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常微服暗访,体察民情。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事时,有一年年关将近,他陪同苏州府一位姓蔡的州官外出巡游,走到南门街,看见一群人围在一户人家的门前交头接耳,指指点点。他们分开人群走近一看,原来这户人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古怪的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过往的路人正是不解其意而议论纷纷。郑板桥看罢,顿时心情沉重,皱起了眉头,他对身边的一个随从耳语了几句,这个随从随即飞奔而去。不一会儿,这个随从又气吁吁地跑了回来,只见他一手拿着几件衣服,另一只手提着一块肉,肩上还扛着一袋粮食。蔡州官和众人看到了,不觉莫名其妙。
这时,郑板桥上前敲了敲那家的大门,没想到门一下子自己开了。郑板桥和那位蔡州官往里一瞅,只见屋里四壁空空,这家老小围着一床破被子困坐在床上,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灶里更是冷汤冷水,吃喝皆无。郑板桥带着随从走进门,对这一家老小说:“新年快到了,这几件衣服你们穿上,还有几斤肉,一袋米,你们留下过个年吧。过了年,有什么困难去东关街找我。”这家人认出来人正是热心救济穷人的郑板桥,于是,趴下来就磕头,千恩万谢。
等郑板桥一行人出了门,围观的众人皆不解其意,蔡州官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禁问道:“郑大人,你是如何知道他家没有衣服穿,又没有粮食吃呢?”郑板桥笑着说道:“你看门上这副对联,这户人家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只有南北)过年啊!”众人听了恍然大悟,不禁齐口称赞:“郑大人真是博学多才,聪慧过人呀!”
原来,这副对联中隐去了与“衣”、“食”谐音的“一”、“十”,即缺一(衣)少十(食),真可谓别具匠心。@(//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