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期)
参观完圆山遗址,继续前往下一个古迹。经过中山足球场及圆山公园时,我停下脚步欣赏飞机从头顶低空降落松山机场的画面。在我的印象中,三十年来中山北路变化最剧烈的路段,应该就是这一带了。记得当年这里是美军顾问团的驻地,而中山北路也是台北街头最富异国情调的地方。
中山足球场的前身是日据时代的圆山运动公园。台湾光复后,在“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保护下,美援物资源源不断进入台湾。这里曾经是堆放美援物资的仓库,后来成为美军驻华顾问团的办公地点。民国六十八年“中”美断交后,顾问团撤离台湾,土地闲置,于是改建为中山足球场及圆山公园。
美国宣布与台湾断交的那一天,我印象还很深刻,当时正在念书,突然听到电视新闻报导这件大事,那时脑海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还需要准备大学联考吗?”心里有股不安全感。而转眼之间,这个国家又走过了二十六个年头。
中山北路是一条迷人的马路。台北市有三条最美丽的林荫大道,分别是敦化南北路、仁爱路及中山南北路,算是攸关国家门面的景观道路。以前外国政要来台,从松山国际机场出来,车队经过敦化北路,转仁爱路,直驱总统府,然后走中山南北路至圆山大饭店住宿。沿途所见,皆是宽阔且美丽的林荫大道,对台北的第一印象,想必良好。
这三条道路之中,中山北路的历史最悠久,是台北市最早期的三线路之一,建于日据初期,历史已超过百年。日据初期开辟中山北路时,选择枫香作为行道树,枫香树型优美,秋冬之际,落叶飘飘,再加上独特的异国风味,所以这条道路总给人一种很浪漫的感觉。在中山北路二、三段之间,精致的婚纱名店特别多。
◎蔡瑞月舞蹈社
我终于来到中山北路二段48巷的巷口。蔡瑞月舞蹈社就位于巷内的8号及10号。弯进巷内,一会儿就来到蔡瑞月舞蹈社的门口,却是大门闭锁,还没有对外开放。大门门楣上有一块方形广告,小小的字体写着“蔡瑞月舞蹈研究所”,上面还有一张蔡瑞月婆娑起舞、曼妙舞姿的照片。如今这已成了追忆。蔡瑞月于今年(2005年)病逝于澳州,享年八十四岁。
我绕着舞蹈社四周的街道上,寻找制高点,勉强隔着墙拍到几张庭内照片,里头有两、三栋平房,黑色的屋瓦,木造的屋体,呈现日式风格。民国八十八年(1999年)蔡瑞月舞蹈社被指定为市定古迹,但随即遭人纵火,焚毁了大部分的屋顶及梁柱。我眼前的房屋颇为新颖,应该是后来重新建造的。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旧址原为日据时期的文官宿舍。这一带在日据时代属于御成町的北边,大正十四年(1925年)前后,建造了数十栋双并式的日式宿舍。如今周遭巨厦林立,蔡瑞月舞蹈社成了附近唯一的日式平房。
蔡瑞月,台南人,生于大正十年(1921年),台南第二高女毕业后,赴日跟随名舞蹈家石井漠学舞。在日期间,随舞蹈团赴越南、新加坡、马来亚、缅甸及日本各大城市演出达数百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蔡瑞月返台,创立台湾第一家舞蹈研究社“蔡瑞月舞蹈艺术研究社”,次年与执教台湾大学的雷石榆结婚;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雷石榆被以涉嫌匪谍罪而被驱逐出境,蔡瑞月则被逮捕并囚禁于绿岛三年。从此夫妻分隔两地,直到民国八十三年(1994年)年才重逢。
出狱后的蔡瑞月,继续从事舞蹈的教学、创作与演出。虽然被限制出境,无法出国演出,但犹能奋斗不懈,终于成为台湾舞蹈界的开拓者,被称为“台湾现代舞之母”。
◎前美国大使官邸
前美国大使馆在中山北路二段18号,离蔡瑞月舞蹈社不远。这栋白宫建筑又恢复了昔日的尊贵光彩,庭园的雅座坐满了风雅男女,在此喝咖啡聊天。这栋建筑曾经一度荒废,在繁华霓虹灯火通明的中山北路上,却黯然灯息,黑影幢幢,被当成鬼屋。
