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缤纷手札

金瓜石地质公园 (一)

金瓜石地质公园位于“本山矿场”,是一处露天开采的矿区,位置就在黄金神社的上方。地质公园有南北两个入口,北口从黄金神社旁的石阶往上走,约650公尺远;南口大约在102县道18公里转弯处,约700公尺远,可抵达“本山矿场”。





“本山”,就是“金瓜山”,俗称“大金瓜”,是金瓜石最早发现黄金矿脉的地方。因为这座山的形状像南瓜,所以被称为“金瓜山”,(南瓜,闽南话为“金瓜”),这也是金瓜石地名的由来。

金瓜山原来的高度为638公尺(注1)。638公尺是多高呢?可拿基隆山及茶壶山来做比较,基隆山高588公尺,茶壶山高580公尺,都矮于金瓜山。然而金瓜山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山头已经被铲平,如今的“本山矿场”,高度大约只剩500公尺左右,地势已低于邻近的基隆山及茶壶山。





金瓜石黄金传奇故事,可以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夏天说起。当时台湾巡抚刘铭传修筑台北、基隆间的铁路,工人于七堵架设横跨基隆河的铁桥时,在河中发现了沙金。

于是淘金客闻风而至,出现几千人在河里淘洗沙金的盛况,甚至彼此争夺地盘而冲突不断。光绪十七年(1891年)九月,清廷下令禁止民众淘金,并于次年(1892年)二月在基隆厅设立金沙局,暖暖、六堵、七堵、四脚亭、顶双溪各设分局。

然而官营状况不佳,于是金沙局改委由淡北五大商合组“金宝泉”商号办理采金事务,自光绪十九年(1893年)一月起,以一年半为期,“金宝泉”认缴两万两,取得采矿权。所有采金人须向“金宝泉”缴费领牌,才准许淘金。

光绪十九年,淘金工人溯基隆河往上探寻金矿,在九份的小金瓜发现露天的矿脉(注2),为九份发现金矿的开始。次年(1894年),又发现大金瓜的露天矿脉。当时的淘金客就以“金瓜石”做为该地的地名,开启了金瓜石的黄金岁月。

由于大金瓜露天矿脉含金量丰富,当时聚集在此的采金工人达数千人,金瓜石成为热闹喧嚣的山城聚落。





“金宝泉”一年半的采矿权合约期满,由于获利丰硕,于是官方决定收回矿权,恢复官办抽釐的方式。这时清廷的金沙局废七堵、水返脚、三貂等分局,新设九份山、小粗坑两分局。金沙局采金的重心,已由基隆河逐渐移到金矿丰沛的金瓜石地区,时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

清廷还来不及开发金瓜石的黄金。这一年,清日爆发甲午战争,清廷战败,次年四月十四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清廷割让台湾。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日本正式占领台湾,台湾总督府仿清廷制度设置“砂金署”于瑞芳,接管金瓜石地区的矿山。

台湾总督府接管矿山之后,整顿采矿权,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十月起,以鸡笼山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大矿区,东边为“金瓜石矿山”,授予日人田中长兵卫主持的“田中组”矿权;西边为“瑞芳矿山”(九份),授予日人藤田传三郎主持的“藤田组”矿权。于是金瓜石地区的采矿权全部落入日本商社的手里。





我走102县道前往金瓜石地质公园的途中,在16.5公里的公路转弯处,看见一座福德祠及大众爷庙。两座小庙并排,庙身相当古朴。大众爷庙,就是俗称的“有应公庙”,庙前立着一块石碑,写着“台北府基隆厅三貂保长潭庄弟子江茂土暨众股伙等重修外九份大众庙”落款年月为“光绪二十年冬月”。

石碑的年代引人好奇遐想。那正是九份、金瓜石开始采金的年代,多少淘金客来此寻梦,有人美梦成真,有人梦想破灭,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喜人生。幸运者一夜致富,不幸者落魄潦倒,客死异乡。大众爷庙底下埋葬的或许就是当年的淘金客,而这座小庙也算是一座与黄金无缘的“无缘之墓”吧!古朴的庙檐壁上刻写着“有求必应”,则是反映着生存者的期盼。(待续~)

旅游日期:2005.09.06 (写于2005.09.15)

注1:一说金瓜山高660公尺。

注2:“小金瓜”位于102县道约19.2公里岔路附近,小金瓜露头的外观酷似一只河马,又被称为“河马矿体”。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www.tonyhuang.idv.tw/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