个大部分人认同的制度;另一种就像西方社会用宗教约束力去提前预防,也就是探讨心灵啊,环保啊这些方面的,让你对生命多点角度去了解,开心一些。
南都周刊:你怎么看待自己这么多年的电影?
李连杰:我觉得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意义。以前我拍了20多部英雄主义电影,就是说对社会中不公平的事情,用法律不允许的方法去解决,西方大多数科幻电影都这样。在我看来,电影有两种,一种是纯商业的,我是个很被动的演员,被人家选去参加商业行为,做人家脑海中的偶像;还有一种是你要去做理想的东西,不管它卖不卖钱,就只希望把心里话讲出来。所以《霍元甲》的票房如何我不在乎,关心的只是大家能够接收到我要传达的资讯。
南都周刊:你说霍元甲是个普通人,那为什么他能成为传奇呢?
李连杰:应该说,他并非一个个人英雄,而是那种理念,可以唤醒更多人自强不息,努力地强身健体,提升内心。这样,每个个体才是一个人,所有个体都强壮起来,那才是武术。如果就一个中国人很了不起,打倒几个日本人美国人,能算英雄吗?那只是技能非常好而已,他打倒了同等思维的很多人,对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没有帮助啊,对不对。那么霍元甲后来做的精武会,到后来影响了几十万人是什么呢?并非靠武功,而是他自强不息的精神。(//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