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环球好评

黄燕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荒谬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15日讯】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社会主义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产下了红色中国,以至在1867 ??1989这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影响了 20多亿人的生活。中国共产党自夺取政权后,即把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视为圣典,并用这个理论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的改造。现今中国一些人提出“马克思主义工程”,又要把臭名昭著的马克思主义僵尸弄出来糊弄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就经济学流派而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可以归入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一派,其特征就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在马克思之前,李嘉图就利用劳动价值论攻击亚当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创立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就是要暴力分解传统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马克思主义思想邪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不仅需要本国无产阶级的努力,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胜利,有待于在整个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

其实早在1896年,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欧根就预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必将在二十世纪末陷入自我崩溃之中,并在《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终结》中批驳了“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论”是极其荒谬的!那个时期的门格尔、维塞尔和庞巴维克就以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姿态出现,用边际效用理论、时差利息理论、均衡理论驳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谬论。庞巴维克还指出了《资本论》第三卷同第一卷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法西斯主义都属于中央集权 “管理经济”类型,这种公有制经济模式只会产生政治上的专制、经济上的干预主义。

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来说,其在《资本论》序言中写到:“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经济学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论”,是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劳动既包括直接劳动,又包括物化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厂房和机器中的间接劳动。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一方面使得常规性劳动转化为机器操作,人的劳动转向以创造性劳动为主,另一方面,必要劳动比例逐渐下降,直到变得微不足道,人类劳动基本上成为“剩余劳动”或创造性劳动的联合劳动,从而,价值生产作为经济形态的合理性消失为更高的形态(计划经济)所取代。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概念是指收益同劳动成本之间的差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差额,是因为工人被迫把他们的劳动出卖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只向工人支付了他们所创造的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在没有机器损耗的简单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马称之为 “剥削率”)就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利润对工资的比率。出于对资本的厌恶和对资本积累的憎恨,他要重新审查劳动剩余,因为他只有否定劳动剩余的节俭积累,才能达到抨击资本的目的。

20世纪 30年代时,自由主义思想家米瑟斯在《公有制经济关于社会主义的研究》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不可能进行经济核算。在政治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所有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和土地均属公有,既不能买,又不卖,因此,不存在由于短缺而形成的市场价格。没有市场的自然价格,就无法进行成本的核算,更无法进行成本和收入的比较。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具有任何合理的、可以用计量表示的计划和商业行为规则,它必然会导致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持续不断的错误判断,造成资本的扭曲和社会生活的持续下降,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并不象它的信仰者所认为的那样是 “更多或更好的计划”,恰恰相反,社会主义意味着更糟糕,意味着贫穷和落后。(参见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从“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说起的。尽管他首先强调,“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来加以考察”他还是一开始就置“劳动”于资本主义形式下,从劳动已有大量机会利用非所有权的资本的较晚时期,即资本在较大规模下运用,个别劳动者自己使用自己的劳动资料的现象的只是这个时期的支流这样一种社会形式下来考察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即劳动过程)的叙述中,马克思开始只是泛泛而谈。例如:“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直接掌握的东西,不是劳动对象,而是劳动资料”等等。不过他在之中说道:“劳动过程的进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都算作劳动过程的资料。它们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但是没有它们,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或者只能不完全地进行。”(见《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203 、205页)

这种对劳动过程认识的流露,对他在后面把资本分割为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显然是一个败笔,但他又不得不承认事实。这样叙述显然事倍功半,于是他抓了一个资本家,并从 “狡黠的眼光”开始,把从对物的叙述变成了对人的轻蔑。因为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这一位主角先生不满足于价值形成过程而坚持要超出这个界限实现增殖,才带来了人间的种种不愉快。他说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221、220页)而这个过程 “正是他(这个资本家)发笑的原因”。可我们只要细心的想一想,如果这个资本家不会笑,也就是说,不论他投入多少资本,他都只能形成这个资本,他投入100元,收回的也是100元;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像孙悟空在如来佛手心中的筋斗一样,那他还会去自找镇压吗?他还用得着资本吗?这个时候,他就只会把已足够自己使用外的一切也都消耗掉。这样一来,人类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

从这两个过程中吸取了灵感后,马克思开始了对资本进行暴力革命式的分解。我们知道,利润就资本的增益来讲,资本就是用来再创造财富的财富。他要把资本中的一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否决掉,把增殖的作用全部加在活劳动上,才能实现“揭露”剥削的目的。为此,马克思说到:“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是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并且,“就生产资料来说,被消耗掉的是它们的使用价值,由于这种使用价值的消费,劳动制成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实际上没有被消费”。被否决的正是资本中这个生产资料的部分,马克思称它“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就把它称为“不变”资本。

