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强迫症 – 儿童的梦魇

人气: 201
【字号】    
   标签: tags: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11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王知涵编译)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是一种精神病,多发生于儿童。患者受幻想、错觉所苦,奇怪的想法充斥他们脑中,比如忧虑、性、暴力,有时三者同时出现。在行为上患者也无法停止怪异举动,比如检查再检查门锁好没有﹔洗手再洗手,担心自己手上有微生物﹔走路谨慎、缓慢,深怕踩死蚂蚁或任何生物,使自己成为谋杀犯。患者会不由自主做一些自己也知道毫无意义的事情。据估计﹐美国患强迫症的儿童约有100万人,而且治愈后可能再度复发,而且可能持续到成年。强迫症令患者及其家人都十分困扰,许多专家试图透过各种研究找出强迫症的病因,找出预防的方法。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强迫症并不来自于心灵的创伤,而更可能是生理因素触发。一半的强迫症成年患者还记得他们年少时重复的思想,很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精神病患者。有研究显示﹐强迫症病征是由于大脑职司动作、思想及情绪的一群神经细胞受损所致。

美国心理健康学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研究员﹑儿科医生苏珊-史薇德(Susan Swedo)从研究中发现,席登罕氏舞蹈症是因为底部神经节受损而引起,链球菌是造成神经节受损的因素,大部分席登罕氏舞蹈症患者也是强迫症患者。该原因还引起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同时许多患有强迫症的儿童确实感染链球菌或感染链球菌后体内抗体水平高。因此﹐他们认为常见于儿童的“合并链球菌感染的儿童自体免疫系统神经异常”(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treptococcal Infection),简称熊猫症(Pandas)可能与强迫症相关﹐并怀疑链球菌可能引发强迫症。

人体内抗体对抗外来病菌时,也可能误打人体正常组织。覆盖在侵入病菌外表的蛋白鞘(protein sheath)和人体正常细胞外围的蛋白鞘很相似时,自身的抗体就会错误地对抗自身组织。就强迫症而言﹐当底部神经节细胞上的密码与链球菌蛋白密码相近时﹐抗体就会攻击﹑破坏神经节细胞﹐从而引发强迫症症状。当然不是每个感染链球菌的孩童都会有这种现象,甚至多数小孩不会发生这种现象。风湿热是由炼球菌所引发,但不是感染过链球菌的人就一定会罹患风湿热。史薇德也表示她的发现不能解释所有强迫症,以及所有急性强迫症的病因。

那么﹐如果细菌与心理疾病有关,细菌可以引发强迫症,使用抗生素或许能够减轻或预防此病的发生。许多相信这一假设的医生让儿童患者长期服用抗生素﹐一些孩子的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

但是﹐另外一些专家认为熊猫症的假设是误导,目前下定论还太早。罗彻斯特大学医学及齿医学院(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神经学教授罗杰-柯南(Roger Kurlan)认为﹐实验虽显示患有急性强迫症的儿童中很高比例可能是链球菌引起﹐但不能断定强迫症一定是由链球菌引起。一些小孩可能是链球菌的宿主,因此在任何时候做实验,对于由细菌引起的结果便多是正面的。许多儿童感染强迫症不是由于链球菌﹐而是其它因素引起。他举例说:“两周前这些孩中有90%可能吃过比萨饼,我可以把比萨饼和强迫症联想在一起吗?”

柯南还认为﹐每天服用抗生素来预防链球菌,反而使身体更脆弱,容易药物过敏。这样下来,遇到严重传染病,小孩子更虚弱。另外﹐柯南认为神经系统异常的小孩,对任何事都很敏感,如果他们的狗死了,如果他们父母在打架,孩子因此情况会变得更糟,进而引起感冒、花粉热、肺炎。只用抗生素治疗孩子的熊猫症,显然是父母忽略了其它疗法。慢性强迫症病患有可能是链球菌引起,也可能不是,柯南认为可以用药物及行为疗法同时进行。在对抗强迫症方面,行为疗法也有成功的例子。

孩童罹患强迫症尚无法证明和链球菌有关,史薇德及支持者表示因果关系还不能被确切证实,但深信他们的研究深具意义,不能被忽视。柯南认为科学不应该是猜测,还要有证据。他也在做这方面研究,样本数有80位患者,其中一半有强迫症病史,并且符合熊猫症的病征,另一半有强迫症,却没有熊猫症病征。两年来研究人员不断记录每一组链球菌的比例及强迫症的情况,如果链球菌会造成熊猫症,那么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会更严重,因两者都是破坏神经系统的病;相对的另一组没有熊猫症病征,强迫症症状应该会比较缓和。柯南的研究资料将于今年下半年发表,其结果有可能证明史薇德的理论是对的或是错的,但此最新研究更可能引导出诸多相关研究﹐因为科学的证据是一点一点累积的。

(资料来源﹕2005年5月22日nytimes.com)(//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