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8月6日报导】情系敦煌─河西走廊风情系列报导(二)(中央社记者谢震南台北六日电)“情系敦煌─两岸文化联谊行”参访团首站参访历史悠久的天水市,在这里积淀了为数可观的人文景致和内涵。境内古石窟“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以细腻精美的泥塑艺术及惊心动魄的险峻洞窟著称于世。
台港澳三地艺文界和媒体组成的“情系敦煌─两岸文化联谊行”参访团,七月二日下午抵达甘肃省会兰州市休息一宿,第二天就展开第一项行程,前赴陇省东南部的天水市,出席陇省各界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大典。
古名“秦州”、“成纪”的天水,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一个重镇。
事实上,由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就是诞生于天水,因此,被称为“羲皇故里”的天水,自然也就顺理成章跃为华夏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根据境内发掘的“大地湾遗址”证明,早在七千八百年之前,华夏祖先就在此地繁衍生息。
“天水”之名,据说得自于西汉“天河注水”的一段唯美传说。如果从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建置“天水郡”算起,天水建城至今已有二千余年。
天水市现辖秦州、麦积两区及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总面积一万四千三百平方公里,人口三百四十三万,其中,六十五万人汇聚于城市。
悠久的历史让天水市积淀了为数可观的人文景致和内涵。天水市现有二百四十五处分别属于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二百二十八处旅游景点、风景旅游小区四十七个。
除了现存的“麦积山”、“大像山”、“水濂洞”等六处古石窟,天水市还有五十处古建筑群,诸如“伏羲庙”、“兴国寺”、“胡氏民居”等。
参访行程第三天,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以细腻精美的泥塑艺术及惊心动魄的险峻洞窟著称于世。
自后秦时期开窟造像、创建佛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之久“麦积山”,位于甘肃天水县城东南约四十五公里,属于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系,山虽仅高一百四十二公尺,不过,由于孤峰突起,状如农家囤积麦,因而得名。
“麦积山石窟”,如今依旧完整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代洞窟一百九十四个(东西崖各五十四个、一百四十个),泥塑像,石雕像七千余身,壁画一千三百多平方公尺,至于泥塑类型,包括高浮塑、圆塑,粘贴塑,壁塑。
麦积山峰西南面为陡峭的崖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公尺,有的却宽达七、八十公尺。在如此陡峻的悬崖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教塑像,即便是在其他的中国石窟群也相当罕见。
中国的著名石窟之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上乘。周遭风光明媚的麦积山,叠峰层峦密布翠柏苍松和花草。攀顶极目远望,映入眼廉者,尽是郁葱一片,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
正由于这幅远景近物交织罗列,构成一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佳图景,此即是“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麦积山石窟显着特征之一,在于洞窟所处位置令人惊心动魄,大多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逡巡往来洞窟之间,全靠架设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通达。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民间甚至流传“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俗谚。不难想像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辛。
以精美泥塑艺术享誉中外的麦积山,现存洞窟一百九十四个,其中,包括从四至十九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七千二百余件,壁画一千三百多平方公尺。中国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麦积山石窟的雕像群,形体大小悬殊。大者可达十五多公尺,小者仅二十余釐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而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具备两大明显特征点,包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除了部分早期作品之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几乎所有的佛像均呈俯首下视之姿,也都有和蔼可亲的神情面容。
另一方面,如果再从塑像的体型和服饰角度来观赏,麦积山石窟的创作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转而显露出汉民族的风格特色。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顶十五公尺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五十公尺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六世纪中叶。
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
被中国官方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麦积山石窟”的管理部门全新架设和修复了一千三百多公尺的凌空栈道,便利中外游客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