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伤害不止一桩,研究得出,一般人对工作大约都有着负面的评价,比方说:
.吞噬我的娱乐时间。
.长时间把我关在一间小房子里。
.感到被某些事缠住了。
.缺乏与亲友相聚的充实时间。
.经常处在压力之中。
.累惨了。
.失去生活。
.少了空闲。
.减少睡眠。
.健康欠佳。
.沈迷于酒精乡、咖啡、垃圾食品、购物、电玩等麻醉性活动之中。
.背疼、五十肩、头痛、急躁相继报到。
如果已经有了这些症候,表示职业倦怠症也正式向你报到,这是一个强烈的字眼,伤害的不止你我,而是仍在职场的多数人;我因职业的关系,常常得与这些累入膏肓的人接触,几乎百分九十以上的人全沦陷在忙乱中,野火燎原的袭卷整个社会,每个人全喊累,受不了,很想放下尘缘做做自己,表示我们多么迫不急待的想找出人生方位。
我无法确切了解倦怠感与工作的关系,但我能理解那绝对是鱼与熊掌的问题工作带来了财富与不适,得失互见,一得真有一失,拚命工作就不可能好好享受生活,梦想与现实处于抵触的两个面,一味的追求并非最明智的抉择,这就有如经济学上的抛物线原理一样,最高峰并不在付出最多的点上出现,反而且是中间的平衡点上,它提醒我一个事实,如果想得人生中的最佳反馈,也许就该想一想身心闲的道理,在作与休之间找着交集,而非死命的工作。
梭罗曾说:“天堂在我们头上,天堂在我们脚下。”这话很有意思的点出,天堂由人自己决定,它可能在天上,也可能在人间。
决心离开地狱会会天堂,反而感恩职业倦怠,是它开启了我的人生另一扇窗,思索工作之外的余暇‵欢乐‵浪漫的人生,闲居的雏形确立。
与以往相比,其中的差异并不算太大,我还是工作,但在过程中掺杂了喜乐,那是我对生命本质的热爱所致,比方说,写书一事显得更广阔,很多人以为我一定一天到晚隐身在电脑前方,快速按下按键,至少一天耗上几个小时,以前的确如此,现在则非也,我启用了灵感写作法,因缘俱足时才写稿,阅读的道场则由书房移到大地,无意间看见一只蓝鸟从丛林中展翅,惊见城市里还有竹鸡,一条溪的生灭,用它们来触碰心灵中的感性,再书写成文章,电脑于是成了我记载或者复印脑中文字的地带而已,喜乐因而降临;我善长“停下来”哲学,今天完成不了的事,明天再说,不必急于回家的时候,便在路旁暂歇,吟咏风月,工作的愁苦便显得无足轻重,因为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喜悦。
身忙心闲成了不可更替的座右铭,这样的改变即使身处工作的忙乱氛围件中,我依旧自在,记得赖克说:“爱工作与知识是幸福之源,也是支配生活的力量”。
稍稍清闲的这些年,我大量阅读经济、哲学的书,发现以一个地球村的角度审视,其实我可以跻身最最富有的百分之五,远远比五十亿人有钱,而且衣食无缺,不必有人替我举办饥饿三十、四十、五十,未曾为钱愁苦过,想有的全都有,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埋怨的。
终于可以理解人们之所以有怨,往往患着比上不足的贪念上,习惯与有钱人比有钱,与住豪宅者比华厦,当然心有未甘了,我们也很努力,从未懈怠,为何他们行我们不行,我的观念便不同了,觉得人各有命,一点不由人,这么想便舒坦多了,否则庸人自扰更烦着。
多数人爱用西方世界的角度思考,尤其是美国观点,忘了还有非洲视野,在文明的国度里,经济是一种必备,但在饱受战争、饥荒、天灾人祸的国家,也许只盼着一顿饭,财富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奢侈,他们没有条件想像衣食无虑下的精神万岁,与这些人比起来,我们何止好了千百万倍,但却仍嫌不够,继续暗无天日的追求欲望的满足。
追求更好的经济条件并非全然不妥,但如果因而丧失掉美好的生活,便不值得了,很多人都曾掉入这类的的矛盾中,以为没钱不行,而且愈多愈好,它是美好的保证,但拚死命的工作,却赚得更多的疲惫与憔悴。
钱不是万能,但少了它万万不能,只是一直未能了解其中的平衡点如何拿捏,这是一种困惑;很多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思习惯,像我母亲一样,一再坚持已用了八十多年的行为模式,而且坚信它是对的,我即使比她多了知识,但习惯仍与她不相同,某些部分是非常坚持己见的,想打破它并不容易。
习惯造成的仪式化,常常左右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定形化思考就是其中之一,多数人会这么问:“没有工作怎么活?”这是个好问题,但却愚蠢的一如:“世界少了我怎么办?”多数人全都忘了,没有我们地球照样运转,真的没有我们,更不必在意,沈睡的人什么也管不着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