年轻的一辈,恐怕不知道这栋破旧的洋楼,曾经是美国驻华(台) 大使的官邸,直到民国六十八年,美国人才遗弃了这栋房子。
这栋洋楼荒废了二十三年。民国九十年(2001年)台积电文教基金会捐款修复完毕,设立“台北之家”,由台北市文化局委托台湾电影文化协会经营管理。庭园设有户外咖啡座,屋内则有诚品书店与电影沙龙,另设有光点电影院,专门放映艺术电影。
前美国大使官邸建于大正十四年(1925年),当时为美国驻台的领事馆。建筑略呈方形,入口朝北,东侧有突出的迥廊,可供遮荫。廊柱为简洁的希腊柱式,建筑风接近于美国南方的殖民式风格。
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后,美国驻华大使选择这栋领事馆旧宅做为大使官邸,先后曾有六位美国大使居住过这栋白色洋楼。三十年之间,这栋房子见证了“中”美关系的起伏曲折的转变。
其重要事件,如民国四十三年(1954年)签定“中美共同防御条约”、民国四十六年(1957年)美军顾问团上士枪杀刘自然的事件、民国四十九年(1960年)美国总统艾森豪访华(台)、民国六十年(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以及民国六十八年(1979年)最震撼人心的“中”美断交事件。
◎台北市政府卫生局旧址
从大使馆沿着中山北路继续南行,来到长安西路口,右转,台北市政府卫生局旧址就位于长安西路15号。这栋两层楼的楼房建于昭和五年(1950年)左右,建筑风格为折衷主义之建筑式样。
这栋建筑在日据时代作为技艺训练所,提供失业者的保护救济,给予技艺训练。台湾光复后,移为台北市政府卫生局使用,目前则是作为台北市身心障碍福利会馆。
◎台北市政府旧厦
台北市政府搬到信义区的现址,是最近十多年前的事。在那之前,台北市政府位于长安西路49号,如今已成为市定古迹。新的市政府大楼完工时,曾引起舆论批评工程品质不佳。这栋新的现代化市府大楼在百年之后,有没有机会被评选为值得保存的古迹?我也抱着怀疑的态度。相较之下,我喜欢台北市政府旧厦。
台北市政府旧厦,建于大正十年(1921年),这种大正年代的风格,蛮像我大学时代的校园建筑,给人一种亲切感。它原是日据时代建成小学的校舍,当年学童多为日本人子弟。台湾光复后,这里长期做为台北市政府的办公厅。市府搬走后,旧厦移作为当代美术馆。
这座红砖二楼建筑,左右对称,中央及左右两端各设有入口,中央入口大厅的二楼为集会堂,所以屋顶较高,屋顶上面还有一突出的钟楼。建筑呈现“ㄩ”字形,建筑的内侧设拱廊面对操场,这是当时小学校园典型的配置方式。
离开台北市政府旧厦,结束今天中山北路逛古迹的行程。从长安西路转入捷运地下街,步行至台北站,然后转捷运南港线返家。
回程于地下捷运列车上,回想起今天在市立美术馆参观翁庭华先生的摄影展,展览主题为“逝去的脚印”。翁庭华用镜头记录了基隆友蚋煤矿的矿业风华。当时他与几位朋友在友蚋煤矿拍摄运煤小火车的身影以及矿村居民生活点滴,见证了台湾矿业曾经有过的繁荣岁月。
摄影的年代为民国五十一年(1962年),前一年,台湾的煤矿产量达到年产五百万公吨的历史最高峰。从民国五十一年起,便开始衰退,直到所有的矿坑都完全沈寂。
市立美术馆禁止摄影,所以无法翻拍作品以作为留念。摄影展会场入口墙壁上贴着翁庭华写的一段话,当时读了很感动。我原以为这段话也会印在展览的导览小册上,回程时才发现并没有,颇后悔当时没用笔抄写下来。他那句话的大意是说:
一个摄影艺术家有责任而且应该为时代的变迁留下见证记录(注1)。
旅游日期:2005.08.16(写于2005.08.31)
注1:旅记发表后,读者achi兄提供他参观翁庭华先生摄影展时所抄录的这句话,原文如下:
“拥有纪实功能的摄影艺术,有责任反映潮流的演变,肩负时代见证的神圣使命。”
—Tony补注于2005.08.31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www.tonyhuang.id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