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乖啊!你真聪明!”
大多数父母都坚信,称赞孩子可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得到安全感,树立起正面的积极意识。那么,为什么会有不适当的称赞,使孩子产生紧张和恶劣的行为呢?理由就在于,孩子们经常产生破坏的冲动意识。
当父母对孩子说:“你好乖啊!”、“你真聪明!”的时候,他可能会因为心目中的自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而无法接受你的称赞。在他眼里,你可能是用一种称赞的方式来“讽刺性”他,希望他成为父母所希望的样子,因为大多数时候,他可能不是“乖孩子”,也不“聪明”。因此,当他听到的称赞愈多,为了表现他真正的“自我”,他的行为就会愈恶劣。
事实上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当他们刚刚称赞孩子的好行为之后,孩子们接着就会撒野,好像孩子对他们的称赞完全不在意。这可能是孩子们演的“哑剧”,是他们采取的表达方式,表达他们有一个“公开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更真实的“隠藏的自我”。
我的儿子刚满月的时候,朋友罗萍带着她的四岁女儿小雨来看弟弟。一见到我儿子,罗萍便把他抱在怀里,端详了好一阵子;而小雨则表现出少有的安静,独自在一边玩,好像妈妈不存在似的。于是,我们便跟着小雨开玩笑说:“小雨,妈妈把弟弟带回家,你觉得好不好?”见小雨不说话,我们又说:“不然,妈妈再生一个小弟弟给你好不好?”见小雨还是不说话,我们便讨论起罗萍再生一个儿子的可能性。
又过了一阵子,小雨仍然一个人安静地在玩。这时,我意识到可能冷落了小雨,便对小雨说:“小雨今天表现真乖,真是一个乖孩子!”这时,只见小雨突然起身,随手把荼几上摆着的一个小花瓶推倒在地,摔得粉碎。
过了几个星期之后,小雨无意中透露了这次风波的袐密。原来在妈妈逗小弟弟玩的时候,她心里就一直嘀咕:“妈妈平常总是责备我,原来她喜欢的是弟弟。如果妈妈真的带一个弟弟回家,那么我的玩具是不是就要全部被他霸占了呢?要是这样,我不要弟弟;或者如果我生一场大病,这样妈妈一定会为了照顾我,不要小弟弟。”正当她想到这个坏主意的时候,我就为了她的安静而夸奖她,我的夸奖提醒她不该有这种坏想法,所以她想表示不该得到我的夸奖,于是东张西望,看到小花瓶,就立刻发生了之后的事。
“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尽管赞美通常具有神奇的效力,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赞美有时也像青霉素一样,不能随便拿来就用。使用药效强烈的药品有一定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剂量、间隔时间,以及注意可能产生的过敏反应等。所以在称赞孩子时,也要注意规则,不能“超剂量”使用,并注意使用时机,防止“过敏性反应”等。
例如,在孩子把房间打扫干净以后,最恰当的评论是表示他打扫得如何辛苦,房间有多干净;最不合适的话语是表示他有多乖、多主动。父母对孩子所用的夸奖字眼应该是一面镜子,提供一个“真实”的影像反映孩子的“成就”,而非夸大他表现的影像。下面的例子就提供了一些适当的称赞方式。
有家人旅行回来之后,父母忙着上班,八岁的儿子便在家里把房间收拾得很整洁。他将地上的垃圾扫干净,将桌上和窗户上的灰尘擦干净,并把椅子放得很整齐。妈妈回家见到了非常高兴,大方赞赏儿子的努力─
妈妈:“房间那么脏,真不相信你只花了半天工夫就清理得干干净净。”
儿子:“这是我做的!”
妈妈:“房间里满是灰尘,爸爸的杂志、报纸又到处都是!”
儿子:“我把该擦的都擦了,该放好的都放好了。”
妈妈:“这工作非常不简单呢!”
儿子:“是啊!”
妈妈:“房间里好整洁,看起来就叫人心情舒畅。”
儿子:“对呀!这样子干净多了。”
妈妈:“谢谢你,儿子。”
儿子:“不客气。”
这位妈妈的话使儿子因为自己努力打扫而高兴,因为他的成就而得意。这天傍晚,他几乎迫不及待地等待爸爸回家,要让爸爸看看整洁的房间,重温因为努力工作而带来的好心情。
相较之下,下列的赞美的话语对培养孩子的品格来说,就没有如此大的效力─
“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你真是妈妈的小帮手。”
“要是没有你,妈妈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些赞美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还没达到这么高的标准,且无法长久保持这种光荣记录而引起焦虑,造成他们采取负面行为,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所以,父母要尽量避免使用“了不起”、“像天使一样美丽、可爱”等不着边际的赞美,给孩子恰当具体的赞美话语,赞美才会成为一股提升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
转载自:德威出版《学会跟孩子说话》@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