好像这个不变资本是一种天然服务。当你建造房舍,修造机器的时候,我在一边欣赏,当你建好房舍,造好机器的时候,我就住进去,然后按时付给你的只是这座建筑和其中机器的消磨折旧费。一切都是合理的,因为我付足了房屋和机器的消磨折旧费,它们的价值就还在;当房屋倒塌机器报废后,一切就又原封不动回到了你手里。只是时间过去了,你的苦心白费了。如果真的筹备生产资料只是某些人的义务,那人人都有乐得坐享其成,剩余就不可能会有,资本就不可能形成。马克思对劳动力却说道:“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即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却不是这样。当劳动通过它的有目的的形式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并保存下来的时候,它的运动的每时每刻都会形成追加的价值,形成新价值。……劳动过程在只是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并把它加到劳动对象上以后,还越过这一点继续下去。要再生产出这一等价物,6小时就够了,但是劳动过程不是持续6小时,而是比如说持续12小时。这样,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于是,“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可变资本。”这样,资本中就只有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者资本,因为只有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才创造价值,既创造原资本的价值,恢复了旧价值,又创造性了新价值。(预付给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更又创造了剩余价值。一切都是可变资本的变化作用,孙行者只有七十二变,可变资本却有无数变。

但马克思又不得不把不变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因为他意识到,没有不变资本参加,可变资本也变化不了。于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就产生了这样一对荒诞的对词。在否定了不变资本的资本作用以后,马克思把资本增殖的这两个部分即新价值和剩余价值都划归了活劳动。新价值已作为工资付给了劳动者,剩余价值也应同样交出来,但不是交给劳动者,而是以各种扣除的形式交给劳动者的代表。他的根据是,没有劳动者的现在劳动,机器就不会运转,产品就生产不出来。但没有机器和相关的厂房设施这些过去劳动呢,产品是否也能同样生产出来呢?他看不到(实际只是这个时候看不到,前面他就看到过,后面他还要看到)。因此他愤怒而激动地谴责资本家,要资本家把已经实现资本后的剩余价值全部交出来。

但在另一场合,马克思又声称资本是资本家用剩余价值一次次积累形成的。他鼓动民众用暴力夺取资本,占有生产资料,把机器和厂房全部收归无产阶级所有。这时他又看到了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的重要了,没有它们,产品同样生产不出来,没有它们,劳动就只是一句空话。 马克思显然把这种资本方式的劳动过程看成是原始采撷过程,就向资本是自然物产一样,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利用这个自然富源尽力采撷,而收获只按采撷来定。因为自然特产是不会向采撷者要求代价的,资本也就不能要求代价。这种劳动秩序如果永恒的话,劳动资本就不可能性形成,人类将永远驻足于自生自灭的动物状态。

从剩余价值的资本占有,马克思即判定了资本的剥削(不管这是否过于草率,反而会掩盖现实存在的剥削);这一立论即是以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来确定的,那么资本对剩余的占有率,就可确定为资本的剥削程度。即如果剩余价值被资本全占有时,剥削程度就为 100%,如果剩余价值被资本占有一半时,剥削程度就为50% 。但这在技术上显然是困难的,马克思为此在理论上把从宣传上说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改为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他的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于是,剥削程度就变为资本对剩余价值的产生率。这种剥削程度的判定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种危害性的后果。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分析:马克思先把总资本 C(见《资本论》中马克思使用的符号和公式,下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不变资本 C,另一部分是可变资本 V,即C = C + V。当生产过程结束后,得到的产品价值 = C+ V +m(剩余价值)。这时的总资本就变为C + m = C 。马克思说:”因为可变资本的价值等于它所购买的劳动力的价值,因为这个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工作日的必要部分,而剩余价值又由工作日的剩余部分决定,所以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等于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之比,或者说,剩余价值率 m / V = 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有程度的准确表现。马克思对此举例说道:”假设产品的价值 = 410 镑 + 90 镑 +90镑,预付资本 = 500镑,因为剩余价值 = 90,预付资本 =500,所以……剩余价值率不是 =m / C或 m / c + v ,而是 = m / v ,也就是说,不是90 /500而是90/90 =100%,比表面的剥削程度的5倍还要多。…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马克思之所以要采用这种剥削程度的判定方式,目的就是为了说后面这句话,他要从物化劳动的形式和流动劳动的形式上表现的工人为自己的劳动和为资本家的劳动之间的比率来判定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可这种比率却正好说明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高低或社会不同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因为技术进步就意味着生产中所耗用的劳动量越来越少,社会发展也表现出人类生产劳动中生产资料即所谓不变资本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样一来,马克思的判定方式就只能使他的理论走入荒谬,进而引导它的狂热追随者们进入政治和经济的绝境。 因此,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对国家繁荣必不可少的物质财富创造来说,只能是没落、荒谬的!

