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星期人物》杜正胜扎根本土不怕吃苦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月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特稿

台湾新内阁欢喜上任之际,新阁揆却透露正名将暂缓,教育部长杜正胜更一度遭点名“留校查看”,许多教育团体纷纷出面声援,网路也出现连署支持行动,呼吁教育台湾本土化的艰钜工程不能中断,使得教育部长再度成为备受瞩目的内阁首长之一。

上任八个月,杜正胜推动落实以台湾为中心的文史课程改革,因此成为第一位遭受炸弹威胁的教育部长,也成为第一位特支费遭在野立委点名删除的部会首长。

但在台湾历史上,他也是第一位确立台湾史可正式在高中独立成册的教育部长,教育施政主轴中更首次正式纳入“台湾主体性”条文,让百万学子可以真正从生活其中的台湾宝岛开始学起,摆脱中国文史附庸的传统色彩与意识。

回顾上任迄今,杜正胜不掩学者本性的直言率行,虽每每引发反对者意识形态化的抨击,但也因为他的敢言敢行,多项教育施政得以出现突破性改革,例如军训教官体系陈痾,就在他施铁腕撤换军训处长后,得以推动结构性改革。

面对国人国语文能力的消退,杜正胜并不因中国文化相关而刻意忽视,上任后随即提出“加考国文作文”,其中虽引发推卸教学责任的社会争议,但能提出这项教育部规划已久却迟未敢定案的措施,显示的就是杜正胜不怕面对问题与争议的个性。

也因此,高中国文提高白话文比例,虽引发部分坚持文言文教学的中文学者反弹,教育部还是将如期推动早已公布的课纲;国中社会领域及高中历史课程,也改善以往台湾史远低于中国史的不正常,可望逐步达到一比一的平衡。

接续十年教改之后,杜正胜更整理出“培养现代化国民”、“建立台湾主体性”、“拓展全球视野”、“强化社会关怀”等四大施政主轴,强调唯有建立“创意台湾”,才能在“全球布局”。

杜正胜指出,在其他国家,如果有人必须费尽唇舌要同胞认识本地历史文化,那是很奇怪的事,认识本国文化本就是很自然的事,“台湾却似乎是不正常的国家,才会到现在还需要打笔仗争取台湾的主体性”。

他认为,只要过了这个过渡期,“台湾主体性就会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而所谓台湾主体性,并不是狭隘的政治、选举语言,而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今及古,从台湾出发的生活观。

相较于历任部长,杜正胜虽被视为台湾意识浓厚,但事实上,杜正胜是研究中国上古史起家的,他所重视的毋宁是扎根本土的理念。

就如在故宫院长任内,杜正胜和夫人、台大艺术史研究所教授陈芳妹,前年起就透过慈善机构认养了一位西藏贫困小喇嘛益罗;为了与小喇嘛联络,杜正胜特别请朋友以藏文翻译写了一封信,自我介绍为“台湾的大学教授”,并鼓励小喇嘛“你是蕃(bod ),不要忘记蕃文化!”彰显的就是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忘本”。

面对外界夹带意识形态与政党对立杂音的争议接踵而来,教育部内部同仁却大多感觉,“面对争议,杜部长都会一肩担起,不会把外界压力转到属下身上”。

例如在部长与高教司长浑然不知下,一位科员转发行政院游内阁推动“正名”政策相关文件给大学,一直强调尊重大学自主的杜正胜成为众矢之的;但杜正胜并未因此处分部内人员,选择承受社会及大学的误解攻讦。

甚至在“教师组工会”问题上,过去部长多不愿得罪教师团体,杜正胜却直言教师要组工会,就必须名副其实比照劳工,“不能好处全揽、坏的全排斥”;虽然这段谈话引发过去曾要求前部长曾志朗下台的全国教师会再度要求部长下台,却也因一言道出社会无法免去的疑虑,部分家长与教育团体因而出面支持教育部,不必一切“受限”于教师团体。

此外,高中历史争议纷扰,教育部一度发生爆炸案,杜正胜成了教育史上第一位面对炸弹威胁的部长,但他隔天还是照常进入教育乔公。

爆炸声没有令他担心,真正令他感慨痛心的,反而是“台湾的民主化根本还没成熟,台湾社会的开放多元,令许多人存有不必要的危机感”。

也因为这种危机感,上任前,杜正胜引用一张横躺的“台湾地图”,就引发泛蓝立委围剿,无法接受我们其实可以用不同角度看台湾;他近日再选出十二张台湾古地图印制月历,却引发抢购热潮,甚至泛蓝立委也抢着索取,台湾意识的觉醒,其实已如洪流蔓延。

新旧内阁交接之际,一向在家只听古典音乐的杜正胜,年终记者餐会中难得地开口高唱“母亲的名字叫台湾”,面对询问难道不怕再被扣上“去中国化”大帽子,他只是浅笑,“这是这个时代背景的歌曲,大家要怎么想都可以”。

对杜正胜而言,最可惜的,其实是没时间看书写书,媒体希望他为施政打分数,他表示要“留给社会公评”,但对自己的学术,他却打了不及格分数,“现在连看书都成了奢侈的事”;为补强进度,杜正胜已预订黄历新年假期将浸淫在书香世界,专心写论文。

为了教育事务南北奔波,自小罹患心律不整的杜正胜,以往勤练瑜伽及每天早起爬山的运动习惯,现在也几乎放弃,只有每周六凌晨两小时的四兽山健行,成为他与夫人唯一的谈心机会。

面对未来还是朝小野大的局面,意识形态之争仍难免,年过六十岁的杜正胜指出,除了追求学问,他凡事都不强求,从大学、中研院、故宫院长,到进入原本就争议不断的教育部,每个工作都是人家主动找上,“命运要你到哪,你就只能到哪,重要的是,一切要把握当下尽力而为”。

诚如他走进教育部第一天,就引用母校台南师院校训“铁肩担教育、笑脸迎儿童”对同仁期许,历经八个月的风风雨雨,杜正胜对理念的坚持不变,但也开始学会放软身段,“教育这个担子,大概只有‘铁肩’才能承受它的无限重量,而未来严峻的挑战,恐也只能以‘笑脸’相迎”。

(//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