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的前身叫做“道情”,这种叫法在有些地方延续至今,所以先解释何为“道情”;根据《辞海》对于“道情”的解释说它是一种散曲,也是“黄冠体”的别名,内容一为超脱凡尘,一为警醒顽俗。至于何为“黄冠体”呢?明代的〈太和正音谱〉说:“黄冠体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露服日之思,名曰道情”。所以这些都是指“道情”就是“黄冠体”,它明代就有了,事实上就是道家所唱有关道家修炼情事的散曲。
“道情”出现的时间很早,甚至于更在明代之前,宋朝的靖康初年,就有民间以径二寸、长五尺的竹筒蒙皮为鼓,成为节奏的说法。可是这样历代都有的曲种,到目前能流传下来的作品却不多见,现在能看到的“道情”作品,仅剩下郑板桥的“道情”十段,和徐大椿的“洄溪道情”,其中“洄溪道情”的曲谱又已经失传,留下来的仅是文字部分。
如郑板桥的“道情”是抒发道家的情怀,到了徐大椿的“洄溪道情”,渐渐变成眼界放宽、偏重社教,并且改变曲调,逐步发展成为叙事的道情。后来“道情”的范畴愈来愈宽阔,逐渐就被“渔鼓”所代替了。不过伴奏乐器是不变的,仍然是简板跟渔鼓;不过简板这种竹片做成的辅助节拍的乐器,并非每地都用,只有竹筒蒙皮的渔鼓这种乐器是历久不衰的。
“渔鼓”流传到四川,发展为“四川竹琴”,不过它没弦又没键,就只有简板跟渔鼓,应该是名符其实的“道情”,但是它的名字却是“四川竹琴”;根据八十年代一份大陆说唱艺术的资料显示,当时四川还能唱“竹琴”的艺人大概还有两三人,台湾则可能更少,所以看来“渔鼓”这门艺术因为后继无人的关系,也就要慢慢绝迹了。
说到此门曲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首推清末民初的一位失明艺术家贾树三先生,他因为出身旗人并且官居守备的父亲沉迷烟赌死于任上,加上七岁时不幸患了眼疾成为瞎子,所以他们母子贫寒到经常三餐不继,引人怜悯。所幸刚好有一位精通吹弹拉唱的邻居基于善心,就热心的教贾树三说书、唱戏藉以谋身。
刚开始他在鸦片馆里演唱,就靠那些瘾君子赏些零钱糊口而已;后来稍长,他到成都鼓楼北街的葛园茶室驻唱,艺事大进,他甚至把京戏中的四平调跟川戏中的高腔曲牌,都揉合到“竹琴”里去了,声名渐传,尤其在抗战期间,贾树三最为走红,因此他的生活终于步入了坦途。特别是他能唱的“竹琴”段子,就有两百多段,以取材自《三国演义》的诸多段子著名。
问问抗战期间住过成都的长辈,到今日可能都还知道,贾树三的出名不光是因为他的艺事水准高,主要是因为他的人品好;当时有好多高级的茶馆争出高价来挖角,他却始终不为所动,就是不肯背离当时患难所倚的老东家葛园茶室,就凭这点艺人的品操跟义气,他赢得了当时社会普遍的赞誉。也赢得在他作古如许久远之后,还成为人们说到“道情”、“渔鼓”或“竹琴”的时候,都不得不介绍的一位专业艺人哪!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