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3月29日讯】三点三十分,康德出门散步了!
在十八世纪的德国科尼士堡(Konigsberg)的公民,每天大概在下午三点三十分的时候,都会很准时的看见德国大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生于1724—1804年)出门散步了!
康德的生活习惯,就像日出、日落那样的有规律。他每天准时起床、穿衣、喝咖啡、写稿、讲演、吃饭、散步……。一位替康德写传记的人说:“康德的生活,是最规律不过的规则动词”。
康德在1781年出版《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这本哲学作品使他的声名远播。到1793年止,在欧洲据说已有两百种刊物在讨论康德的哲学。在1790年时,康德的哲学用语,已经可以在菜市场,或理发店内听到;当时在德国,这位大哲学家康德,可以说是一位风云人物。
康德认为“哲学的任务”可分为四大问题:
(一) 我们能知道什么?
这个问题是属于“知识论”的问题,在哲学的任务中,我们应该先知道“知识”的极限在哪里?
(二) 我们能做什么?
这是个“道德的问题”,也是所谓“伦理学”的问题 。换句话说,在我们知道“知识”的极限在哪里以后,就必须提出实际的问题,也就是“实践”的问题。这也是康德第二本作品《实践理性批判》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知”与“行”合一的问题。
(三) 我们可以希望什么?
这是属于“宗教”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宗教哲学”的问题。因为“宗教”是一种信仰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希望自己能够相信“天”、“上帝”、“佛陀”、“道”等,但我们很难去“证明”给别人看。
(四) 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所谓“人类学”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切哲学的基础问题。因为,不管是“知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没有“人”也就没有所谓的“道德问题”。没有“人”当然也没有“知识论”的问题。所以,研究“人”的问题,也就是“人类学”的工作。@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