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已久的乐舞——唐代舞蹈
政治安定,经济富裕的唐朝,在世界民族与大唐帝国的频繁互动下,缔造出乐舞文化的大交流!不但保有汉族音乐的传统,吸收西域各国的舞蹈风格,更集合前代艺术之大成,使得舞蹈发展在大唐里,蓬勃兴盛、大放异采!
唐朝的舞蹈艺术,造就了许多优秀舞人,绝大多数来自民间、宫廷、及私家的舞伎。例如众所皆知的杨贵妃,善歌舞、通音律,是唐代贵族中素富盛名的舞蹈家。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舞’,便因杨贵妃轻盈飘逸的舞步而更添光彩,诗人白居易就曾说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霓裳舞根据【婆罗门曲】而改作,节拍由缓而急,舞者随之律动,有时似驾云般地凌波微步,有时又如雪花般轻舞飞扬,当节拍缓缓停下后,回眸凝盼的舞者,巧笑倩兮,有如仙女下凡。
除了杨贵妃外,“公孙大娘”也是唐代杰出的舞蹈家之一:公孙大娘擅舞剑器,常在民间献艺。杜甫五岁时,就曾亲眼见识公孙大娘的剑舞,跳跃回旋,伸展自如,动如奔雷闪电,止如江海平波,进而激起许多人民的爱国情怀。
但是,一个好舞者不但要有高超的舞技,还得结合人文素养,才能充分展现完美的舞蹈艺术。所以,不论是杨贵妃还是公孙大娘,皆在琴棋书画、术德兼备下,进而使她们的舞蹈名扬千里、流芳百世!
除了单人舞外,规模庞大的乐舞,其恢弘的气势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贞观六年,唐太宗来到出生地庆善宫,赏赐人民,赋诗十章,由吕才制成乐曲,称为“功成庆善乐”。配合西凉音乐,动作安徐飘逸,闲静幽雅的舞风,表达出太宗仁义治国的德政,天下太平的理想。
贞观七年,唐太宗也根据作战队伍的进退、回护、突破等行动,编制了“秦王破阵乐”。乐器以大鼓为主,气壮山河、雄壮威武,歌颂唐太宗百战百胜、威震八方的赫赫武功!
古人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以每当新皇即位,无不马上制礼作乐;先秦学者更认为,一国一地的民风优劣,可从乐舞窥其一二。所谓:“审乐以知政”、“观其舞知其德”,乐舞不仅反映生活,更能教化人民、端正品行。唐代乐舞的丰富多彩,为汲汲营利的市井小民注入了原始生命的质朴与热情:且让我们唤醒沉睡已久的唐代乐舞,唤醒人们纯美的善良与真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