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石般的鳞茎里,悄然睡着清纯灵秀的芽、当冬神轻轻将她唤醒,翠叶中升起的是雅淡如雪的素花和不绝如缕的清香。水仙,终于又静静的含笑而来,在冬日里给我们带来第一缕春意。
我们与水仙的缘分实在很深很远;在有文字的记载中,至少1500年以前,六朝人的生活中就有水仙,那时她被呼为“雅蒜”。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水仙品种,无论是在六枚银白色花瓣的中心托出一个金黄色“宛若盏样”副冠的单瓣花“金盏银台”,还是没有“金盏”而“花片卷皱,下轻黄上淡白”的复瓣花“玉玲珑”,在宋代就已经都有了。
古人爱它“其花莹韵,其香清幽”,“其叶丛生如带”。《瓶花谱》里,水仙为“一品九命”。《花史》中,唐玄宗曾选十二个“皆金玉七宝所造”的花盆来盛一种名贵的红水仙,郑重赐予虢国夫人。文人们更是情不自禁地吟之赋之,挥洒出不可胜记的清辞丽篇。
水仙的别称多很美,而且玄妙。其“凌波仙子”之称,早已为爱花人所谙知,细细体味,却不单是一种形容。其“女星”之称,知者寥寥,而更有深意。传说某年“十一月半大寒”时,一姚姓妇人“梦观星坠于地,化为水仙花—丛。……摘食之,觉而产女、长而令淑有文,因以名焉。”(《内观日疏》)古占星学谓“观星即女史”,而“女史”为古代女官名和对才女的尊称。也许,那袅娜娉婷的“凌波仙子”,真的并不生自这个凡人的空间,而是天上一位智慧的“女史”,一枚晶莹的“观星”,坠落于古中国大地而化成的。
洋水仙在欧洲的培植历史十分长远,早在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成书的《荷马史诗》即有水仙的记载,埃及古墓中亦发现水仙图案的刻品。在西方也流传着关于洋水仙的动人故事:古希腊有一痴痴地顾影自怜的美少年纳赛西斯,由于解不开的自恋情结,终于憔悴而死,化为水仙,终日俯瞰自己美丽的容颜。这位美少年的名字成了水仙花名,同时也是自恋的代名词。我到更想说水仙是洁身自好的。
养水仙之法有水培与盆栽两种。而人们多选水培,因其简便洁净有情趣,尤其是更可见到“凌波仙子”的独特风致。
水培水仙浸养前,需先清除水仙鳞茎上棕褐色的干枯外皮与泥块残根,洗净,用小刀在其顶部纵切十字纹,使鳞茎松开,便于花茎抽出。然后,泡于清水中一至二天,再洗净切口的粘液,直立于无孔浅盆内以小石子固定,这时才开始加水浸养,水浸至鳞茎底为宜。从浸养到开花的通常需—个月左右。
水培水仙有时花短叶长;花期过短,甚至花莛中途夭折、花蕾枯萎,这就要根据水仙生长特性去培育,简括为三字之诀:“晒”,多晒太阳,要阳光充足;“洁”,保证水的洁净,勤换水,开始每天一次,花开前两三天一次;“冷”,要有相对冷凉的温度,约在1O~20℃之间,最好是15℃,开花时不高于12C,花期可长达月余。但在霜降之前和清明以后,无论温度如何,水仙都难于开花。
水仙所求的只是些许的清水,回报的却是仙子般的容颜与雅香。或许是因为人世间最平凡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心中无求反而能使一个生命超脱到如此美妙的境界?更想不出纤柔的水仙花为什么只在冬日里与我们短暂相会,这里面是否有某种神秘的约定?却愈发珍爱辗转来到手中的每一个水仙花球茎,总感到里面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是沉甸甸的信赖的心。要认真地善待她。在一个水仙花香陪伴着的冬夜,见元曲小令中,有《一半儿》的曲谱,试为水仙填之:
玲珑金盏小冰碟,脉脉盈香意淡洁,翠袖袅娜偏弱些,是清绝,一半儿春波一半儿雪。@(//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