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评毛泽东和张戎新书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7月4日讯】(美国之音记者东方7月3日华盛顿报导)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一首在中国脍炙人口的歌。
中国的孩子在学写字的时候,有的还不会写爸爸妈妈,就会写毛主席万岁了。毛泽东1976年去世之后,甚至直到今天,仍然像神灵一样被不少中国人顶礼膜拜。据中国媒体报导说,中国的出租汽车司机,甚至把毛泽东的遗像挂在汽车里,说可以保证一路平安,不出事故。
对毛泽东的负面评价和批判,至今仍然不被中国当政者所容。海外学者宋永毅,因为到中国大陆搜集毛泽东亲手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的资料,被中国政府以间谍罪抓了起来,后来在美国政府和人权组织的压力之下,不得不释放了宋永毅教授。
*《为人民服务》为何被禁?*
最新的一个例子是中国作家阎连科的中篇小说《为人民服务》的被禁。有评论说,这本书里有很多露骨的色情描写,所以被禁。但是,看过这本书的人知道,这本书里面的所谓色情描写,和中国大陆最近几年公开出版以及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上海宝贝》,《木子美日记》等比起来,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为人民服务》一书的被禁,并不是因为情色,而是因为政治。
中篇小说《为人民服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令人回味。师长太太在和勤务兵偷情的时候,不小心把毛泽东的塑像碰掉地上,摔得粉碎。当时这可是现行反革命的大罪。两人为了彼此让对方放心,不会去告发对方,争相在屋子里砸碎,撕碎了所有毛泽东的塑像和画像。
作者这样写,似乎是想表达中国民众当中一种隐藏在心底,但是嘴上不敢说出来的对毛泽东的复杂情感。正是因为这个对毛泽东大不敬的细节,导致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文件,“不准发行,不准转载,不准评论,不准摘编,不准报导”,已发行的刊物全部回收。
亚洲周刊报导说,各省市宣传出版部门正逐级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有关批示精神,认为这部小说“诋毁毛泽东,诋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诋毁人民军队,诋毁革命和政治,滥性的描写,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宣扬了西方的错误观点”。
*禁令成广告 禁书成礼品*
中宣部的官员们也许没有想到,信息的流动,是无法禁锢的。中宣部禁书的文件,不但没有造成这本书的被禁,反而使这本书成为海外第一畅销书。很多人因为这本书的被禁而千方百计,一睹为快。禁书越禁越热,这似乎已经成为这几年的一个定律,不禁,还引不起人们这么大的兴趣。从早些时候京夫子写的《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到后来李志绥写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无不如此。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回乡探亲的海外华侨纷纷反映说,回家买礼品越来越难买。海外的洋玩意,中国国内都有。
据媒体报挡说,现在海外华侨回国探亲最时髦的礼物,就是往国内带禁书。这一点,香港商人的嗅觉最灵敏。记者在香港机场见到礼品店摆在最抢眼位置的,就是章诒和所着的《最后的贵族》,实际上是《往事并不如烟》在香港出版的时候换了一个书名。最近,描写解放军官太太和勤务兵偷情的书《为人民服务》又成为海外华侨回国探亲的热门礼品。
*以史为鉴还是为尊者讳?*
章怡和在《往事并不如烟》中,以大量篇幅谈到毛泽东如何引蛇出洞,一网打禁中国有骨气的文人。对毛泽东的如实评价,是这本书被禁的主要原因。
最近中国和日本关系紧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外国记者问题的时候,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不过,这句话只能用在日本人身上,在中国不适用。对毛泽东的评价,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都是禁区。胆敢闯禁区的,轻者书被禁,重者蹲班房。就是普通网民在网上对共产党的历史发表一点不同看法也立刻会被网警封IP。
*颂毛网页几十万*
有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海外和禁锢言论,压制新闻自由的中国国内,对毛泽东的评价,截然不同。我们用最流行的简体中文搜索引擎,搜索毛泽东传这四个字,一共搜索到63万个网页,而且这些网页,大同小异,大多描写毛泽东的“生平、思想、业绩,反映毛泽东对于探索中国建设道路的历史贡献”。
*外刊书评被禁*
