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的时候,香港主要的交通工具有轿子、马、马车和独轮手推车。港岛的马路极少,多是窄街陡巷。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时,香港岛的人口为5,650 人;到1861年正式接收九龙时,香港人口正在扩展;那时50至60年代,正值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先是官员、商民逃港;后来,失败的起义军民也避难到香港或通过香港移民海外。这个阶段,香港人口迅猛增长,约有110,000 人。 到1898年租借新界,香港边界从九龙向北推进至深圳河岸、东至大鹏湾、西至后海湾,面积扩大了十倍,人口已超过250,000 人,而华人占23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后,中国长期出现政局不安,导致很多人逃难至香港。到1941年,人口普查有近1,640,000人。 1948至1949年间的国共内战,令难民大量涌入香港,导致五十年代中期人口激增,达至约220万人。
以上粗略地介绍了香港人口发展的背景。总的来说,香港民生在那时代是:英国人以香港为进军中国及东南亚的桥头堡,中国人也以香港为出发地,远游及移民到东南亚、南北美洲等地。自1842年割让给英国,其后的百多年,香港渐渐地成为东亚地区一个重要的金融、交通中心。现在就看看香港早期的交通发展情况吧!
同其他殖民地一样,英国人早期在香港建立了英国人与欧美白种人特权的社会。在香港有自己的划分的居住区──“半山区”,而华人都住在沿岸低洼地区。二十世纪初期,华人人口增长迅速,开始渗入半山区,欧人就退居“山顶区”。在1904年,由立法局通过《山顶区保护条例》,将山顶区划为清一色欧人住宅区,华人不得入住。
香港既然是中国的地方,早期的交通工具方面,陆上便有传统的山兜、轿子、马、马车和独轮手推车,然后到1860年代有从日本传入的人力车、1888年的缆车、1901年的汽车、1904年从西方传入的电车、及1911年的火车及巴士等。海上交通方面,除了传统的舢板及帆船外,1898年才有蒸汽渡轮等等。我们回顾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发展及其花絮。
(1) 轿子与“山兜”﹙开埠1841──1912年代﹚:
轿子旧称“肩舆”,俗称“山兜”,又称“小轿”,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代步工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以轿子作短途道路客运工具。
使用轿子有严格规定,其中主要有官轿、客轿、医轿、和丧轿等数种。早年外国人和华人富商多居于“半山区”和“山顶区”,环境虽然境幽美,但当没有人力车,汽车,缆车出现时,出入都很不方便 。港岛斜而企的路特多,最显着的莫如“马己仙峡道”,“鸭巴甸街”,“奥卑利街”及“伊利近街”等 。 于是有人从广州运来一批轿子(俗称“山兜”﹚,用作当时主要的一种交通工具。
昔日之“炮台里”,(即今日之“雪厂街”的政府西座门前),这里便是上山的起点。摆街的“客轿”列车待雇,由二人肩抬。其他客轿站都散布在中西区繁盛的大街,如云咸街 (近今日之“圣保罗堂”),及皇后大道中( 近昔日“南华西报馆”都有轿夫房;威灵顿街,水坑口街,正街等,都有轿夫停轿在那里等候光顾 。在未有出现汽车之前,轿子是登上半山区的交通工具。
本港的轿子都髹上草绿颜色,并且编上编号,轿夫通常戴着草帽以遮阴,穿着对襟衫及薄底鞋,从事此行业的以四邑人居多。
当然,“客轿”也是民间商业应酬、造访亲友、急事赶时的代步工具。“医轿”为医生出诊所用,较为轻便,式样与一般客轿大致相同。官员,医生,大班的专用轿有4人抬的,称为“私家轿”或“长班轿”。
“大红花轿”可说已绝迹多时,只因挤塞交通,抬着走在街道上甚为不便。但从前婚嫁,一顶花轿作出阁之用是不可或缺的。抬花轿起码需要六名轿夫,用四人抬着,另两人则作为后备。花轿的出租是论等级去计价的,全轿镶着小灯泡的最昂贵,其次是只镶嵌着金漆花大红底轿身的,尚有一种仅以大红布披挂着的,则只在较荒僻的乡下才会使用,通常花轿是连整队仪仗一起租赁的 。
“肩舆”轿与“山兜”其实是有分别的。“肩舆”是较封密式的,一般三面嵌玻璃为窗,前覆垂着轿帘,有踏板踏脚,由两人或 四人扛抬。“山兜”就像今天上黄山旅途中所见的,只是以一张藤椅,两旁穿着杆子,由两人抬着,开放式的。其实,坐轿子不一定舒适,就以“大红花轿”来说,坐进去的新娘并不好过,里面空气局促,上下颤晃摇荡的走着,令人头晕目眩。
抬轿虽然辛苦,但在当时尚算是入息稳定的行业。 随着商业繁荣,轿子也一度兴盛。1860 年香港当局施行“牌照税”,全港典当业、轿夫、艇户也归纳管制范围内,全港轿夫也响应罢工,坚持三个月,后来香港当局修正“牌照税”条例,事件才告平息。
1911年辛亥革命后,除民间婚丧用轿外,“肩舆”“山兜”趋于衰落。19世纪70年代后,马车、人力车相继兴起,肩舆客运受到很大影响,作用不断减弱,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基本上轿子,山兜已而逐渐消失了。
(香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www.dajiyuan.com)