马克思不是从财富的生产和增长着手,而是从经济的结果上论说富人与穷人是如何地不平等,并且认为富人不是靠勤劳、节俭积累下的财富,而是靠剥削穷人起家的。他的经济学说是以设定富人剥削和掠夺穷人为前提的, 所以他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制度是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罪恶根源。(《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一卷829页)。

劳动剩余就它的存在来说,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前提,就它的产生来说,只能是勤劳、节俭的结果,这是经济学的结论。不管它是国家的还是世界主义的经济学,都是这样。资本积累预示着人类社会劳动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资本的运用方式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由不同的社会性历史阶段形成并决定的。迄今为止,人们还不可能寻找到比资本由所有权者自主运用更科学的运用方式。因此,马克思的思路不管从历史来说,还是从现实来说,都不但与经济学截然相反,更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文明进步背道而驰。 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局限也愈来明显,无法解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及其不断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果是计划经济,马克思根本不去考虑他创造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会导致极其严重的物品短缺和政治上的专政奴役。也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提醒人们那样,应提防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它会带来政治极权主义的后果,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可能按照经济学的自由秩序理智地使用有限的资源, 社会主义者肯定会用其实践证实,他们不是通往自由经济市场的道路,而是通往政治专制独裁和经济干预主义的道路。就马克思主义本质而言,它是一条通往极权主义的、纯粹消极的、非经济的、不自由、不平等的专制社会。(参阅《通往奴役之路》)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于国家繁荣必不可少的物质财富的创造来说,是无能的。马克思为了与圣西门、付立叶和欧文社会主义相区别,把他的社会主义上冠上一个科学名词即“科学社会主义”或叫做“科学共产主义”。共产党人也就是打着民主与科学的旗号进行暴力革命式的劫夺国家政权,同时也用暴力 “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往工具的支配权,剥夺他们对产品的自由交换和分配权”。 这种劫夺个人财产权的后果窒息了经济自由发展和民众的劳动热情。共产党人劫夺后又在产品的分配中将大量财富消耗在巩固专政的政权上,而不是用于与财富创造有利的方面。这种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形成全社会财富被专政政权完全占有,形成官僚阶层极其无能和腐败。

美国著名自由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压制,以及对自由贸易的低制,是各国之间发生磨擦的一个最大的根源。当年的集体主义国家如希特勒的德国、墨索里尼的意大利、佛朗哥的西班牙和后来的共产党国家苏联、中国及其卫星国,都对经济进行强制干预。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都诞生于同一个反民主、反自由市场经济的、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机因素。马克思为什么反自由、民主市场经济? 因为在马克思的眼中,“私有制”是人类社会一切罪恶的根源,所以他就号召人们进行阶级斗争,用革命的暴力夺取政权,剥夺私营企业主对产品生产、交换和分配的权利,并由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所有。

马克思赤裸裸地宣扬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认为国家政权的本质就是要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他把工人定为第一等级;把农民定为第二等级;富裕的人定为剥削阶级并把他们打入无产阶级的专政地狱。无产阶级专政任何操作呢?马克思认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所以“无产阶级专政”要依靠共产党来执掌国家政权,实行共产党的专政。

马克思自认为掌握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以先知先觉的身份预言“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他说 :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并声称这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规律。在他看来,随着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会使工人变得越来越“贫困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经济体系,随着经济不平等的扩大,一次灾难性经济危机将会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这个时候,受压迫的无产阶级逐渐觉悟并最终起来进行革命斗争,通过一次突然的暴力革命把政权拿到手。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将是完美无缺的。计划经济政策将把大家引渡到社会主义,再进入更高级的共产主义。在这个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计划要什么,就有什么!在马克思的这种谬论指引下,其信徒们用狂热的激情在自己的国家建设着乌托邦主义理想国。但是,在经历了两三代人,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的经济成就与乌托邦梦想仍然相去甚远,不得不承认计划经济无法实现其想要到达的目标。 也正如弗里德曼所说:“凡事详细的中央经济计划统治一切的地方,那里的普通公民就受到政治的束缚,生活水准低下,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普通公民成了实现国家目标的工具,收入仅够维持他们适度的生产”。 在这种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下的公民“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离开他们的共产主义天堂,投向自由的资本主义地狱”。

2005年11月30日

--转载自《议报》第228期 //www.chinaeweekly.com(//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