而海外的毛泽东传,带给大家的是不同的声音,英国华裔女作家张戎和她的丈夫联合推出了一本新书《毛: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作者说,这本关于毛泽东的书还原了毛泽东本来的面貌。《毛:鲜为人知的故事》肯定会被中国大陆的中宣部列入禁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国政府连海外刊登这本书书评的杂志也要禁。
据记者袁野报导,中国政府决定禁止《远东经济评论》杂志6月号在中国出售。这个事件的起因是海外华人作家张戎和她的丈夫新近合作出版的《毛: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书。该书揭露了毛泽东在1949年到1976年执政期间犯下的罪行。今年6月刊的《远东经济评论》杂志登载了泰晤士报驻远东记者约翰森.莫尔斯基为张戎的书撰写的书评。
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通知《远东经济评论》的发行单位道琼斯公司,由于六月份的远东经济评论刊登了张戎一书的书评,因此不能进口到中国大陆。
*《远东经济评论》:以被禁为荣*
《远东经济评论》编辑胡戈雷斯特尔告诉记者,《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在中国大陆的发行面很窄,一般只在涉外酒店才能买到,主要读者是在华外国人。中国政府禁止6月刊《远东经济评论》登陆,一方面是因为毛泽东的评价在中国仍然是个敏感话题,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国出版物严格控制的总体策略。
雷斯特尔说,远东经济评论不会因为6月刊在中国被禁而改变杂志未来的出版方针。作为该杂志的编辑,他本人更愿意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被禁事件。
他说,“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荣誉。这类事件发生的越多,我们越高兴。这件事情只是证实了我们刊登了一些发人深省的内容。这是读者们希望看到的。”
*《毛: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戎到底在这本书中写了些什么触动了中国政府敏感的神经呢?中国官方的媒体是不会报导的。下面就根据我们掌握的海外媒体对张戎和这本书的报导,给大家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华裔女作家张戎,53岁,现居住在英国。
自由时报刊登蔡礼如的文章说,13年前,张戎以英文写出《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The Wild Swans ),叙述张戎和她的母亲、外祖母三代女性,如何在毛泽东的极权下尝尽人间极苦,而后浴火重生的血泪史。该书轰动英美,被译成30多种语言,全世界销售突破1000万本,为她打出响亮的国际名声。13年后,张戎复出,与英籍夫婿Jon Halliday发表合著《毛:鲜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
德国之声引述法兰克福汇报:“在张戎看来,毛泽东毫无疑问是杀人如麻的最大杀人犯,只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谈及大饥荒和清洗使七千万人死于非命的史实,更多谈的是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和苏联古拉格群岛的受害者。希特勒和斯大林早已声名狼藉,而毛泽东的肖像却依然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张戎要移动这张肖像,以正视听。她坚信,她的这本毛泽东传记将使世人大开眼界。”
*揭穿神话*
德国世界报介绍说:“这本书的轰动之处在于它从1934/35年的长征开始,一块一块地拆除了毛的上升和建立红色中国的神话。这本书拆穿了红军与国民党蒋介石英勇斗争后撤退以及毛泽东战略高超的颂歌,称之为谎言和臆造。长征人数从开始时的8万6千人下降至结束时不足4千人,除了天气恶劣和地区贫瘠等自然条件外,唯一原因就是毛的拙劣指挥和战略无能……
“现在世界公众吃惊地获悉,毛泽东长征神话之一的飞夺大渡河铁索桥一事完全子虚乌有。根本就没有枪林弹雨下的英雄,红军未受干扰就过了河。由于有这样的好运气和苏联的不断支持,‘伟大的毛主席’才终于取得了突破。直到今天,北京仍然不愿意承认毛泽东圣像后面隐藏的真相。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样做等于拆自己的台。
“张戎的这本书是具有历史深度的成功创举,如果这本书在中国发行,将发生一场地震,就像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清算斯大林、继而开启了非斯大林化运动一样。53岁的张戎正在把这本书译为中文,即使这本书不成为现代史的重大转折点,它也会成为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地下文学作品。”
旅英作家马建和张戎同住在伦敦。马建认为,张戎做为中国人能这么执着地写一本书,他是非常敬佩的,正像写《文革受难者》的王友琴,写《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一样,她们都是默默笔耕,为中国历史写下了最珍贵的一笔。
