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三部曲- ─ 买书读书写书
“人生在世,最大的愉快,是精神的愉快;最高的幸福,是心灵的幸福。”而我认为最能满足此一幸福者,就是读书。
我是个爱书的人-爱买书、爱藏书、也爱看书,最近疯狂地读书写作;家藏数千本书,至今犹以购书为乐事,朋友常因之笑我为“书痴”。也因此见张潮《幽梦影》〈论书与读书〉之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颇能领会一二。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罗马哲学家兼政治家小赛尼卡(Seneca the Younger)曾就“藏书之恶”作了以下之表述:
“最大的藏书室都在最无所事事者的家里,他们的书籍一层又一层,直顶到天花板。如今藏书室已成为家中必备的装置,和浴室一样。如果有求知识的热忱这还情有可原,惜乎收集了这满室的虔诚精心之作,不过是为了炫耀、为了装饰房室的墙壁。”
可见藏书者未必就是看书人。藏书而不看书,反成了“藏书之恶”!相对于此,据说拿破仑的马车里装有书架,但他每看完一本书,就将书从窗口丢出去。可见他亦深知“书在贵看,不贵藏”。
“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指的应是“能研究或能领会书本之内容”,而“看书”则是随意浏览。何者为贵,不难比较。何可者为难,无须赘言。
“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犹如蜂之采集花粉,只在酿蜜,否则徒劳无益。
读书亦如蠺吃桑叶吐丝,进而结茧,结茧只为破茧、化蛹成蝶、展翅高飞;读书也总要读出活处、读出用处,读它个破茧、化蝶、展翅高飞!读书不能读死书,读书在于求知、明理,而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张潮在《 幽梦影》〈论书与读书〉的文字中,有一则“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个人非常喜欢张潮先生以文章与山水相喻的这一则短文,总觉得它文辞精简却境界深远,尤其在游过桂林的山水之后,更能体会出“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的意境。曾经在漓江上尽览桂林山水,就有“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之叹,只是无以为名,尽是让漓江两畔的美景,随着船行速度随风消逝,而来不及仔细咀嚼这篇篇精彩的诗篇。
当然也曾想让自己的文章能呈现出案头之山水,但谈何容易,就如同李圣许所云:“文章必明秀,方可作案头山水;山水必曲折,乃可名地上之文章。”而张潮的回文句法,将文章比作桌上的山水,将山水比作地上的文章,如此回文的回环往复,情味盎然;譬喻微妙相契,巧妙传神;而映衬的对比明显,则又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张潮另有一段文句:“文章是有字句之锦锈,锦锈是无字句之文章”,说明山水文章贵在慧眼欣赏,灵心领悟。因此,除了能灵心领悟之外,如能再有文辞的修练,相信更能精确的记录及描绘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意境。
张潮《幽梦影》书中,还有一则短文论及书与山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启示我们善于读书的人,不是读死书,而是读活书。当我们有一颗澄澈的心时,看到万事万物,都是一本本的好书,因为书中有道,而万物也有道。
从一朵花中我们看到大自然的神奇妙,是多么不可思议。看它的成长、凋谢、不也像是人生的过程?原来万物都可以体现人生。下棋也有下棋的道理,每下一步棋总是要深思熟虑,深怕走错一步,而当我们在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不也是如此,这时只有冷静客观,才不会走错路。
看到张潮能够如此的享受人生,实在是令人羡慕啊!在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环境里,人人心中都有一块大石头压着而喘不过气来。于是常常在周休二日的时候,到各地去游山玩水,但不去还好,去了反而可能是一肚子气,因为到处都是人,连车子都没有地方停。原本是要放松心情,抒解压力的,结果却更有压力了。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学学张潮的豁达开朗,因为“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何必一定要游名胜?
只要心中无事,在家中种种花、看看书、听听音乐、陪家人聊天,都是好山好水。善游山水的人,必是能体会禅机的人,佛家有云:“一心十法界”,人的心能造万物,因此人若心中有事,即便到了美不胜收的地方,也像是处在地狱;人若心中无事,就算面对再困难的环境,也像在天堂一般。
“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用不难,能记为难”,拿破仑之所以每看完一本书,就将书从行进的马车窗口丢出去,便是要迫使自己以最大的决心将所阅读的书牢牢铭记脑中,不让自己有遗忘的余地。“能记”则不相忘,“能记”则随心所用,“能记”又何须再留书。而我,还在买书、读书与写作,如果行有余力,将所读的心得与精随,透过一篇篇文章,集结成一本赏心悦目、启迪心灵、增长智慧的好书。我虽不太能记得读过的书,但透过写作,让我能保留读过的重点,也算是自娱娱人的一件好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