*新书畅销 媒体聚焦*
马建说,在英国出版仅三天,八万册精装本《毛:鲜为人知的故事》销售一空,同时进入了亚马孙网上非小说类排名榜首,很快在英国成为畅销书第一名。
英国的重要报刊《卫报》、《泰晤士报》、《每日邮电报》、《观察家报》以及BBC电视台等媒体都做了大篇幅的采访报导和专场评论,世界各地的媒体蜂拥伦敦,美国的《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等都围住了张戎和她的丈夫。
英国的《每日邮报》评论导:“没有既几本书是注定可以改变历史的,但是这一本书将改变历史。”
在《星期日泰晤土报》上可以读到:“这本书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它将震撼整个世界。”
《观察家报》说:“这本书所揭露的事实,将会把我们对毛泽东的看法全部都推翻。”
《每日电讯报》这样写:“二十世纪我们犯的最大的错误中,西方的左派、政客等对毛泽东的热情是最愚蠢的。毛泽东害死了七千多万人,是因为这些人在西方没有什么朋友,所以外界对这么多人的死亡竟然没有感受。但是张戎是个中国人,她在写她的人民所忍受的灾难。为了替那些毛的牺牲者发出些声音,她的感情和愤怒在这本书里的每一页都闪烁着。”
现任牛津大学校长、前香港总督彭定康在《泰晤士报》上评论说:“谁是二十世纪最邪恶的暴君:希特勒?斯大林?波尔布特?读者在读了张戎的书后都会确信:中共前主席毛泽东是最邪恶的暴君。张戎重写了现代中国历史,这是一本具有爆炸性的书。”
*马建采访 张戎自述*
旅英作家马建说,为了便于大家去看一看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他曾经去了张戎堆满书籍的家里做了一次采访,了解了张戎写这本书的过程。我们只能摘要地向听众朋友介绍马建在采访后根据录音整理出来的有关这本书的内容。
张戎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张戎说:“写毛泽东对我的家庭,我的国家乃至世界都太重要了。这么一位二十世纪的重要人物,人们对他的了解又是最少的。我的家庭是在毛泽东时代组成的,经历了沉浮的岁月,也是在他的统治下破碎不堪的,我们在恐惧中生活,但不知道恐惧的源头,甚至我的父亲因上书毛泽东而在文革都被整死。
“那么,当我写完了以我的家庭为背景的《鸿》之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寻找这种革命年代真正的疯狂是从哪里开始的,哪里是祸根。我便走进我奶奶的战乱年代,走进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更走近我成长的每一页历史,这使我一步步瞄准了毛泽东,从这位政治大内高手的言行举止,从他留下的文字材料,看见了他的真实面目,也看清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剧原因。
“毛泽东的真实人生确实告诉了我,也告诉了人类,其实民族的灾难是人祸,中国人是毛泽东要称霸世界的野心的实验品。我要替那些己经‘奋斗终生’的人发出些声音。”
*广问博览*
这本书凝聚了张戎和她的丈夫的心血。他们从1993年就开始为这本书做了大量的调查,可以说走遍了世界各地收藏毛泽东相关档案的资料馆、图书馆。比如在东柏林、苏联、阿尔巴尼亚等档案馆,就有丰富的有关中国共产党的资料。文革期间,阿尔巴尼亚是中国唯一的盟友,从那里的资料看文革,令大家耳目一新。
张戎丈夫懂好几种语言,这就给该书的调查取证带来了便利条件。很多档案馆他俩是第一个走进去的。在采访过的七百多人的名单中,可以说世界上凡是和毛泽东谈过话的人,从美国总统福特、基辛格、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英国首相希思到达赖喇嘛以及马克斯总统夫人等,都采访到了。
当然毛泽东一生大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的生活圈和政治圈里的人,张戎也采访了他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如孟绵云、师哲、章含之、张玉凤等以及早年的罗章龙、易礼容、曾志、李淑一、萧克等,共过事的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李立三的夫人、林彪的女儿、博古的女儿、王明的儿子、邓小平的继母等等。她访问了太多的人了,而且有的不止几次。
*扫描革命史*
马建在文章中说,从《毛:鲜为人知的故事》的目录中可以看出,此书从毛泽东初涉社会,到走向共产党领袖的过程,进行了地毯式的扫描,也沿着中国革命的起伏跌宕,一直写到建立了新中国。把毛泽东治国的谋略和大量被尘封了的历史内幕给掀开了一角,这真是件了不起的工程。
马建写道,毛泽东已经死了近30年,无数受害者的灵魂从未得到过抚慰,从镇反到肃反,从50万右派的非命到大跃进饿死的上千万人的冤魂都没有了声音。张戎表示,她这本书会和《鸿》一样,也会和李志绥写的《毛泽东的私生活》的命运一样在中国成为禁书,但她相信有一天中国人会看到的。她也相信,毛的僵尸一天不离开天安门广场,中华民族就走不出独裁的阴影。(//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